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栗秋
來源 | 廣告案例精選(ID:ad2829)
對不少人而言,小米家電的代名詞是“性價比”,雷軍也被網友稱為“價格屠夫”,總能把高端市場產品的價格打下來。
但是近日網上卻出現了不少關于“小米馬桶”的差評。
有消費者發出避雷帖,稱原本覺得小米生態鏈完整,就想換個小米的智能馬桶。
買回家后卻哪哪都讓人難受,甚至質量也有問題。
于是一氣之下準備找客服理論,打開店鋪卻傻眼了。
長得酷似小米的商標店鋪已經是倒閉狀態,想要找售后也找不到,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這款貼著小米招牌的“M”字LOGO馬桶出自一個山寨品牌——小米零度。
該品牌號稱能夠語音控制,用戶只需要喊“小愛小愛”就可以喚醒。
店鋪客服還親口說出了“可連接米家APP”,導致不少網友深信不疑覺得這是正版小米馬桶。
結果到手才發現是 三無產品,連不上智能家居還瘋狂掉線。
更荒誕的是,這款馬桶竟在電商平臺狂賣了1.3億元,直到小米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網友才明白了真相。
1
山寨馬桶的千層套路
也不怪消費者接連被坑,實在是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店鋪套路太深了。
只要在某些購物平臺上搜索“小米馬桶”,就會跳出一家名為“小米零度”的店鋪,黃色的M字標乍一看就像小米本“米”。
當消費者進店咨詢時,客服又親口說出“可連接米家APP”這種虛假宣傳的話術,更進一步迷惑了消費者。讓人覺得既然可以連接米家,那就一定是小米的產品了。
當消費者下單后,這家山寨“小米”還會派一群師傅上門,但是師傅們都穿著雜牌工服,看著就像一群“野雞”安裝團隊。
如果這時候才警覺起來想要退貨,可能已經晚了。所謂的“智能互聯”根本無法接入米家APP,甚至連基礎功能都漏洞百出。
打開店鋪才發現這根本就不是小米的品牌,售后也沒有保障,靠著打擦邊球騙了不知道多少好評,并且還一直用著小米的宣傳圖。
就這樣通過售賣山寨小米馬桶和花灑等產品,在某電商平臺蟬聯 “智能馬桶熱銷榜” 冠軍長達 14 個月,僅兩三年就賣出了1.3億元的高額營收。
2
小米重拳出擊
索賠3000萬
面對這樣明目張膽的侵權,小米直接握住法律手段起訴對方,給山寨產業狠狠上了一課。
法院認為“小米零度” 的 “M” 形商標與小米注冊的 “MI” 商標相似度達 92%。
而將語音指令 “小愛同學” 改為 “小愛小愛”的這種模仿,主觀惡意明顯,屬于典型的‘搭便車’行為。
最終小米起訴成功并獲賠了3000萬。
而這也是法院首次將語音指令納入《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范圍,為智能設備的 “非視覺標識” 維權開辟了先例。
盡管沒有直接追責電商平臺,但判決書中明確指出 “平臺對侵權行為的縱容構成間接侵權”,也是在倒逼平臺能夠加強自身審核。
3
山寨界的變形游戲
這樣的判決,對其他的惡意侵權者也是當頭一棒。
畢竟除了科技產品總被碰瓷之外,奢侈品和食品行業更是山寨的重災區。
當你逛街時看到一件版型顏色方方面面都合適的衣服,拿起來一看,是minmin。
因為minmin和意大利奢侈品牌miumiu的標極其相似,同樣的圓滾滾字體,同樣的字母排列,同樣的印刷位置。
導致許多商品都掀起了一股“minmin”的風。
可能好不容易看到喜歡的鞋子、好看的包、甚至各種小發夾,都是“minmin”的重災區。
圖左為minmin,右為miumiu
這樣的山寨泛濫,導致對于不認識奢侈品的人來說,原本只是想買件正常的衣服,結果穿出去被人嘲笑是低仿,天都塌了。
本來只是窮,穿低仿更是顯得人又窮又裝。
不過,也有仿的不那么“尷尬”的山寨品。
例如那曾經被人稱為“中產三寶”之一的拉夫勞倫。
只要腦洞打開,也可以是拉夫互掄、馬騎拉夫、拉夫kitty、拉夫摔馬......
圖源:小紅書網友
這種乍一看好像認識,仔細看又好像不認識的logo,也不知道該用什么來評價。
或許是那一晚,星巴克、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瑞幸...都喝醉了。
公??戳丝迺炘诼飞?,什么時候來了頭母牛?。?/p>
旺仔 是不是出去玩曬黑了變丑了,怎么畫風都不對勁呢。網友辣評:各種膚色都有,絕對沒有種族歧視。
奧里給、奧利客、奧利粵,到底哪個是奧利奧,好像有點暈字了。
這還沒完,至少以上的畫風還是往陽間的方向走,但是居然還有往陰間走的。
安慕希看了都崩潰,什么時候成了“安墓息”,還變成吃席專用酸奶了,看的人背后一涼,會沒逝的吧......
出去戶外旅行或者運動的話可以穿始祖鳥,但是最好別穿“失足鳥”,因為有點不吉利。
4
尊重原創
為什么山寨總能得逞?
或許是存著貪便宜的心態,“正品1萬,山寨999”的價差誘惑,讓人忽視了“一分錢一分貨”的硬道理。
又或許是信息不對稱,商家詳情頁盜用正品圖片,讓消費者也無法分清。
但買山寨不僅是助長侵權,如果是電器類的山寨產品漏電風險極高,更是危及到了人身安全。
可以說山寨省下的每一分錢,都在為未來的安全隱患買單。
就連小米獲得的3000萬賠償,也是無數消費者用血淚換來的。
要如何做到山寨廠商不敢假、不能假、不愿假,需要消費者和商家的共同努力。
尊重原創,不僅是保護企業的創意,更是對消費者的負責。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廣告案例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