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庭教育如同基石,而親子溝通則是基石上的粘合劑,緊密連接著父母與孩子的心。有效的親子溝通,不僅能增進彼此間的理解與信任,更是托舉孩子走向美好未來的有力臂膀。為促進家校共育,提升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構建和諧親子關系,東城實驗初級中學東城家·校·社實驗學校第二期家長課堂于2025年4月30日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慧’于親子溝通,托舉孩子未來”家長賦能培訓。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家長理解暴力溝通的危害,并通過互動體驗科學、和諧的溝通方式,從感受和需求出發(fā)化解家庭矛盾。今天,就讓我們一同探尋親子溝通中的智慧。
活動在董校長熱情洋溢的致辭中拉開帷幕
東城實驗初級中學黨總支副書記、校長 董朝剛
尊敬的各位家長:
春風有信,花開有期。當教育的光華與親情的暖意在此交匯,我們在此刻共同見證的不僅是東城初中家·校·社實驗學校第二期家長課堂開班儀式,更是家、校、社三方為生命成長締結的鄭重盟約。在此,我謹代表東城實驗初級中學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家長課堂的專家導師們,以一位教育人的赤忱,向所有奔赴這場教育之約的家長朋友們,致以最深摯的敬意。今天,我們以心為契,以愛為約,共赴一場關乎生命成長的邀約。
一、正視問題,更要看見希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深知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愛與期待,也理解大家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惑與壓力,可能因為孩子在學習習慣、行為規(guī)范或心理狀態(tài)上存在一些暫時性的問題而感到焦慮,甚至自責。但我想告訴大家:“問題”不等于“失敗”。每個孩子的成長節(jié)奏不同,他們可能正在經(jīng)歷青春期的迷茫、學業(yè)壓力的挑戰(zhàn),或是人際交往中的困惑。這些問題并非無法解決,而是需要我們以更科學的方法、更耐心的態(tài)度去引導。
作為校長,我曾見證許多被貼上“問題學生”標簽的孩子,在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努力下,逐漸找到方向,綻放光彩。他們的轉變證明:教育不是一場“改造”,而是一次“喚醒”。今天的家長課堂,正是為了幫助大家找到“喚醒”孩子潛能的鑰匙。
二、家校共育,責任與信任并行
教育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家庭與學校的“雙向奔赴”。我們發(fā)現(xiàn),當家長與教師建立信任、形成合力時,孩子的進步往往事半功倍。在此,我想呼吁三點:
1.放下焦慮,理性溝通:孩子的行為問題可能是他們內心需求的“信號”,與其急于糾正表象,不如傾聽他們的心聲。家長課堂將為大家提供心理學工具,幫助您更懂孩子的真實需求。
2.統(tǒng)一原則,溫柔堅持:家庭與學校的教育理念需保持一致。例如,若學校強調規(guī)則意識,家庭也需避免過度溺愛或簡單粗暴的極端方式。
3.關注進步,及時鼓勵:請每天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一個小進步,哪怕只是按時起床、主動整理書包,這些微小的正向反饋會逐漸積累成改變的動力。
三、聚焦實用方法,賦能家庭教育
第二期家長課堂將以“問題導向、實踐為本”為原則,圍繞三大主題展開:
1.解碼青春期心理:如何與情緒化的孩子有效溝通?
2.行為矯正策略:從“立規(guī)矩”到“養(yǎng)習慣”的實操技巧。
3.家庭賦能計劃:打造溫暖、支持型的家庭氛圍,修復親子關系。
課程中不僅有專家講座,還會通過情景模擬、個案分析、家長互助小組等形式,讓大家在互動中掌握具體方法。
四、我們的承諾: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最后,我想對各位家長說:您不是孤軍奮戰(zhàn)。學校已成立專項輔導團隊,包括心理教師、班主任和學科導師,將為孩子提供個性化支持方案。無論孩子此刻處于何種狀態(tài),請相信:他們的未來仍有無限可能,而這份可能性,正源于今天您坐在這里的選擇。
教育是靜待花開的守望,是滴水穿石的修行,更是代際間生生不息的傳承。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也許我們暫時看不到綻放的絢爛,但只要我們用心灌溉,終將迎來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讓我們從今天的課堂開始,用理解代替抱怨,用行動代替焦慮,共同為孩子托起一片成長的晴空!
謝謝大家!
溝通
--雙向賦能
主講導師方明為家長們帶來了一場生動而富有啟發(fā)性的講座。
方老師通過豐富的案例和互動練習,向家長們介紹了“非暴力溝通”的核心理念,即通過“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個步驟實現(xiàn)有效溝通。
在情景模擬和案例分析中,家長們親身體驗了暴力溝通與非暴力溝通的區(qū)別。例如,當孩子成績退步時,家長應避免批評指責,而是客觀描述事實、表達感受、提出具體需求,從而幫助孩子理解并改進。此外,活動還設置了實戰(zhàn)演練環(huán)節(jié)。家長們分組模擬親子溝通場景,運用非暴力溝通技巧解決問題。
什么都可以重頭再來,唯獨孩子的教育不可以重頭,活動最后,為更高效地解決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的各類困惑,我們依據(jù)不同問題場景,設計分類主題溝通群,旨在以精準化、專業(yè)化、個性化的服務,為家校共育注入新動能!
PART01
學習動力
點燃求知火種,驅散成長迷霧
面對孩子學習行為偏差、網(wǎng)絡依賴等問題,家長常感焦慮無措。本群將匯聚教育專家、心理老師與經(jīng)驗豐富的班主任,通過案例分析、科學方法分享、個性化指導,助力孩子找回學習熱情,培養(yǎng)自律習慣,讓孩子在求知路上穩(wěn)步前行,擺脫網(wǎng)絡干擾,重拾學習動力。
PART02
人際交往
搭建心靈橋梁,培育健全人
社交人際偏差、規(guī)則道德偏差等問題,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塑造與社會適應能力。本群以情景模擬、家校聯(lián)合引導、朋輩互助為抓手,幫助孩子掌握人際交往技巧,樹立正確道德觀念,學會尊重與包容,在集體生活中收獲友誼與成長,塑造健康積極的人格。
PART03
重塑信心
點亮希望之光,助力向陽生長
孩子出現(xiàn)情緒心理偏差、物質相關偏差等狀況,往往源于內心自信的缺失。本群將通過心理疏導、成功體驗設計、家校鼓勵機制,引導孩子正視自我,發(fā)掘自身閃光點,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挑戰(zhàn),擺脫消極情緒與物質誘惑,重建強大內心,擁抱自信人生。
參與方式:家長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入群,根據(jù)需求選擇對應群組,審核通過后即可入群。群內將定期開展主題活動、線上答疑、團輔、個案等,為家長提供實用解決方案與經(jīng)驗交流平臺。
親子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家長不斷學習和實踐。用“慧”溝通,以愛相伴,我們就能在家庭教育中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理解、尊重與溫暖的成長環(huán)境,托舉起孩子燦爛的未來。
“孩子帶著翅膀降生,他們并非來自父母的軀體,而是源于時光與星辰的呼吸。
當孩子微笑時,那是他們初次與永恒對話;
當他們哭泣時,那是對人間苦難的悲憫。
父母只能給予孩子雙手去摘取天空的果實,卻無法將翅膀塞進他們的脊背。
孩子屬于明天,而非今日;屬于未來之夢,而非父母的愿望。”
供稿 | 社工部
編輯 | 王澤模
初審 | 姜知知
復審 | 曾 藝
終審 | 董朝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