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AI”已經深入在線學習、課程推薦、智能評測等多個教育環節。教育,正站在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新拐點。那面對“AI”的時代洪流,如何架起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協同創新的橋梁?
4月28日,2025年四川大學中學校長論壇在成都召開。本次論壇以“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思考與實踐”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28個省120所重點中學的書記校長和代表,共商智能技術驅動下的教育變革與創新發展。
2025年四川大學中學校長論壇召開
這是四川大學歷史上參與省份最多、覆蓋地域最廣的一屆中學校長論壇。四川大學校長汪勁松在論壇開幕式上指出,近年來四川大學不斷升級跨學科課程體系,推動創新實踐和產教融合,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表示,四川大學將持續推進融合式教育,希望大家深入交流研討,為中學和大學聯合培養創新人才獻計獻策,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和實踐經驗,攜手打造培養創新人才的川大范本,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論壇主旨報告環節,四川大學副校長游勁松作《“為未來而來,與智慧同行”——“人工智能+”賦能一流本科的川大探索與實踐》主題報告。他認為,“人工智能驅動”已成為教育領域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他表示,四川大學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構建智慧化學習生態,打造虛實融合智慧場景和多元主體協同模式,形成了鍛造新質人才的培養新范式。接下來還將持續深化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融合,探索數智時代人才培養新路徑,推動一流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分享交流環節,成都市樹德中學校長毛偉講述了人工智能滲透基礎教育背景下的樹德應對方案,杭州市學軍中學校長方潤根分享了以紅色傳承、志趣賦能為特色的學軍中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全人培養”實踐,重慶市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張勇深度解碼西南大學附中如何以高校資源筑基,構建起"中學里的大學"育人生態系統。
此外,成都石室中學校長毛道生、北京市第二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周傳章、綿陽南山中學黨委書記徐勇、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張劍虹和合肥市第一中學副校長蔡勝國等5位名書記、校長,還以對話的形式就中學該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創新人才培養等教育界的熱點話題展開了討論。
據介紹,此次四川大學中學校長論壇是四川大學近年來持續深化高大銜接,攜手全國重點中學推動大中合作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探索和新實踐。有利于進一步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在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變革中的重要作用,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
封面新聞記者 楊旭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