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鄭州5月4日電 題:音樂公路“奏響”開封 多個古都文旅“上新”
中新社記者 闞力
沿著黃河,將車速調成約55公里/小時,輪胎摩擦而過時,《包青天》《精忠報國》等歌曲便隨車響起。
今年“五一”假期,河南開封“黃河古都”一號旅游公路開通。在其中的特定路段,通過創新技術,當車輛駛過時輪胎與路面摩擦“奏響”音樂旋律,讓乘客感受“車行樂起”的奇妙體驗。
這一特定路段今年3月開工,全長3.5公里。“人在畫中行,車在樂中游。”開封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岳杰說,音樂公路輔以宋文化主題景觀帶以及朱仙鎮木版年畫等元素,其中一段的終點是朱仙鎮岳飛像處。“黃河古都”一號旅游公路全程,則串聯起運糧河橋、岳飛廟、啟封故園等歷史文化地標。
“五一”假期首日,開封音樂公路通車。岳杰 攝
除了開封的音樂公路,多地古都近期圍繞古跡區域“上新”景點。如滕王閣旁的南昌濱江步道,在此可享受贛派建筑光影秀;在“商代都城”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旁,則有考古文旅小鎮吸引游客。
小鎮占地面積約250畝,包含甲骨文書屋、實景演藝《殷墟遺夢》、隋代相州窯復燒展廳等多景觀。與銅車馬、古“行人”擦肩而過,閱讀隨處可見的甲骨文,再撫摸青銅器樣式的燈柱,游客仿佛“回到商代”。
在小鎮游玩的河南信陽游客韓磊說,“五一”假期首日在這里觀看了演出《婦好出征》。最吸引他的是考古科學館,孩子能在里面“挖寶”。
依靠古跡遺址外,還有一些規模小些的古都通過整體規劃,將城市最有名的典故植入新造場館、街區,如成語“邯鄲學步”的故鄉河北邯鄲,小紅書平臺動態顯示,很多游客在成語典故苑體驗學習,在邯鄲道歷史文化街區購買成語字蛋糕。
今年“五一”假期,“千年古城”江蘇盱眙第一山景區打造“探秘第一山·奇妙夜十境”等文旅大餐,市民和游客可欣賞夢幻交織的燈光和穿梭古今的表演。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元宇宙、VR(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更為一些古都提供了文旅“上新”靈感。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的“尼山圣境”景區,通過裸眼3D等技術,游客們可以與先賢“周游列國”,體會《論語》經典。
今年“五一”假期,眾多游客專程打卡一些古都的文旅新載體、新場景。結合不同歷史文化主題的公路、步道、公園街區等,在社交平臺上呈現出極高熱度。
除了“各顯神通”,一些古都還“抱團聯動”發展文旅。河南的鄭州、洛陽、開封等地去年即組成產品、交通、營銷一體的區域綜合文旅發展共同體,提出“錯位發展、特色鮮明、優勢互補”,以求為文旅新載體的開發帶來啟示。(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