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4月28日電(林波)4月28日,第三屆公望富春·中國山水畫作品展在杭州富陽的公望美術館開幕,以“公望富春”為主題,傳承公望先生的意境與筆法,融合當代發展理念,以“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先鋒姿態,高水平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大美畫卷。
4月28日,活動現場。 (浙江省文聯供圖)
黃公望是元代著名畫家,系“元四家之首”。他打破了此前宋代中國山水畫重在逼真、生動的畫風,變寫實為寫意,變具象為意象,變再現為表現,走向更加自由、神逸的意象和境界。
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圖》原畫縱約33厘米,橫約848厘米,采用長卷的形式,描繪了浙江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1650年,該畫被焚成兩段,前段《剩山圖》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后段《無用師卷》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如今的富陽山水相依,久負盛名,成為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心儀之地。
王靜是土生土長的富陽畫家,在她看來,富春山的云霧、江水的流韻、村落的煙火,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創作者,“本屆畫展不僅是對藝術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對文化根脈的溯源。也借此契機,讓身邊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山水畫的深厚底蘊,從經典中汲取養分,以創新之姿續寫山水文脈的新篇章”。
4月28日,展覽現場。 (浙江省文聯供圖)
據介紹,以“公望富春”命名的中國山水畫作品展,是對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文化的繼承和進一步挖掘,同時,以溯源傳統與創新未來的精神,為中國山水畫創作、研究與展示提供了一個多元交流的平臺,積極推動當代中國山水畫藝術的健康發展,有效提升中國山水畫藝術的創作水平,為成功樹立一個與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相關聯的文化品牌活動夯實基礎。
“今日,當我們以‘公望富春’之名構建創作展陳平臺時,正是激活了這份穿越時空的文化基因——既要在筆墨丘壑間尋跡傳統文人畫的意境哲思,更要讓千年山水精神與新時代審美追求交響共鳴。”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來文表示,這也是中國美術界貫徹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具體行動。
據悉,此次畫展共有4100余件投稿,初評入圍242件,復評評出124件作品進行展出,展覽將持續至6月2日。(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