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夢瑤 馮妙韻 王欣蓉 杜春娜 實習生 陳禧碩
4月28日,濟南市城管局開展“城管開放日·走進渣土全鏈條”系列活動,邀請社會各界走進軌道交通千佛山站TOD綜合開發項目、常青樹新能源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等,深入了解渣土處置利用的全鏈條過程。
市民代表走進工地、園區 感受渣土監管的科技、智慧、綠色
天橋區常青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園區內,在新能源渣土車換電現場,一輛白色新能源渣土車緩緩駛入換電區域,機械手臂精準而迅速地下降,穩穩地將渣土車“背”著的巨大電池包吊起,送回換電站。隨后,機械手臂又將新電池包穩穩安裝到電池包底座上。整個換電過程一氣呵成,僅耗時1.5分鐘。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新能源渣土車采用先進的快速換電技術,極大提升運營效率,真正實現零碳排放,有效解決傳統渣土車污染大、噪聲高的問題。”
常青樹新能源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郭善文表示,目前他們公司新能源車輛占比已達100%,這類車輛不僅實現零排放、低噪音,還可以通過智能管理系統實時監控超載、篷布覆蓋等問題,有效減少揚塵污染和道路遺撒。數據顯示,每臺純電動渣土車每年可減少碳排放36噸,相當于種植近2畝闊葉林。
隨后,團隊一行來到濟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服務平臺展示區,這里是城市渣土處置的“智慧大腦”。濟南建筑垃圾源頭工地和末端場所數量、渣土車以及運輸企業數量、消納場所庫容余量等相關數據在大屏上一目了然。
目前,“濟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服務信息平臺”開發了源頭視頻監控實時溯源、途中車輛實時抓拍取證、末端排放數據自動鎖定、事件分析轉辦閉環處置等“四大場景應用”,實現了建筑垃圾處置全過程的實時監控和精準管理。
“借助AI識別算法,平臺能對14種違規行為實時抓拍取證。”工作人員說,“自平臺上線后,濟南市渣土違規運輸比例明顯下降,有效遏制了渣土車跑、冒、滴、漏等違規行為。”
此外,濟南市城管局還創新應用了無人機巡查工作模式,通過“空中拍+地面查”的協同機制,有效破解了渣土處置領域“覆蓋難、取證難、效率低”的治理難題,這也標志著濟南市渣土管理正式邁入“科技+智能”的新時代。
政企協同全鏈條配合 織密渣土監管網絡
圍繞渣土全鏈條管理,建設施工單位、渣土運輸企業、渣土消納企業、市民代表依次作了發言,隨后與會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濟南市城管局建筑垃圾處置監督管理處處長魏立光表示,目前,濟南市城管局采用“日班+夜班”的工作模式,通過督導檢查的方式對建筑垃圾處置實行全天候監管。
在源頭監管方面,濟南市城管局建立了市、區、街“三級治理”和重點監管、定期抽查、日常監管“三級分類管理”體系,并在工地開工前進行“渣土處置第一課”宣講活動,增強生產者責任意識、環保責任意識、法律責任意識。
在途中運輸監管方面,濟南市城管局對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企業及車輛實行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納入名錄管理,并實施記分考核管理,記分達到一定分值的車輛和運輸企業,分別給予警告、約談,直至停運整頓;同時實行電子聯單管理,運用車載GPS定位,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實行在線監管,確保建筑垃圾運輸來源可溯,去向清晰。
在末端消納方面,濟南市城管局指導各區建筑垃圾消納場、裝飾裝修垃圾無害化處理廠的建設、運行;同時建立了裝飾裝修垃圾收、運、處體系,實現了裝飾裝修垃圾的分類收集、分類處理,有效提高了裝飾裝修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率。
渣土車在路上行駛過程中又是如何監管的呢?歷下區交警大隊交通科宋華偉科長表示,濟南市交警部門實行了嚴格的路線審批制度;同時,對于提交運輸申請的車輛駕駛員,將嚴格審查其交通違法記錄,若違法記錄超過三次,將不予審批運輸路線。
“渣土夜間運輸也會帶來噪聲污染問題。”宋華偉表示,“當接到噪音投訴后,指揮中心會立即派遣夜班民警趕到現場,督促施工單位盡量降低噪聲和揚塵。”交警部門在主要路口設置了警示標志,并采用視頻抓拍設備,進一步加強渣土車道路行駛安全管理。
此外,交警部門每月定期召開安全會議,通報各企業近期的違法行為,并通過典型事故案例對企業負責人進行警示教育,督促其落實安全管理措施,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渣土的源頭管控是規范化管理的關鍵。建筑施工企業代表軌道交通千佛山站TOD項目前期經理吳龍濤強調,作為建筑方,他們始終要確保渣土“生產有數、運輸有痕、處置有序”。
一方面嚴格篩選合規資質的運輸企業,渣土出入場安排專職管理人員落實環保工作,確保濕法作業、裸土覆蓋、道路保潔、車輛密閉、沖洗到位,杜絕帶泥上路,并確保所有渣土運輸均按要求送至政府指定的合法消納場所。
濟南城市發展集團鄉村振興有限公司資源環境部副部長陳亞甍作為渣土消納企業代表,分享了高新區馬頭山片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的創新實踐與管理經驗。
馬頭山項目采用“生態修復+資源處置+渣土消納”三位一體運作模式,既盤活了殘存礦產資源,又緩解了東部渣土消納壓力。同時,他們每日向轄區渣土辦報送詳細消納臺賬,實現渣土來源、運輸、消納全鏈條追溯。
開放共議
凝聚渣土治理新合力
“智慧、綠色。”濟南市民巡訪團團長辛安表示,“這次開放日活動,讓我們廣大市民對城市渣土治理有了全新認識,也對未來城市環境的改善充滿信心。”
濟南市城管局二級巡視員黃愛民表示,建筑垃圾處置工作面對市民、項目工地、運輸企業、行業司機、資源企業等服務對象的多重期盼,工作難度極大,必須盡最大努力繪“最大同心圓”,求“最大公約數”。“此次開放日活動,就是讓大家了解建筑垃圾處置的全流程,讓我們的工作公開化、透明化,助推‘綠色城市’‘無廢城市’建設。”
黃愛民表示,城市的整潔有序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辛勤付出和參與,城管工作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濟南市城管局也將積極傾聽社會各界意見,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希望社會各界通過自身獨特的視角,多發現渣土管理短板弱項,多為渣土管理工作‘把脈開方’,共同推進濟南城市品質、顏值再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