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尤其是當特朗普出場后,局勢更是復雜得像一團亂麻。曾幾何時,特朗普相信自己有能力在24小時內解決俄烏問題,可惜現實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最近的一系列事件表明,他似乎終于意識到自己可能被普京“玩了一把”。
這件事要從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梵蒂岡短暫會晤談起。在教皇的葬禮上,兩位領導人進行了十多分鐘的單獨對話,緊接著,特朗普便在社交平臺上開始大放厥詞,指責奧巴馬和拜登時期沒能妥善處理烏克蘭問題,看似替自己開脫實則無奈之舉。而對于普京,特朗普同樣不吝批評,指責其反復無常,繼續對烏軍發動空襲,毫無停戰誠意。
然而,事情的真相或許并不是這么簡單。有分析認為,普京其實深諳特朗普急于調停的心理,在持續軍事壓力的同時,還緩解了來自西方的經濟政治制裁,這樣的操作給俄羅斯騰出不少喘息空間。特朗普任期內,美俄關系趨于緩和的同時,美歐之間的裂痕卻進一步加深,最終造成拜登政府時期所帶來的外部壓力驟減。普京僅用談判的假象,就為俄羅斯爭取到了主動權。
特朗普不僅減弱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還試圖逼迫基輔方面就礦產協議讓步,甚至承認俄軍對烏東四地的控制。想想看,沒了美國的大力支持,烏軍在俄軍面前還能有多少抵抗力?事實證明,俄羅斯軍隊在庫爾斯克地區的勝利就是最直接的佐證。
當地時間4月26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向普京報告,俄已收復庫爾斯克州。他還表示,俄軍目前正在烏克蘭蘇梅州開辟安全區。
而這一切都出現在普京對俄烏戰爭進程持謹慎樂觀態度的時期。盡管烏東地區的前線沒有大的變動,俄軍未再大規模推進,但普京似乎不著急。他更傾向于維持現狀,并利用特朗普在職期間盡可能爭取利益最大化,希望基輔承認克里米亞以及其他被占地區的事實。
說白了,特朗普這出“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的戲碼,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個國際笑話。他高估了美國的影響力,卻沒能真正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點。面對外界的嘲諷,他只得無奈地表示自己是“開玩笑的”。
無論特朗普是否被普京耍了,結果已經很明顯。在俄烏沖突這個地緣政治的角斗場上,俄羅斯雖然采取了對峙戰略,但從未放棄領土擴張的企圖。在此過程中,特朗普政府的策略失誤成為俄羅斯的意外之喜。但需要強調的是,俄方也并非沒有代價,持續的沖突和西方的制裁依然對俄羅斯內部穩定與經濟發展構成威脅。
另一方面,烏克蘭本身也面臨巨大挑戰。在失去了庫爾斯克等地的掌控后,烏克蘭的戰略地位和士氣都遭遇重創。烏軍在俄朝聯軍的聯合打擊下損失慘重,而這些損失很可能在未來的談判桌上成為不利因素。
其實,對于特朗普來說,真實的考驗在于如何調整對俄政策,使其從對峙轉為真正的和平談判。然而,顯然他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也低估了普京的戰略深度。這樣一來不僅未能達成自己設想的和平,還讓美國在國際舞臺上備顯尷尬。目前,特朗普的政策傾向于通過“二級制裁”向俄羅斯施壓,但這些措施到底能否奏效,還有待觀察。制裁能夠暫時切斷經濟命脈,卻未必能改變一國的戰略意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