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千禾味業,當然需要把海天味業的情況也看一看,畢竟這才是行業老大。2022年9月的“雙標”等爭議事件,現在已經沒人再提了。我們就再來看一看,這類網絡熱點事件的影響,能否在其財報等數據中找到一絲痕跡。
在2024年中國品牌力指數(C-BPI)榜單中,海天味業在調味品行業領域勇奪“四冠”,印證了海天味業的全品類領導地位。其他幾個冠軍沒啥意見,在食醋行業也是第一,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2023年營收同比下跌4.1%,2024年不僅扭轉了這一不利形勢,似乎報復式地增長回來了。從2021年營收規模突破250億元之后,增長變慢的問題,就算沒有2023年的網絡輿情的影響,可能也不會好太多。
2025年一季度開局不錯,營收同比增長8.1%,如果全年能維持這一水平,也是不錯的表現,畢竟現在已經沒有2024年那種基數相對較低的影響了。
所有的產品同比都在增長,占比過半的醬油產品的增長是關鍵,各大產品的營收占比穩定,并沒有明顯的結構變化。
所有的市場都在同比增長,前四大市場的規模差異不大,結構上有更加分散和均衡的趨勢,可謂是形勢一片大好。
2024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2.8%,表現比營收要好一些。但是峰值年份仍然是2021年,2024年不僅不如2021年,甚至還不如2020年。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4.8%,如果這種趨勢延續,似乎看到了,凈利潤再次創下新高的可能。
分季度來看,2023年的四個季度中三個季度的營收都在同比下跌,每個季度的凈利潤都在同比下跌,而且都比當期營收表現差。2024年的各個季度營收同比都有近一成的增長,凈利潤都保持比同期營收更高的增長幅度。
2025年一季度的增長表現,實際是2024年良好表現的延續,但是,其基數也就是2024年一季度,是增長后的數據,能延續就是螺旋增長了,環比增幅略差是正常現象。我們當然看到,2025年一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創下了2023年以來的單季新高。
在毛利率持續下滑多年后,2023年在網絡風暴影響中觸底,2024年有所反彈,結合著營收的增長,正是2024年凈利潤大幅反彈的重要影響因素。2025年一季度的毛利率繼續大幅反彈,銷售凈利率和年化凈資產收益率的表現與毛利率基本同步,只是年化凈資產收益率更敏感,波動的幅度更大一些。
2024年各大產品的毛利率都在同比增長,其核心產品醬油的毛利率已經達到了44.7%,快接近一般認為的“暴利”級水平了。
各大市場的毛利率也在同比增長,市場間的毛利率差異不大,相對來說西部區域市場的毛利率要略低一些。
2021年時的主營業務盈利空間為三成,2022年和2023年持續下滑,累計下滑了4個百分點,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下降。2024年受毛利率反彈的影響有所增長,但期間費用占營收比上升抵消掉了大部分毛利率增長提升的空間。2025年一季度的表現相當好,是2021年以來首次突破三成的水平,由于其只是一個季度的數據,和其他全年的數據不見得可比。
在其他收益方面,每年都是凈收益的狀態,主要是政府補助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024年的“資產減值損失”有所增長,但對全年的凈收益影響有限。如此高的毛利率,為何“資產減值損失”還在明顯增長呢?看其構成后,2024年存貨跌價損失還有所下降,主要是增加了9749萬元的商譽減值損失,原因是計提了“收購紅河宏斌及其子公司”資產的減值損失。
分季度來看,毛利率是穩中有升的趨勢,2025年一季度創下40%的新高,是連續三個季度逐步提升的。雖然前兩年一季度也比全年的水平高,但高得不多,后續幾個季度有可能就在此附近波動了。
除了營收和凈利潤創下2023年一季度以來的單季新高,主營業務盈利空間也同樣是近九個季度來的新高。后續就算回調一些,全年的水平應該也會有不錯的增長。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表現良好,2025年一季度出現凈流出,可能只是季度間的波動,關鍵還得看全年的情況。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在2023年創下新高后,2024年略有下降,其投入的規模還是遠大于同期折舊,仍然在搞一些產能方面的建設。理論上,這些新產能等建設還將擠壓其他同行,導致行業競爭加劇。
除2022年之外,“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接近,當年主要是凈清償了24億元的應付項目,最近兩年差不多又增長回來了。已經連續多年,在應收項目和存貨方面都沒有明顯增加資金占用,這是企業已經步入穩定期,或者說成熟期的表現之一。
持續增長的固定資產,余額一直較高的在建工程似乎又說明,海天味業并不認為成熟期就不可以繼續做大規模,至少他們在產能投入等方面并沒有明顯放慢步伐。就算是在人口停止增長的存量市場中,在競爭對手那里,不還是有大量的市場和客戶嗎?
在建工程中,南寧項目預算24.4億元,完工進度為78%,其他三個單列的項目預算總額合計10億元出頭,完工進度在四至六成之間,2025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一時還降不下來。不過,我個人認為,就在這幾年,其調味品方面的建設規模一定會降下來的,至少要降至與其折舊接近的水平。原因很簡單,存量市場就不能支撐這樣的產能擴張,搶別人的客戶,除了需要實力,還需要時間,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海天味業的長短期償債能力都是變態級的強,其400億總資產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就接近300億元,這也是我們看到其財務費用長期為凈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也不低的原因。過多的低收益高流動資產雖然拖累了其凈資產收益率,但海天味業顯然是可以這樣玩“累贅效應”的,畢竟就算這樣也還有近三成的凈資產收益率。
我們假設海天味業拿200億,甚至300億元來分紅或回購股票,其凈資產收益率能提升到什么水平呢?我們經常說,在美股中有很多通過高杠桿,把經營傳統行業的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提升至數百倍的上市公司。海天味業其實就是A股中不多的,可以這樣來玩極高杠桿的公司之一,而他們 卻做了和別人完全相反的選擇。正因為如此,海天味業多了一項選擇,那就是在營收和凈利潤實在增長不動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持續提升杠桿來維持凈資產收益的提升。
從各方面看,海天味業的2024年,特別是2025年一季度的表現都是不錯的,2023年的下跌,部分是網絡熱點事件的影響,部分是前期就已經開始的下跌的壓力釋放,現在重新進入較快增長期。在存量市場競爭中,特別是一種逐步老齡化的存量市場競爭中,如果一直能守住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的底線,強勢品牌的競爭優勢會被強化,這當然有利于海天味業。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