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一句“揍一頓”,就像往平靜的臺海扔了顆炸彈,直接把兩岸輿論炸得沸沸揚揚。
2024年12月7日,這位復旦大學的大陸教授在節目里擲地有聲地說出這話,臺灣島內藍綠陣營瞬間炸鍋,街頭抗議聲浪一波接一波,大陸網友則一邊倒地叫好。
沈逸是誰?從上海弄堂到復旦講臺
要聊這事兒,先得搞清楚沈逸是啥來頭。
他1976年11月6日生在上海,黃浦江邊長大的本地人,1995年,他考進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19歲就邁進了這所名校的大門,開始了他的學術路。
2005年,他拿下法學博士學位,留校當了老師,后來一步步混成了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在還是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的主任。
沈逸的研究方向挺硬核,主要是國際關系、網絡安全和全球網絡空間治理。
他不是那種只窩在書齋里啃書本的學者,2004年赴香港大學歷史系美國研究中心訪問交流,2008年在美國喬治敦大學訪學一年,盯著美國的科技政策和網絡安全戰略看了個透。
2013年,他出了一本書叫《美國國家網絡安全戰略》,把美國在這塊的政策演變梳理得清清楚楚,圈里人都說寫得扎實。他的論文也不少,國內外期刊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算是這個領域的扛把子。
教書方面,沈逸也挺有料。
他在復旦開了《信息安全與國際關系》《全球網絡空間治理概論》這類課,用數據和案例講得頭頭是道,學生挺買賬。
他還帶了不少研究生,指導他們搞研究。
2013年,他拿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獎二等獎,2016年又得了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連高層都采納過他的咨詢報告,說明這人不是光說不練的主兒。
不過,沈逸真火起來,還是因為他在媒體上的表現。2015年,他在觀察者網聊自己用VPN翻墻查資料的事兒,語氣坦蕩,網上一下就炸了。
到了2024年12月7日,他在節目里聊臺灣問題,直接扔出“揍一頓”的炸彈,徹底把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人從上海弄堂走出來,到復旦講臺,再到鏡頭前,靠的是真才實學和敢說真話的勁兒。
“揍一頓”咋來的?節目里說了啥
2024年12月7日,沈逸上了一檔訪談節目,聊國際局勢,重點說到臺灣問題。那天上海天氣陰沉沉的,他在演播室里侃侃而談,先從歷史講起。1949年兩岸分治,國民黨退到臺灣,后來幾十年里,島內“臺獨”活動慢慢抬頭,尤其是民進黨上臺后,動作越來越大。他提到1840年鴉片戰爭后,臺灣被荷蘭、法國、日本輪番殖民,日本人還搞了“去中國化”教育,解放戰爭后蔣介石退守臺灣,民進黨又徹底拋棄“一個中國”原則,跟外部勢力勾勾搭搭。
沈逸拿數據說話,2023年臺灣外貿出口總額4324億美元,對大陸出口1500億,貿易逆差800億,經濟上靠大陸靠得死死的。他點了點桌子,說臺灣當局一邊吃大陸的經濟紅利,一邊把大陸當威脅,推“兩國論”,還編些“陰謀論”忽悠老百姓。他語氣硬起來,說2300萬人口的地區老挑釁14億人口的大國,不是勇敢,是找抽。
關鍵時刻,他扔出那句“臺灣問題,只要揍一頓就行”。這話不是他原創,是引用臺灣媒體人蔡正元的觀點,意思是對死硬“臺獨”分子,光靠善意沒用,得用硬手段讓他們明白厲害。他接著說,大陸對2300萬臺灣同胞敞開懷抱,但對少數頑固分子得雷霆出擊,國家統一是底線,沒得商量。節目播出去,網上立馬炸了鍋。
臺灣島內炸毛了,大陸網友卻拍手叫好
2024年12月8日,臺北的報紙頭條全刷了沈逸這話。藍營開記者會,說他挑撥兩岸關系,綠營直接上街抗議,標牌上寫“和平無價”,喊得嗓子都啞了。
臺灣網民吵翻天,有人覺得他戳中真相,說得痛快;更多人罵他粗暴,叫囂“要民主不要威脅”。綠營還開了集會,把沈逸定性為“戰爭販子”。
大陸這邊完全另一番景象。社交媒體上,沈逸的發言被轉瘋了,評論區全是“說得好”“硬氣”“早就該這樣”的聲音。
有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統一是早晚的事兒,反正“臺獨”蹦跶不了幾天。
也有少數人擔心,這么強硬會不會把事兒鬧僵,但支持的聲音明顯占上風。
12月11日,臺灣“立法院”里也吵開了,綠營議員拍桌子罵沈逸,藍營反擊說經濟現實擺在那,統一是大勢。
12月12日,國臺辦回應,說沈逸是個人觀點,但反映了民眾對“臺獨”的怒火。
臺灣問題為啥這么敏感
沈逸這話聽著狠,但得放歷史里看。
1840年鴉片戰爭后,臺灣被割讓給日本,50年殖民讓島內文化被硬生生掰了一道彎。日本投降后,1945年臺灣回歸中國,可沒幾年,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兩岸就這么分開了。
冷戰時,美國拉著臺灣當棋子,搞“兩個中國”,后來大陸崛起,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確認一個中國,臺灣的“國際空間”越來越小。
民進黨上臺后,情況更復雜。1996年臺海危機,大陸軍演震懾“臺獨”,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出臺,擺明武力不是擺設。
可民進黨不死心,2016年蔡英文上臺后變本加厲,靠著美國撐腰搞小動作。
沈逸說“揍一頓”,其實是戳破了這層窗戶紙——“臺獨”再鬧,底線在這兒,誰也別想越過去。
經濟上,臺灣離不開大陸。
2023年數據擺著,1500億出口到大陸,臺積電這些企業沒大陸市場早玩完了。大陸還給臺企各種優惠,臺胞來大陸讀書、工作也越來越多??蓫u內當局不領情,一邊拿好處一邊挑釁。
兩岸撕得更開了
去年12月15日,臺灣“行政院長”跳出來說要跟美日加強軍事合作,擺出一副硬抗到底的架勢。大陸外交部回懟,說勾結外部勢力沒好下場。
12月16日,沈逸發長文,說統一是歷史必然,反對的是“臺獨”不是和平。島內又組織“反戰”集會,喊著“和平共存”,但聲勢比之前小了點。
12月23日,臺灣還搞軍演,我方立馬警告“別挑釁”。沈逸也在博客上提建議,說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得跟上,和平統一才是目標。12月30日,他在網上發新年寄語,呼吁兩岸攜手,獲贊數萬。
這一個月,風波沒停過。臺灣社會吵得不可開交,有人反思歷史,有人死扛“臺獨”。
在我們這邊,沈逸的觀點成了輿論主流,連帶著統一的聲音更響了。國際社會看著熱鬧,但沒人敢真下場,兩岸的裂痕倒是更深了點。
結語
這事兒深意在哪兒?沈逸一句話,撕開了兩岸關系的遮羞布。歷史證明,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際法也認這個理兒。
沈逸這話糙,但戳中了大陸人對“臺獨”忍無可忍的心態,也讓臺灣社會不得不面對現實——經濟靠大陸,安全也離不開統一。
兩岸未來咋走?和平統一是大方向,但“臺獨”不收手,硬碰硬估計跑不掉。沈逸這把火,燒出了民意,也燒出了矛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