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利潤雙超預期,阿迪達斯迎來“開門紅”
2025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營收61.53億歐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4.28億歐元,超出市場預期13.7%。這一表現主要得益于大中華區市場的強勁復蘇,該區域收入同比增長21%,占集團總營收的28%。此外,阿迪達斯成功清理完剩余Yeezy庫存,避免了約2億歐元的減值損失,毛利率提升0.9個百分點至52.1%。消息來源:m.mt4-gw.com
北美市場:持續疲軟的“拖油瓶”
盡管整體表現強勁,但北美市場仍是阿迪達斯的“阿喀琉斯之踵”。一季度該區域收入同比下降5.3%,庫存周轉天數達85天,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5%。為應對庫存壓力,阿迪達斯在北美啟動“限時折扣”計劃,部分鞋類產品降價幅度達40%,導致該區域毛利率下降2.3個百分點。更嚴峻的是,美國對東南亞鞋服加征46%關稅,阿迪達斯39%的產能位于越南,這將導致其2025年成本增加約3億歐元。
供應鏈困局:關稅與本土化的雙重挑戰
阿迪達斯正陷入供應鏈重構的陣痛期。為規避美國關稅,公司計劃將15%的產能從越南轉移至印度,但印度工廠的產能爬坡速度緩慢,2025年預計僅能承接5%的訂單。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本土化”戰略初見成效,國產產品占比提升至45%,但研發投入不足導致創新產品占比僅18%,低于耐克的25%。這種“被動調整”使得阿迪達斯在應對市場變化時顯得力不從心。
全年展望:保守背后的三重風險
盡管Q1表現強勁,阿迪達斯仍將全年營業利潤預期下調至17-18億歐元,較市場預期低11.8%。這一調整主要基于三大風險:
- 關稅成本傳導:美國對東南亞關稅政策可能使阿迪達斯全年成本增加5-7億歐元,其中30%需自行消化。
- 庫存去化壓力:全球庫存周轉天數雖從85天降至78天,但北美市場庫存仍高于歷史均值15%,預計需6-8個月才能恢復正常水平。
- 消費需求分化:歐洲市場增速放緩至6%,而新興市場的貨幣貶值導致實際購買力下降,印尼、巴西等市場收入增速低于預期3個百分點。
破局之道:創新與效率的再平衡
為應對挑戰,阿迪達斯正加速戰略調整。在產品端,公司計劃推出“環保科技”系列,采用可回收材料占比提升至30%,并與NFT平臺合作推出數字藏品,吸引Z世代消費者。在供應鏈端,阿迪達斯投資2億歐元升級越南工廠的自動化水平,目標將生產效率提升20%。此外,公司重啟與Foot Locker的合作,通過“聯名款獨家發售”策略鞏固北美市場份額。若這些舉措能有效落地,阿迪達斯或能在2025年下半年實現業績反彈,但短期內仍需直面成本上升與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