從珠江口的晨曦到伶仃洋的暮色,粵港澳大灣區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著多元共生的魅力。當騰勢 N9 的車輪碾過這片充滿想象的土地,一場關于速度與溫度的攬勝之旅,就此拉開序幕。
5.25 米車長,讓騰勢N9在車流中舒展如游龍,2030mm 的車寬卻巧妙避開兩側集裝箱的壓迫感——這份 “外闊內舒” 的哲學,藏在 3125mm軸距勾勒的6.41㎡乘員艙里。當第二排零重力座椅緩緩調整至 120°黃金仰角,腿托如羽翼托住長途跋涉的疲憊,前排乘客正通過電子后視鏡捕捉梧桐山隧道的光影變幻 ——1440×1600 分辨率的畫面里,連隧道穹頂的金屬鉚釘都清晰可辨。
早高峰的廣州獵德大橋,是檢驗智能駕駛的天然考場。
騰勢 N9 的激光雷達如醒目的 “天眼”,在 80 米外已精準識別加塞車輛的軌跡。DiPilot 300 系統的 NOA 功能自動調整跟車距離,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織就的感知網絡,讓車身在 50cm 寬的石墩隔離帶間始終保持 1.2 米的安全距離 —— 這份 “眼觀六路” 的從容,恰似老廣飲早茶時執杯轉碟的精準火候。
當 APA 自動泊車系統精準倒入澳門老城區的斜角車位時,鄰車司機搖下車窗豎起大拇指 —— 在這片寸土寸金的街巷,這份 “見縫插針” 的本事比任何導航都更懂生活智慧。
穿越港珠澳大橋的33公里海域時,三電機四驅系統爆發出 710kW 的澎湃動力,推背感如海浪般涌來,卻被云輦 - A 雙腔空懸溫柔化解。面對突然變道的貨車,高速爆胎控制技術在 0.01 秒內穩定車身,比老司機的反應更快三分 —— 這份 “動如脫兔,穩如泰山” 的底氣,讓副駕的老人都顯得無比從容。
最讓人安心的是續航賬本:從惠州雙月灣到江門碉樓群的 400 公里旅程,滿油滿電狀態下竟無需補能。NEDC 饋電油耗 6.3L 的經濟性,讓途經的每一座服務區都成為可選項而非必選項 —— 就像大灣區人 “進可沖鋒,退可守拙” 的處世哲學,#騰勢N9安全大滿貫#,永遠留有余裕。
頂天立地的前臉,雙星冕大燈,縱向建筑感的外觀輪廓與1:2的黃金比例,營造出不可撼動的氣場。雪玉瑩+黑色雙拼色車身,一眼吸睛,盡顯力量之美,在眾多車型中脫穎而出。
當這或許就是騰勢 N9 的真正魅力:它不是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位懂風景、更懂生活的同行者,大灣區攬勝氣場拉滿 —— 陪你丈量山海,也陪你細品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