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五一”小長假期間,成都有哪些好玩的去處?東郊記憶通過設置傳統文化工作坊、音樂人展演、流動藝術、趣味運動賽等多個文化體驗單元,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場兼具文化深度與潮流張力的假日體驗。
4月2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成華區了解到,東郊記憶圍繞原創文化、時尚新國潮、音樂藝術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假日游客出行需求,以“東風”為媒,圍繞原創文化、時尚新國潮、音樂藝術等園區特色內容,推出“春日放東風”主題系列活動,融合傳統文化、時尚國潮與音樂藝術,推出“一節、一集、四音樂會、三展”系列活動。
東郊記憶推出系列音樂活動
作為東郊記憶公共藝術計劃的音樂篇章,“處處是舞臺”項目依托工業遺跡獨特空間肌理,將管道、罐體水池公共場景轉化為天然聲場與舞臺背景,打破傳統舞臺界限。
五一期間,處處是舞臺開放四大舞臺區,從古典音樂到音樂劇,帶來多樣化的街頭音樂體驗。浪美術館內,電子音樂Live set以光影裝置為幕布,將未來感與工業風編織成賽博格調的視聽詩篇;街角店鋪化身音樂沙龍,管樂獨奏與茶香氤氳交織,詮釋“生活即藝術”的東方美學;熊貓廣場上,時代如歌演繹精彩原創音樂劇片段,以開放舞臺形式與游客互動;西大門連廊下,圓周率室內樂團的弦樂四重奏在金屬管道的共鳴中流淌出古典樂章,工業冷峻與音樂溫情形成奇妙對話。
5月1日至5日,東郊記憶寶藏空間——成都舞臺二樓U型連廊化身“東風文化場域”,聯合東郊記憶園區商戶共創,以“放東風生活節”為主題,五大內容板塊“逛、造、賞、借、集”為線索,串聯起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的共生實驗。
除了線下活動,園區還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藝術體驗與互動空間及演出,浪美術館《永恒的自然(ETERNAL NATURE)》、紅樓夢數字藝術展《錦官入夢·蜀韻紅樓》等,感受藝術展覽的魅力。
從工業遺址到文化地標,東郊記憶始終以新消費場景為引擎,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深度融合。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東郊記憶將繼續以“城市文化會客廳”為定位,通過常態化、品牌化的公共藝術活動,構建“人人可參與、處處有驚喜”的城市文化生態,讓工業遺產的銹跡與數字藝術的流光在此共舞,讓“東風”所象征的生機與希望,持續為城市注入文化動能。
這個五一,不妨來東郊記憶“放個風”,在工業與藝術的交響中,觸摸城市文化的脈搏,感受春日破土而出的新生力量。
(圖據東郊記憶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