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耳順之年的醬酒傳承人鄭先強在思考用AI算法和新科技手段優化12987工藝時,距他父親鄭光先茅臺異地建廠已經過去了五十載。進入21世紀,更為龐大的酒業二代圈以其獨到的商業文明和創變思維,成為酒業版圖中的濃墨重彩。這個兼具傳統手藝人與科技革命者雙重身份的群體,正在中國酒業掀起基因突變。
2023年的數據顯示,酒企二代接班三年存活率為68%,但實現營收復合增長超15%的僅占21%。這場代際交替遠非簡單的權力交接,而是一場涉及資本結構、文化認同與商業倫理的文明嬗變。
身份撕裂的雙面人生
因不是企業創始人,酒二代們在繼承中難免要花費更多精力維系創始元老團隊的磨合,同時,還要讓企業整體運營管理有條不紊,這種魔幻場景已成為酒二代們的日常。胡潤研究院調查顯示,67%的接班者需同時處理宗族事務與企業經營,導致決策效率較職業經理人低40%。
資本意志與家族倫理的博弈更為殘酷。隨著接班后的時運不濟或艱辛跋涉,很多酒企都有著“修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心路憧憬。尤其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一些酒二代,更希望早早出售父輩們留下的這“燙手的山芋”。這種陣痛具有普遍性,白酒企業因其賽道特性,導致總體生存狀態較好,但在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酒企中,家族成員離職率還是很高,但企業估值平均卻提升了2.8倍。相對而言,葡萄酒及其他酒種此類情況卻是家族成員悉數離開,企業估值卻并未明顯提升。
江山代有人才出,酒二代們概莫能外地做大了父輩們的產業規模。
但科技理性與傳統經驗的對抗正在持續發酵。當酒二代們引入光譜儀替代老師傅的“看花摘酒”時,遭遇老匠人的集體罷工。這種文化沖突導致酒二代主導的技術改造項目延期率普遍居高不下,但成功案例的能耗普遍降低了很多。近些年的酒業數據表明,完成智能化轉型的酒企,人均效能提升數倍,這正是年輕掌門人趕冒眾怒的底層邏輯。
破壁者的商業新實驗
在紹興黃酒小鎮,有酒二代打造的“黃酒元宇宙酒窖”實現虛擬藏酒與現實陳釀的區塊鏈映射,創造單月9000萬元數字資產交易。這種虛實融合模式使品牌年輕指數快速得到提升,客群平均年齡下降六七歲。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布局數字資產交易的酒企Z世代用戶占比非常高,遠超預期。
另一位酒二代的“白酒芯片”計劃更具顛覆性,其團隊研發的納米風味膠囊技術,能讓基酒自由組合出十多種香型。這種模塊化生產使新品研發周期從三年壓縮至三個月,庫存周轉率得到極大的提升。這就是當下酒業正在風起云涌的柔性定制,應用柔性制造技術的酒企,毛利率高出傳統企業十多個百分點。
ESG革命正重塑產業價值坐標。很多酒二代在接班后,推出“零碳酒窖”、綠電釀酒等項目,并通過光伏供電和碳捕捉技術,使單廠碳排放大幅下降。重視綠色溢價,在資本市場表現明顯,MSCI ESG評級成績不錯的酒企,融資成本比行業平均水平要低很多。
代際戰爭與文明迭代
代際傳承,創業元老們習慣于“扶上馬,送一程”,但也往往存在控制權爭奪的問題。某酒二代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將持股比例從18%提升至29%,這導致企業三年更換三次CEO。這種動蕩具有警示意義:數據顯示,爆發控制權爭奪的酒企市值大幅縮水,需要漫長的恢復期。
組織基因改造遭遇文化排異反應。當有酒二代將釀酒工人工價與品控數據掛鉤,引發老師傅集體出走,這種陣痛帶來效率躍升,改造后,車間標準化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降本增效明顯,但人才流失率讓人心有余悸。有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完成組織變革的酒企運營成本趨向更合理,卻需付出品牌價值短期震蕩的代價。
品牌年輕化成為新掌門的阿克琉斯之踵。二代掌門人對目前企業品牌老化問題有著不同尋常的焦慮,但品牌創新又存在業績倒掛的問題。這種創新悖論在行業普遍存在,嘗試年輕化改革的酒企中,僅有一小部分實現持續增長,大部分卻陷入“創新-失效-再創新”的死亡循環。
傳承進化的未來圖景
2025年中國酒業將進入深度整合期,TOP10企業市占率將由此前的42%提升至65%。這種馬太效應的加劇,迫使家族酒企在傳承中完成現代化蛻變。
新生代掌門人正在構建“新酒飲文明”,以期通過利他、共創的邏輯開創高年復合增長率。C2M模式的興起,標志著酒業從生產導向到用戶導向的范式革命。情緒消費時代,消費者成為市場的核心所在,“心價比、質價比、性價比”成為各酒企獲客的基本內涵。
全球化考驗著二代掌門的戰略定力,號角已然吹響,但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酒企仍屬鳳毛麟角。在全球視野下掃描中國白酒的文化輸出力和葡萄酒無法同日而語,這種差距體現在數據端,2023年中國酒企海外營收占比僅2.7%,而法國酒企達42%。而具備跨文化管理能力的酒二代少之又少,這將成為中國酒國際化最大掣肘,這場未完成的遠征,將成為檢驗酒業代際傳承成敗的終極試煉。
筆者在幾年前曾經面向酒二代做過一次調查問卷,其中一道選擇題問及酒二代的核心使命時,大多數受訪者選擇了“繼承”“創業”和“創新”,這也是我們把酒二代解讀為“繼創者”的意義所在。
當下,中國酒業正在經歷傳統與現代的共生淬煉,恰是中國酒業傳承的縮影。當“守藝”與“創新”的張力轉化為進化動力,這個流淌著千年文明基因的行業,正在釀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傳奇。未來的酒業版圖,必將是那些成功跨越代際斷層、完成文明躍遷者的天下。(作者系酒業公益品牌酉賢創始人、黃河文明與酒文化淵源探索發起人、酒業觀察家和培訓專家 )
編輯:馬越
校對:閆秀梅
監制:王玉秋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