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風濕病的發病率較高,并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風濕病可能引發關節畸形、肢體殘疾、失明、失聰、偏癱、失語等嚴重問題,甚至可能導致心臟瓣膜病、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等多種并發癥,嚴重時還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中醫治療風濕病具有明顯的優勢,深受患者的信賴。那么如何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中國中醫藥內科難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國粹中醫院資深中醫大夫王友斌提出了一種基于疏通經絡氣血的治療方法。通過祛風、散風、養血、活血等方式,達到“血行風滅”的目標,為眾多風濕病患者緩解了痛苦。
深入研究,掌握風濕病病因
王友斌主任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余年。他早年跟隨多位名醫學習,掌握了豐富的經驗,并對中醫經典著作和歷代醫學派別的觀點進行了深入研究。他認為,中醫治療應打破門戶之見,博采眾長,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提高臨床療效。
王友斌主任特別關注風濕疼痛疾病的研究,認為風邪是風濕病的重要病因之一。風邪包括內風和外風兩種。外風會導致氣血運行紊亂、閉阻經絡,從而引發風濕病癥。此外,寒邪和濕邪也可能依附于風而侵襲人體,導致關節腫脹、屈伸不利等癥狀。
至于內風的成因,王友斌主任指出,內風多由臟腑功能失調引起,主要表現為血虛生風和血瘀生風。血虛生風通常是因為陰血不足,導致筋脈失養,出現手足萎軟麻木、關節腫脹等癥狀;而血瘀生風則是由于淤血阻塞經絡,不通則痛,進而引發痹癥。
疏通經絡氣血,實現“血行風滅”
王友斌主任強調,治療風濕病的關鍵在于疏通經絡氣血,使風寒濕熱等病邪無處藏身,從而緩解痹痛癥狀。具體方法包括祛風、散風、補血養血、行氣活血、溫經活血、涼血活血等,以達到“血行風滅”的效果。
武漢國粹中醫院的臨床實踐表明,通過疏通經絡氣血治療風濕病,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擺脫風濕疼痛的困擾,降低復發率,并避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醫生檔案】
王友斌
副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藥內科難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實踐教學指導老師
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會員
中國中醫藥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
著名結石專家王長根親傳弟子
醫生簡介:
王友斌主任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余年。他曾師從我國著名肝膽腎結石專家王長根先生,在其指導下,臨床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在結石癥的診斷、治療、調理和復發預防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見解,并在國家級和省級醫學專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擅長調治:
擅長運用中醫辯證治療結節及內科疑難雜癥,如甲狀腺結節、淋巴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等;對心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腦出血、中風偏癱、老年癡呆、頭痛頭暈等)以及復雜性肝膽疾病(如膽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術后復發性結石、腎結石等)均有獨特療法。同時,他還擅長治療多種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如咳嗽、腹脹、泄瀉、便秘、痤瘡、痛風、風濕、疼痛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