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全球化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主題發言@中宏論壇
中宏網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 王鏡榕 視頻報道 張緯宇)聚焦“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應對之策——中美競合之道與再全球化大趨勢”主題,中宏論壇第六十場在線研討會于17日下午圓滿召開。全球化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原國務院參事王輝耀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了主題發言。
以下是王輝耀發言:
近日來,中美之間打響了新一輪關稅戰,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作為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經濟體,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不僅關乎兩國利益,更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面對這一復雜局面,我們需要轉變中美關稅戰的敘事方式,以更加全面、客觀和理性的視角來看待這一問題。以下,我將結合CCG關于美國對華發起新一輪關稅戰相關研究成果,就此話題談幾點觀察和思考。
一、中美關稅戰的背景與現狀
中美貿易爭端自2018年爆發以來,已經歷了多輪交鋒。在此期間,美國對華關稅不斷加碼,從最初的加征額外關稅,到后來的全面升級,甚至達到了145%的高額稅率,創下中美貿易戰以來的新高。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采取了有力的對等反制措施,展示了中方的堅實底氣與無畏決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輪關稅戰并非單純的中美雙邊問題。特朗普政府向全球100多個國家發起了關稅戰,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這種全球范圍內的關稅打壓,不僅損害了相關企業的利益,更對全球貿易秩序構成了嚴重威脅。
在此背景下,中美雙方都在尋求破局之道。美國方面,特朗普政府雖然態度強硬,但也釋放出了對華談判的意向,而中國方面,則在堅持底線原則的同時,積極尋求通過對話和協商來解決爭端的可能性。目前,此輪關稅戰雖然進入階段性一定程度的緩和,但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未來走向仍存在諸多變數。
二、轉變敘事方式的必要性
面對中美關稅戰的復雜局面,我們需要轉變敘事方式,以更加全面、客觀和理性的視角來看待這一問題。具體來說,轉變敘事方式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避免加劇中美緊張氛圍的程度
當前,中美關稅戰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然而,如果我們一味地將焦點集中在中美關稅戰上,無疑會加劇中美之間緊張氛圍的程度。因此,我們需要轉變敘事方式,將關注點從單純的中美關稅戰擴展到全球貿易秩序、全球經濟復蘇等更廣泛的話題上。這樣不僅可以緩解中美之間的緊張氛圍,還可以為中美雙方提供更多的對話和協商空間。
(二)尋求多邊合作,共同應對“美式霸凌”
特朗普政府向全球揮舞關稅大棒的行為,嚴重損害了相關國家的利益。因此,我們需要尋求多邊合作,共同應對“美式霸凌”。通過聯合歐盟、東盟等多邊機構,以多邊方式展現團結力量,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抵制美國的關稅戰策略。
(三)為中美談判創造有利條件
轉變敘事方式還可以為中美談判創造有利條件。通過強調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我們可以降低雙方之間的敵意和猜疑,為雙方走到談判桌前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特朗普急于達成交易的心理,從芬太尼、TikTok等問題入手,為中美經濟對話創造更多機會。
三、轉變敘事方式的具體策略
為了轉變中美關稅戰的敘事方式,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具體策略。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一)強調全球視角而非單一中國視角
在官方表態及二軌交流中,我們應該多強調此次關稅戰是全球而不僅是中國的事。通過聯合其他國家共同應對美式霸凌,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抵制美國的關稅戰策略。同時,我們還可以指出美國在全球化及全球貿易中獲益頗豐的事實,進一步瓦解其關稅戰敘事的合理性。
(二)利用特朗普急于達成交易的心理促成合作
特朗普政府發起關稅戰的目的之一是在與中國談判中獲取最大利益。因此,我們可以從一些較易達成的問題入手促成合作。例如,在芬太尼問題上,我們可以與美方展開協商,共同打擊跨國販毒行為。通過這些合作,我們可以為中美經濟對話創造更多機會,為雙方關系的緩和奠定基礎。
(三)推動中美在務實領域的合作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主要以經濟為導向,較少關注意識形態問題。因此,我們可以抓住這一特點,推動中美在制造工業、基礎設施、能源等領域的務實合作。這些領域的合作不僅有助于促進中美雙邊關系的健康發展,還可以為中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提供新的機遇。同時,我們還可以與特朗普周邊的商界人士加強交流與合作,推動他們在中美關系中采取更加務實的立場。
(四)在地區熱點問題上與美方開展合作
特朗普曾期待上任后迅速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并以“和平締造者”形象積累政治資本。然而,單靠美國很難在短期內斡旋成功。因此,我們可以在地區熱點問題上與美方開展合作,共同推動問題的解決。例如,在俄烏沖突問題上,我們可以探討與美方共同推動聯合國框架下的和平解決方案;在中東問題上,我們可以與美方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通過這些合作,我們可以增進中美之間的互信和了解,為雙方關系的緩和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五)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適時推進中美高層互訪交流
面對中美之間的緊張氛圍,在積極達成相互尊重的對話基礎上,適時推進中美高層互訪交流。通過官方或二軌層面的接觸和協商,我們可以為雙方關系的緩和和發展創造更多機會。同時,我們還可以站在避免全球經濟衰退、維護國際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的道德高地,主動開展與美方的對話和合作。這樣不僅可以展現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還可以為中美關系的未來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六)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并深化全球化發展
特朗普對華加征高額關稅后,中國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然而,這也是中國企業深化全球化發展的契機。我們可以鼓勵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東南亞、中東、中亞、拉美、非洲等地拓展市場并承接部分產業鏈。這樣不僅可以削弱美對華關稅戰的遏制效果,還可以為中國企業拓展對外貿易市場提供廣泛機遇。
(七)增進與歐洲及全球南方國家的交流合作
貿易戰下中歐關系迎來了發展新機遇。我們可以抓住這一契機,深化與歐洲及全球南方國家的交流合作。例如,在中歐新能源車關稅談判中取得重大進展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探討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的適時解凍;在金磚國家擴容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加強與南方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在推動“一帶一路”多邊化、機制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其打造為應對貿易戰的重要抓手和平臺。通過這些交流合作,我們可以為中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贏得更多支持和幫助。
(八)發揮大國領導力,重振多邊主義
在多極化背景下,我們需要進一步發揮大國領導力重振多邊主義。通過支持聯合國特別是安理會的改革,我們可以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同時,我們還可以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溝通協調,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升中國和南方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還可以為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中美關稅戰是一個復雜而敏感的問題,需要我們以更加全面、客觀和理性的視角來看待。通過轉變敘事方式、尋求多邊合作、為中美談判創造有利條件等策略,我們可以為中美關系的緩和和發展創造更多機會和空間。同時,我們還需要堅持底線原則、維護國家利益、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繁榮。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稅戰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為中美關系的未來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希望!
文章選自中宏網,2025年4月18日
CCG 圖書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作者 | 苗綠
圖書介紹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行走》講述了苗綠博士作為全球化智庫聯合創始人,在個人成長、海內外求學、創辦智庫、國際交流、民間外交、為國家建言獻策等過程中的諸多故事與心路歷程。作為慕尼黑安全會議青年領袖代表,苗綠博士曾對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開啟 2021 慕安會第一問;她是比利時國王會見的七位全球青年領袖之一;她發起的“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推動了國際間青年的交流互鑒,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回信;她經常受邀參加國際高端論壇,在巴黎和平論壇、多哈論壇等重要國際場合,參與設置議程,打造國際交流新敘事,以全球視野講述時代中國,展現了新時代中國智庫人的風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變遷與理論發展,從技術與人本等新的視角觀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總結了后疫情時代新型全球化具備的特征,然后對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歷史與現實進行了全面總結,用數據與事實說明,中國正在從全球化的受益者發展為反哺者,正在通過自身發展推動全球化進程,并嘗試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球治理創新貢獻方案。作者對全球化發展的理論和文獻做了梳理,回顧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國的發展歷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本書從第四章開始,兩位作者對中國推動全球化實現包容性和公平性發展的路徑進行了探索,通過發揮中國的優勢和特點,讓中國為全球化發展注入新動力。作者基于長期的研究以及與國內國際、官產學各界有影響力重要人士的對話交流等,對中國的全球化發展路徑及全球治理創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國推動全球化發展的三大支柱與七大路徑。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作者 | 王輝耀
圖書介紹
本書深度剖析了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變與抉擇,及其對全球未來的影響。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顧了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歷程,展示了中國從一個封閉的農業國家逐步轉型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書中詳細探討了中國在貿易、投資、跨國企業崛起等方面的角色變遷,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紐帶在這一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討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崛起及其對全球治理的影響。作者分析了中國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地位變化,風云激蕩中的中國外交,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以及中國在崛起的、更加一體化的亞洲中的角色。同時,還討論了中歐關系的發展與挑戰。第三部分審視了多邊主義面臨的挑戰和改革。書中探討了如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尋找自由貿易的發展方向,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通過這些討論,展示出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積極參與和貢獻。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編著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對話世界:理解新時代的全球化》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發展史”回顧了全球化的歷程,從古代貿易到現代經濟轉型,探討了全球化的起源與演變。通過與耶魯大學教授瓦萊麗·韓森、《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的對話,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層次發展。第二部分“彌合全球不平等與赤字”探討了全球化帶來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巴黎和平論壇主席帕斯卡爾·拉米、亞洲協會副所長溫迪·卡特勒等嘉賓,分享了他們對全球經濟不平等、貿易體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權力轉移與大國關系》分析了21世紀的權力轉移和大國關系,特別是中美關系的復雜性。通過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桑頓等專家的對話,討論了大國競爭、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來。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編著 | 王輝耀
圖書介紹
作為海內外決策層和廣大公眾理解中美關系時廣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對全球秩序有決定性影響的問題。在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的對話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關系和中美地緣政治競爭、中國崛起、美國外交政策、美蘇關系、全球地緣政治、核武器、朝鮮問題、新冠疫情及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闡述;全面、系統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對“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經濟、金融、科技、軍事、外交等多個方面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競爭的看法;深入而透徹地分析了中美雙方實力的變化,以及發生戰爭的風險;坦誠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議。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我向世界說中國》是由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和秘書長苗綠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國對外敘事及話語權重塑”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據悉,該書講述了全球化智庫近年來立足芒克辯論會、慕尼黑安全會議、巴黎和平論壇、達沃斯論壇等知名國際舞臺,與各國政商學界知名人士暢談國際時局與未來趨勢,回應各方對于中國的關切和質疑,詮釋中國的發展模式,降低外界對中國的誤解,通過多層次、多主體、多元化、多渠道國際交流及傳播,以全球視野講述時代中國,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生動故事。同時,本書立足國際形勢變化和全球傳播新格局,針對中國應當如何開展對外交流和傳播工作、如何創新外宣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