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英國鋼鐵瀕臨絕境,外媒:當初我們太天真輕信中企!
近日,英國議會緊急通過法案,接管英國鋼鐵公司以維持煉鋼高爐運轉,商務大臣被授予緊急權力購買煉鋼原材料,這一舉措將英國鋼鐵行業的窘境再次推到聚光燈下。而西方媒體卻將矛頭指向中國企業,聲稱“當初我們太天真輕信中國企業”,這番論調實在是荒謬至極。
英國鋼鐵行業陷入困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早在1988年,英國鋼鐵就開啟了被國際公司“踢皮球”的歷程,與荷蘭鋼鐵生產商合并成克魯斯集團,后又被印度鋼鐵巨頭塔塔鋼鐵收購,最終在金融危機沖擊下,以象征性的1歐元架構被出售。即便短暫扭虧為盈,2019年還是走到了破產邊緣。這一系列波折,是英國鋼鐵行業整體性衰落的鮮明寫照,是其自身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的必然結果。
在英國鋼鐵瀕臨絕境時,中國企業敬業集團伸出援手,以5000萬歐元收購,并承諾追加12億投資擴大生產。這無疑是給英國鋼鐵帶來了一線生機,試圖為這個搖搖欲墜的行業注入新的活力。然而,敬業集團的努力并未得到應有的認可,西方媒體卻將英國鋼鐵的衰落歸咎于所謂的“中國鋼鐵大傾銷”,甚至編造出“中國企業不給英國鋼鐵提供原料意圖逼迫工廠停產”的謊言。
事實上,英國鋼鐵的衰落,根源在于其自身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多年來,英國鋼鐵行業在技術革新、管理優化、市場拓展等方面進展緩慢,未能跟上全球鋼鐵行業的發展步伐。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是來自中國等新興鋼鐵生產國的挑戰,英國鋼鐵行業顯得力不從心。而中國企業敬業集團的收購,本是一次借助外部力量實現轉型升級的良機,卻被英國一些人的狹隘觀念和偏見所扭曲。
西方媒體所謂的“天真輕信中國企業”,不過是其推卸責任、掩蓋自身問題的借口。他們試圖將英國鋼鐵的困境歸咎于外部因素,而忽視了自身在產業發展中的種種失誤。這種做法不僅不利于英國鋼鐵行業的真正復蘇,也會損害中英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英國鋼鐵行業的困境也反映了全球產業格局的深刻變化。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全球鋼鐵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中國鋼鐵企業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市場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逐漸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是中國鋼鐵企業自身努力的結果,也是全球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英國等西方國家應該正視這一現實,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中國鋼鐵企業的發展,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全球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
英國鋼鐵行業的未來,不能僅僅依靠接管和國有化來維持。英國和企業應該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大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升級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英國鋼鐵行業的競爭力。同時,英國也應該摒棄偏見和狹隘觀念,以更加理性和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企業的發展,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英國鋼鐵的困局,不是中國企業造成的,而是英國自身產業發展困境的體現。西方媒體應該停止無端的指責和抹黑,為英國鋼鐵行業的復蘇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只有正視問題、積極改革,英國鋼鐵行業才能走出困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