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漕涇植物研究開發生產專業合作深耕組培技術二十載,打造現代農業“蘭花樣本”。
上海金山春意盎然,位于金山區漕涇鎮營房村的上海漕涇植物研究開發生產專業合作社內,數萬株蘭花次第綻放,幽香襲人。作為國內國蘭產業化的先行者,該合作社憑借植物組培技術突破、生態產品開發及產業鏈融合,不僅實現了蘭花“從實驗室到千家萬戶”的跨越,更成為滬郊鄉村振興的科技標桿。
從“傳統分株”到“工廠化組培”:科技破解國蘭產業化難題
漕涇植物合作社自2004年起,在總經理張萍的帶領下,深耕蘭花組培技術研發。傳統國蘭繁殖依賴分株法,每年僅能分植一次,產量低、成本高,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合作社通過植物克隆技術,在恒溫無菌環境下實現國蘭工廠化生產,年培育組培苗超百萬株,成本降低60%以上,成功打破產業化瓶頸。
目前,合作社已形成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及雜交蘭六大品系的組培體系,并創新培育出“桃花蘭”“金吉利”等兼具國蘭幽香與洋蘭花型的新品種。其中,“桃花蘭”因其粉紅花色、花期長等特點,成為市場熱銷品種。
生態產品升級:從鮮條到深加工的“價值躍升”
為提升產品附加值,合作社積極探索鐵皮石斛深加工路徑。傳統鐵皮石斛鮮條因口感硬、食用不便,市場接受度有限。合作社創新研發鐵皮石斛細顆粒粉產品,通過低溫破壁技術保留營養成分,成為中老年養生市場的“明星產品”,并榮獲“上海市安全衛生優質農產品”。2024年,其鐵皮石斛粉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并入駐長三角多家高端商超,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產學研融合:科技示范基地賦能行業升級
作為“全國科技十佳示范基地”,漕涇植物合作社與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動技術成果轉化。2024年,合作社聯合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建立“蘭花組培技術實訓基地”,為行業輸送專業人才超200名。同時,其承擔的“年產100萬株蘭花組培種苗及15萬株成花生產基地”項目被列為國家林業局重點扶持項目,計劃于2025年底全面投產,預計年產值將突破1500萬元。
合作社還通過技術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免費提供組培苗種植技術培訓,并與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目前,已形成“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營模式,帶動金山及周邊地區農戶增收。
未來藍圖:打造長三角蘭花產業新高地
面向未來,合作社計劃進一步拓展智能化生產體系,引入AI環境調控系統和自動化移栽設備,提升組培效率。同時,將深化“農旅融合”,依托漕涇郊野公園資源,打造蘭花主題觀光園,推出蘭花DIY組培體驗、藥用植物研學等特色項目,構建“科技+文化+旅游”的產業生態圈。
張萍表示:“我們將繼續探索蘭花基因編輯技術,培育抗病性強、花色多樣的新品種,推動國蘭從‘小眾賞玩’邁向‘大眾消費’,讓中國蘭香飄世界。”
從一株蘭苗到百萬級產能,從實驗室技術到全產業鏈布局,上海漕涇植物研究開發生產專業合作社以科技創新為筆,在金山大地繪就了傳統農業向現代產業轉型的生動圖景。未來,這片蘭香縈繞的土地將繼續以生態為基、科技為翼,書寫鄉村振興的更多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