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稱,美國政府正考慮把當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下調一半左右。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我已經介紹過中方有關立場。我想再次強調,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動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來解決問題,就應該放棄極限施壓那一套,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
特朗普(資料圖)
據此前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多種方案。第一種方案實行統一降稅,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稅率可能降至大約50%-65%。第二種方案被稱為“分級方案”,美方將把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分為所謂“對美國國家安全不構成威脅”和所謂“對美國國家利益具有戰略意義”的商品。特朗普重申,對華關稅稅率過高,影響中美貿易往來,但他還沒有決定下調稅率,“因為稅率非常高,你再把關稅加到產品本身的價格上,中國很多產品就不賣給美國了”。
特朗普關稅政策“朝令夕改”,美國股市、美債和美元匯率持續受到重創。據報道,當地時間4月23日,自家“后院的火還沒滅”的美國財長貝森特,卻開始炮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偏離使命”,并指責他們與中國關系過于密切。貝森特是在華盛頓參加IMF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時,做出的上述表述。貝森特稱,特朗普政府仍致力于在IMF和世界銀行發揮領導作用,但“將要求這些機構的管理層和員工對展示真正的進展負責”。
貝森特“炮轟”IMF和世界銀行(資料圖)
其實,這不是貝森特第一次“開炮”。《華爾街日報》2024年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年在氣候項目上砸了不少錢,美國財政部早就看不順眼,覺得它偏離了“救經濟”的主線。他喊著“美國優先”,呼吁貿易伙伴更緊密合作,話鋒一轉,點名中國,說中國不該再頂著“發展中國家”的帽子,享受全球機構的低息貸款和優惠待遇。2025年2月,貝森特在國會聽證會上直接要求重新評估中國在世界銀行的貸款資格,理由是中國經濟體量已經夠大。
除此之外,隨著美國國債的加速增長,美財政部長貝森特提議,以“棄臺”換取中國大陸勉去部分美債。其實,早在2015年奧巴馬擔任總統期間,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辦公室主任沙利文也曾提出過類似的主張。如今,貝森特舊事重提,顯示出了美國在涉臺問題上的真實想法,那就是臺灣是美國戰略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而非不可或缺的伙伴。正因如此,賴清德才一再挑釁大陸,煽動兩岸對抗與敵意,顯示自己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特朗普接受采訪(資料圖)
關稅爭端絕非中國主動挑起,實則是美國多次對中國施加極限施壓手段。如今,美方又試圖以所謂"有利條件"為誘餌,企圖誘使中方重回談判桌。這般"先施壓后誘降"的伎倆,與戰國時期秦國在長平之戰中以反間計瓦解趙國主將的套路如出一轍。面對美方這一系列言論,中方不到24小時火速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直接送給美國10個字,表明立場: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這句話清晰地表達了中國的立場:如果美國想打貿易戰,中國有充分的準備和能力奉陪到底;如果美國愿意談判,中國的大門始終敞開。這種立場并非臨時調整,而是中國一貫的態度。從特朗普加征關稅到現在,中國的立場始終如一——中方愿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美方進行談判;但如果美方堅持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中方也有足夠的決心和能力予以回擊。中國的目標始終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推動建立更加開放、包容的全球貿易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