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一場意義深遠的愛心捐贈儀式。此次捐贈的主角是來自上海的朱濤。作為中國創造學會副秘書長、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濤此次為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帶來了價值五萬元人民幣的教學設備,涵蓋智能黑板、教學音響、功放系統等,同時還為老師們捐贈了30個智能藍牙音響。這些設備將全方位應用于孔院的中文教學、HSK考試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推廣活動,為孔院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是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加德滿都大學設立的重要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由中國河北經貿大學與尼泊爾加德滿都大學攜手創辦。自成立以來,它始終肩負著推廣漢語、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使命,在中尼友好關系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
在漢語教學領域,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成績斐然。多年來,它已為尼泊爾培養了多達5萬名中文學員,為尼泊爾民眾打開了一扇深入了解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窗口。這些學員活躍在尼泊爾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中尼文化交流的民間使者,他們用所學的漢語知識,架起了溝通兩國人民心靈的橋梁。孔院還積極推動中文納入尼泊爾國民教育體系,讓中文學習逐漸融入尼泊爾的主流教育,為兩國未來的深度交流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在文化傳播方面,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同樣不遺余力。通過舉辦各類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如中國傳統節日慶祝活動、書法繪畫展覽、中國武術表演等,讓尼泊爾民眾親身感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尼泊爾人民的文化生活,還增進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喜愛。尼泊爾民眾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了中國的歷史、哲學、藝術等方面的內容,消除了文化隔閡,拉近了兩國人民之間的距離。
在捐贈儀式上,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李雙成代表孔院全體師生,向朱濤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李雙成指出,朱濤的這份捐贈,意義非凡。它不僅是教學設備的更新換代,更是承載著對加大孔院的深情厚誼和殷切期望,是搭建中尼文化交流橋梁的重要基石,借助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孔院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文化活動水平,培養出更多精通漢語、熱愛中國文化的優秀人才。
朱濤在發言中回顧了自己十年前與尼泊爾結下的不解之緣。尼泊爾善良、友好的文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那以后,他便持續關注著尼泊爾的發展。朱濤對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為尼泊爾人才培養以及中尼文化交流作出的卓越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他還分享了中國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科技發展成果,并鼓勵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尼泊爾的人工智能發展貢獻力量。朱濤進一步表示,未來將借助孔院這一平臺,推動中尼兩國在更廣闊的領域展開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此次捐贈儀式,不僅是一次物資的傳遞,更是中尼文化的交流。孔子學院的尼方老師演繹中文歌曲和傳統尼泊爾舞蹈,全體教師合唱經典中文歌曲。
朱濤代表上海企業和專業人士向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捐贈,不僅體現了個人的愛心善舉,更象征著上海與加德滿都兩座城市通過孔子學院這一平臺,在文化交流領域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借助孔子學院,上海的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理念能夠傳遞到加德滿都,為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加德滿都的文化特色也能通過孔子學院這一窗口展示給上海乃至中國,促進雙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學習和借鑒。
加德滿都大學自身也具備諸多優勢,其國際化色彩濃厚,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尼泊爾學術地位首屈一指。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若能持續發展壯大,不僅能為尼泊爾本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還能吸引周邊國家的學生前來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進一步擴大中國文化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原標題:《滬尼攜手,文化通衢:愛心捐贈助力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發展》
欄目主編:劉暢 文字編輯:劉暢
來源:作者:文匯報駐加德滿都記者 王新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