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話,俄烏沖突持續到現在,烏克蘭其實已經是“心力交瘁”,無力再戰了。因為美國那邊不愿繼續對烏提供軍援,而且烏克蘭兵源枯竭也是個大問題。
現在問題的關鍵在于,烏克蘭想要與俄羅斯實現停火,就看停火的條件,是否能讓多方滿意了。
此前美國提出的烏克蘭領土劃分方案是試圖通過“分區管控”模式凍結俄烏沖突,大致內容如下:
1、俄控區:俄羅斯控制烏東四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并要求擴大至赫爾松全境及敖德薩州戰略港口,以保障克里米亞陸橋安全。
2、英法托管區:由英法聯軍進駐烏克蘭西南部(第聶伯河以西至敖德薩-尼古拉耶夫一帶),名義上作為“安全保障部隊”,但缺乏具體駐軍計劃,實際可能形成戰略緩沖區。
3、烏控區:烏克蘭保留基輔及中北部領土,但需接受東部四州被俄控制的事實,并在俄控區與托管區之間設立約30公里寬的非軍事隔離帶,由烏軍駐守。
說句實話,不管未來俄烏沖突的走勢如何,美國已經從烏克蘭手里拿到了想要的礦產資源,而且還順勢賣了一個人情給俄羅斯。不得不說,特朗普確實會做生意。
當地時間27日,皮斯托里烏斯告訴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烏克蘭知道可能必須放棄一些領土才能實現停火,“但他們肯定不會走得那么遠,或者不應該走得那么遠,就像美國總統的最新提議一樣”。
皮斯托里烏斯稱,“烏克蘭一年前就能得到(特朗普)提議中包含的內容,這無異于投降。我看不出有任何附加價值”。
如何理解這段話呢?德國希望烏克蘭不要聽從美國的建議,因為這等同于讓烏克蘭直接投降。換言之,德國希望烏克蘭繼續戰斗下去。
別看歐盟26國(除了匈牙利)拍胸脯說要支持烏克蘭,真到掏錢時全露餡了。
英國嘴上喊著要送無人機地雷,結果軍費大頭都花在自家核潛艇上。
法國的馬克龍一邊說要給安全保障,一邊又說讓歐洲團結起來,一邊又說讓歐洲不再繼續做美國的附庸。
北歐小國雖然湊了260億歐元援助,但這點錢還不夠填烏克蘭2個月的炮彈消耗。
最諷刺的是,連美國提出的和平方案都要分“歐洲版”和“美國版”,兩邊為了誰該出安保部隊、要不要讓烏克蘭加北約吵得臉紅脖子粗,這哪是團結抗俄,分明是菜市場砍價。
說白了,在美國斷供烏克蘭的軍援后,歐洲那邊又不給力,烏克蘭已經沒有了繼續戰爭的戰爭資源。
可能有很多網友們會說,美國給烏克蘭出的這個招太損了!但我們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其實這個方案的可行性還是極高的。
要說歐洲這盤散沙,德法英這仨大佬要是能擰成一股繩,烏克蘭或許還能掙扎兩下。可您瞅瞅現在這架勢,烏克蘭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當然了,澤連斯基其實還有一個選擇,烏克蘭要想與俄羅斯實現真正的停火,其實不應該依靠所謂的美國在中間調停,而是應該烏克蘭和俄羅斯這對“親兄弟”自己上座談判。如果真的就能就此讓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一致,或者說是直接重歸俄羅斯,那么烏克蘭欠西方的債務,不就一筆勾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