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官網消息報道稱,美空軍數架B-1B“槍騎兵”轟炸機近日從得克薩斯州戴斯空軍基地飛抵日本三澤基地,以支援太平洋空軍與盟友、伙伴和聯合部隊舉行的一系列演習,執行戰略威懾任務,加強“印太地區”的穩定。近年來,美國多次派遣B-1B轟炸機前往東北亞參加演習或執行威懾任務,但很少在日本或韓國降落,因此此次部署引發外界關注。據報道,3月末,美國與日本在防長級會談中重申,雙方將積極合作提高防務和威懾能力,加強在西南諸島的存在。
聯系到美日近期舉行的“利刃-2024”聯合演習,首次模擬使用戰斗機發射反艦導彈攻擊一事,就可以了解這批美軍轟炸機這時候部署到日本的真實意圖,也就是通過與日本和菲律賓的聯合軍演,炒作所謂“臺海有事”的陳詞濫調,以及在南海刷存在感等手段。
特朗普(資料圖)
在部署B-1B轟炸機之前,美軍另一個軍機部署的消息也引發外界的高度關注——日本國防部長中谷元日前透露,美軍數架MQ-4C“海神”無人機將在未來幾周抵達沖繩本島的嘉手納空軍基地,以加強對日本周邊的情報收集、偵察和偵察活動。空軍專家傅前哨向澎湃新聞指出,美軍擔心失去空中優勢,近年來美軍正對西太平洋地區的空中力量進行最大規模的升級,駐日美軍則是升級計劃的重中之重。美軍向日本派遣B-1B轟炸機、MQ-4C無人機等軍機是美軍強化西太平洋地區的空中力量實力計劃的一部分。
自2018年起,特朗普政府在其首個任期內著手推行所謂的“轟炸機特遣部隊”(BTF)構想。該構想的核心在于,盡管全球打擊司令部的轟炸機中隊仍主要駐扎于本土基地,但在必要時,這些戰略轟炸機將以分隊形式從本土起飛,前往全球戰略敏感區域進行為期數月的部署。此舉意在通過在這些關鍵地區保持軍事存在,對當地局勢進行干預。簡而言之,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是在全球范圍內展示軍事實力,運用戰略轟炸機實踐其所謂的實力外交,并以此作為威懾戰略對手的一種手段。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防衛省近日宣布,航空自衛隊和美軍在從東海到沖繩縣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上空舉行聯合演練。此次演練共有21架飛機參與,包括航空自衛隊的F-15戰斗機、美軍B-1戰略轟炸機以及最新銳戰機F-35等。雙方強調,通過此次演練確認了日美不允許通過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強烈意志,并展示了自衛隊和美軍的即時應對能力,進一步增強了日美同盟的威懾力和應對力。這種具有釋放信號意義的聯合演練并不常見,通常是在針對日本周邊動向采取對抗性措施時才會實施。
此次部署恰逢東北亞安全格局劇烈震蕩之際。朝鮮半島核問題持續發酵、臺海局勢復雜敏感、南海戰略通道博弈加劇的三重背景下,美軍選擇在此時投送戰略打擊力量,顯然經過精密計算。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新兵棋推演表明,B-1B機群若從三澤基地出擊,12分鐘內即可進入對馬海峽空域,25分鐘能覆蓋朝鮮全境。
特朗普(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近建造的朝鮮人民軍海軍5000噸級“崔賢”號驅逐艦下水儀式在南浦造船廠舉行。朝鮮領導人出席活動并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表示,新建驅逐艦將于明年初交付海軍并投入使用。朝鮮明年將繼續盡快建造驅逐艦及作戰能力更強的巡洋艦和護衛艦。他分析稱,周邊局勢正嚴重威脅著朝鮮的國家安全,需要等比例提高抵抗侵略的能力,發展遠洋艦隊十分必要。本次新型驅逐艦的下水儀式將成為朝鮮海軍強化的標志,而第二個標志將是建造核動力潛艇。
" 崔賢 " 號的下水標志著朝鮮 " 海軍武力核武裝化 " 戰略的提速。朝鮮領導人多次視察南浦造船廠,要求以精銳化、現代化為目標加速造艦。2023 年披露的建造畫面顯示,朝鮮正同步推進核動力潛艇研發,未來海上力量或向遠洋與戰略威懾延伸。當前半島局勢緊張背景下,朝鮮高調展示新型驅逐艦,直指美韓軍事威脅。朝鮮領導人譴責外部勢力挑釁,強調發展海軍是 " 等比例提升抗侵能力 " 的關鍵。分析認為," 崔賢 " 號不僅是技術突破的象征,更是朝鮮對外宣示國防自主與戰略反擊能力的政治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