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貴法官,為了幫我拿到賠償款,你山上山下奔波,費盡了心思,真的很感謝你。”連南法院調解室里,倪某向房一貴法官連聲道謝。
2023年10月,倪某受某園林公司聘請,前往某山林場從事砍伐林木工作。工作第一天,倪某就被倒下的樹木砸傷,隨后被送往醫院治療。
雙方多次協商賠償事宜無果,2024年10月,倪某將某園林公司起訴至連南法院,并要求與園林公司簽訂承攬合同的清遠市某街道辦事處承擔連帶責任,共同賠償醫藥費、誤工費等費用27萬余元。
房一貴法官了解案情后,嘗試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然而,雙方對誰承擔責任、賠償數額、事故現場屬于哪個部門管轄等事項各執一詞,爭議較大,法官多次溝通均無功而返。
“這個事情是在山場發生的,不去現場把問題弄清楚,雙方都不能心服口服。”為查明案件事實,房一貴法官決定前往160多公里外的事發山場,組織雙方當事人共同進行現場勘察核實情況。
前往山場的路山高坡陡,周圍灌木、雜草叢生,地勢情況復雜。越往山上走,路就越崎嶇。
房一貴法官一行人翻越陡峭的山路,攀爬40多分鐘后,終于到達了事故現場。結合案件情況及現場勘察的結果,各方的責任也逐漸明晰。
下了山,顧不上擦拭額頭上的汗水,房一貴法官就地組織雙方當事人對事故發生地管轄部門予以確認。
責任和事故現場明確后,房一貴法官趁熱打鐵,組織雙方就地進行調解,進一步厘清矛盾焦點、梳理案件脈絡,努力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但因賠償數額達不成協議,雙方再次不歡而散。
考慮到雙方當事人均在外地,房一貴法官認為這個案件如果能成功調解,既能減少雙方訴累,又能實質化解矛盾糾紛。
回到法院后,房一貴法官通過電話、微信等與雙方當事人多次溝通,通過兼顧情理、換位思考等方法,引導雙方從實際出發,尊重案件事實和法律,尋求最優的解決方案。經過多次“背對背”調解,近日,案件終于有了調解成功的希望。
“一貴法官,你說的道理我都明白了,賠償數額我認可。”經過法官不懈努力,雙方當事人對賠償數額漸漸意見趨同,最終,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該起糾紛順利化解。
通訊員:甘麗麗
編輯:羅雯婕
校對:趙彩紅
審核:肖珍艷
每個贊和在看,都是對我們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