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籌小七》提供最新財稅資訊!關注即可領取!
在如今商業環境中,市場瞬息萬變,所以很多企業頻繁的依賴一些臨時的專業人員來填補,如一些戰略咨詢,高端技術,或者一些促成業務合作的關鍵領域的空缺。
但是對于這些臨時的專業人員的薪酬,應該是支付“勞務報酬”還是“工資薪金”呢,一直存在著爭議,那么針對于這個問題,我們看一下稅務部分是怎么回復的呢?
一:“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的區別
1.工資薪金所得:
若雙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明確約定了工作內容、工資標準、支付方式及期限等條款,通常可認定為勞動關系,其收入屬于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若簽訂的是勞務合同,或僅以口頭協議約定臨時性工作,則可能被認定為勞務關系,收入按勞務報酬所得處理。
司法實踐傾向:即使合同名稱為“勞務協議”,若實際履行符合勞動關系特征(如長期性、從屬性),法院仍可能認定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二:支付周期
1.工資若以固定周期(如按月、按周)發放,且金額相對穩定,通常支持“工資薪金”性質。
2.若報酬按項目結算或不定期支付,則更可能屬于勞務報酬。
三:工作內容與地點:
1.若臨時工從事的工作屬于用工單位主營業務,并在其指定場所完成,可能被認定為雇傭關系。
2.若工作具有獨立性(如自由職業者承接外包業務),則傾向于勞務關系。
四:管理與控制
1.若用工單位對臨時工進行日常考勤、績效考核、紀律管理,并要求遵守內部規章制度,則符合勞動關系特征。
2.若臨時工自主安排工作方式,僅需交付成果,則更符合勞務關系。
五:稅務處理:
1. 如果簽訂的是勞動合同,并且是按照月發放工資的,那么會被視為正式員工,需要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申報個稅,按照3%-45%繳納,并享受相應的社保待遇。
2. 如果簽訂的是勞務合同,或者明確沒有雇傭關系,那么報酬就需要按照勞務報酬所得繳納,稅率為20%-40%,無需繳納社保,按照規定,代扣代繳個稅即可。
六:減稅降負小技巧。
對于一些長期承接業務的臨時工,企業可以協助對方,成立一家個體工商戶,以工作室的形式來承接業務,申請核定征收,減輕稅負壓力,也不用企業代扣代繳個稅。
1. 雙免個體戶:對于年業務量沒有超過120萬的,單月在10萬內,季度30萬內,那么可以享受增值稅和個人經營所得稅的雙免征,不需要繳納稅負
2. 大額個體戶:對于年業務額超過120萬,但是在400萬內的, 可以核定個人經營所得稅,稅率為0.5%-1%,綜合稅負在2%以內。
但是不論選擇那種方式和企業合作,一定需要保障業務的真實性,保證三流合一,并且需要符合地方的要求,才能注冊,申請核定征收。
了解更多優惠政策請關注公眾號《稅籌小七》
關注我,了解更多財稅風險。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可以聯系小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