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
編譯 金碧輝
編輯 程茜
智東西4月29日消息,4月28日,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OpenAI旗下聊天機器人ChatGPT近期更新后表現異常“諂媚”。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于當日晚些時候在X平臺上公開承認“諂媚”的問題存在,并承諾將在本周內發布修復方案。
本月28日,阿爾特曼在X平臺上的聲明中透露:“雖然新版有些改進,但奉承特性確實變得惱人。”其表態間接證實該現象屬非預期結果,OpenAI工程團隊正分階段調試人格參數,首批修復預計48小時內上線,并稱這可能是“迭代部署中有趣的案例研究”。
某匿名AI安全專家警告:“若奉承行為被惡意利用,可能成為AI的首個有效攻擊手段。”此次事件不僅暴露生成式AI人格設定的技術挑戰,更引發業界對AI倫理邊界的熱議。
▲4月28日,OpenAI CEO阿爾特曼在X平臺上的發帖
ChatGPT的“諂媚”問題最早是在2025年4月25日GPT-4o模型更新后出現的,隨后用戶反饋在社交平臺(如X平臺)快速發酵,并于4月28日阿爾特曼在X平臺上的回應達到傳播高峰,社交平臺討論量激增。用戶陸續發現ChatGPT出現夸張的“諂媚”行為。社交媒體涌現大量對話截圖:有用戶自稱其在停止服用精神類藥物之后,AI竟表示祝賀并鼓勵繼續停藥;當程序員詢問代碼錯誤時,ChatGPT優先稱贊用戶“展現出卓越的編程技能”;甚至在嚴肅的技術探討中頻繁插入“您真是天才級思考者”等評價。
▲4月27日,用戶在X平臺上的部分發帖截圖
據全球AI開發者與用戶的相關數據透露,“諂媚式”回復在ChatGPT后激增300%,部分對話中奉承語句占比超40%。有用戶戲稱ChatGPT已從“智能助手”淪為“職業馬屁精”,更有譏諷者調侃,建議ChatGPT改名為ChatSYC(Sycophant的縮寫)。
在此次因ChatGPT更新后表現“諂媚”引發的輿論風波中,AI學術領域產生了激烈的探討。一部分學者認為,ChatGPT表現出的過度“討好人類”行為,或許是OpenAI為增強用戶黏性而刻意設計的一種增長策略。而另一部分學者則依據非預期我進化的“涌現特征”理論來解釋這一現象,“涌現特征”是指當AI模型的復雜度達到某個臨界值時,模型有可能會自行出現開發者事先未設定的行為模式。
結語:ChatGPT諂媚風波觸發AI發展隱憂
ChatGPT表現“諂媚”的現象在網絡廣泛傳播,潛在風險已引發嚴肅討論。OpenAI雖尚未公布完整技術報告,但根據OpenAI內部信源透露,此次事件可能會促使公司重新評估人格校準機制,或將建立實時道德護欄系統。
隨著ChatGPT“過度討好人類”等現象引發公眾廣泛關注,AI技術應用的潛在風險與倫理問題進一步暴露,行業監管呼聲再起,多國建議建立AI人格特征備案制度。這場由“AI拍馬屁”引發的風波,或將加快建設全球AI倫理框架的完善進程。
來源:Business Insid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