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
記者從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寧夏制定出臺
《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區的意見》
《關于全區基礎教育優化布局的指導意見》
《關于全區普通本科高校和職業學校優化布局的指導意見》
3個文件
從頂層設計的層面
推動全區教育工作系統化變革
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加快建設教育強區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具體內容往下看
《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區的意見》明確(以下簡稱《意見》),到2027年,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逐步健全,教育布局結構與經濟社會和人口高質量發展需求更加契合;到2030年,優質均衡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強區、與全國同步實現教育現代化。
在基礎教育方面,《意見》將聚焦“順應人口變化趨勢”,準確把握縣域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學齡人口變化趨勢,適度超前優化學校布局,有效應對各學段學齡人口變化趨勢。聚焦“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實事求是、不搞“一刀切”,提出一縣一案推動農村學校向鄉鎮區域中心或縣城集中,同時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聚焦“最大限度盤活和利用現有資源”,提出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學段教育資源,建立學位緊缺縣區學生到學位富足、辦學條件較好的地區和學校就讀保障機制,促進各類資源高效利用。聚焦“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愿望”,提出通過新改擴建、挖潛擴容、中職學校轉設等方式,擴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緩解人民群眾上普通高中的焦慮。
在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近年來,寧夏以實施自治區一流學科建設工程、本科育人質量提升工程、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工程、卓越研究生培育工程“四大工程”為抓手,全力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截至目前,建有臨床醫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58個,化學、工程學、農業科學、材料科學等13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全區高校碩博士學位授權點達到137個,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不斷增強。
下一步,將按照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等基本辦學定位,區分綜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一校一案”明確高校未來發展規劃。聚焦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積極爭取擴大應用型公辦本科高校數量。擴大理工農醫類專業招生比例,逐步增加優質本科教育資源供給;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創造條件爭取增加高校研究生學位授予單位和學位點,大力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啟動實施自治區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工程,著力打造一批特色優勢學科;建立國家及區域戰略需求牽引的專業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布局一批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急需、新興專業,調整優化、升級改造一批傳統專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實施高校科技創新效能提升行動,聚焦能源、材料、信息、裝備、健康、農業、生態等領域開展協同創新,持續產出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成果,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此外
記者還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當前
寧夏和全國一樣
基礎教育學齡人口呈現
“梯次變動、錯位達峰、城鄉分化”的
學段特點
學前和小學
2020年、2023年已達高峰
初中、高中
將于2029年、2032年錯位達峰
城鎮學齡人口快速集中
基礎教育資源供需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亟需調整優化基礎教育資源布局
近年來,寧夏大力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全區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3.4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4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92%,普通高中錄取率超過70%,教育主要發展指標位居中西部地區前列、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愿望,自治區教育廳將科學優化中小學布局,準確把握縣域地理特征、產業布局、交通條件、學齡人口規模變化趨勢,遵循教育規律、尊重群眾意愿,堅持市級統籌、一縣一案,適度超前優化學校布局,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學段教育資源,設置九年或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完全中學,最大限度盤活和利用現有資源。
分類優化學位供給。幼兒園按照“大村獨設、小村聯辦”原則,穩步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健全學前教育普惠性發展保障機制,增加城鎮公辦園學位供給,全面改善辦園條件,推進鄉(鎮)、村幼兒園一體化管理,提升辦園質量;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小學按照“規模適度、相對集中”原則,逐步推動農村小學向區域中心或縣城集中,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初中按照“縣城為主、集中辦學”原則,重點鎮、人口聚集鎮以及有產業園區的鄉鎮可適當保留初中,特別偏遠且有一定規模的鄉鎮初中在過渡期內暫時保留,其他鄉鎮和農村初中逐步向縣城集中。普通高中按照“縣域為主、地市統籌”原則,通過新建增加一批、現有學校挖潛擴容一批、中職學校轉設一批等方式,持續擴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
此外,提升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和管理水平;同時,鼓勵各市、縣(區)探索建立政府、社會、家庭分擔機制,通過科學規劃公交線路、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確保學生方便上學和交通安全。統籌調配優化整合學校的教師,配優配強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寄宿制學校合理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專職衛生技術人員和生活教師。
記者:李姝 張斌斌
編輯:李雪旎
審核:申亮
監制:孫磊
近日熱點短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