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戀歌:哈斯烏拉老師歌詞中的深情與守望
作者/孫樹恒
一
在內蒙古文學藝術家中,哈斯烏拉老師堪稱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家。他以筆為犁,在文學沃土上深耕不輟,字里行間流淌著對草原綿延不絕的眷戀。尤為令人敬佩的是,年屆八旬的他仍筆耕不輟,成功推出新作。我有幸受邀參加新書發布會,得以近距離感受哈斯烏拉老師的文人風骨,”不老文學“的奧秘。最近,我又分享了哈斯烏拉老師新創作的諸多優美歌詞,部分作品經作曲家譜曲后廣為傳唱,還有些嘗試借助AI技術完成譜曲,展現出一位老作家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與親切隨和的生活態度。
哈斯烏拉老師,這位生于1944年的老作家,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厚的文學功底,在小說、散文和詩歌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從科爾沁的土地走向烏珠穆沁草原,再到在文學藝術領域的諸多重要職位,他的每一步都與草原緊密相連。國家一級文學創作的榮譽、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肯定,以及眾多文學獎項的加冕,都見證了他在文學道路上的輝煌。而在他的歌詞創作中,更是將對草原的情結化作靈動的文字,編織成一首首抒情的贊歌,讓我們得以在字里行間,觸摸到草原的脈搏,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深情。著名文學評論家曾鎮南將其稱為“草原人生的歌者,馬背民族的畫師”。
二
一是哈斯烏拉老師的根在草原。1944年出生于內蒙古科爾沁的哈斯烏拉老師,自小與草原結緣。科爾沁草原的廣袤與深邃,滋養了他的心靈,也為他的創作埋下了最初的種子。然而,真正讓他與草原建立起深厚情感羈絆的,是大學畢業后在烏珠穆沁草原生活工作的14年時光。這片草原,成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烏珠穆沁新歌》的創作背景中,他曾深情地訴說:“我是大學畢業以后就分配到烏珠穆沁草原了,在那里非常有感情,在那里我生活工作了14年。”
這14年,不是簡單的時光流逝,而是他與草原相互交融的歲月。烏珠穆沁草原的每一縷風、每一片云、每一株草,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記憶里。
在《烏珠穆沁》《烏珠穆沁情緣》《烏珠穆沁之戀》等作品中,“烏珠穆沁”這個名字,如同一個飽含深情的符號,承載著他對這片草原的所有眷戀。這里的犢牛草灘,是生命最初的搖籃;河灣里,長大的是馬背童年的歡樂與夢想;山丹花開,點綴著草原的浪漫與生機。這些看似平常的草原景象,在哈斯烏拉老師的筆下,都被賦予了獨特的情感色彩,成為了他記憶中最珍貴的寶藏。他用文字將這些記憶一一串聯,讓聽眾仿佛也能穿越時光,回到那片充滿故事的草原。
二是哈斯烏拉老師的歌詞中,充滿了對草原生活細節的描繪,這些細節如同記憶的碎片,拼湊出一幅完整而生動的草原生活畫卷。在《我的世界我的家》中,“蒙古包的炊煙/牽起鮮紅的朝霞”,這一畫面充滿了詩意與溫情。炊煙裊裊升起,與朝霞相互呼應,仿佛是草原與天空之間的一種默契對話。“歸牧的羊群/梳理成游動的哈達”,羊群潔白如雪,在草原上緩緩移動,如同飄動的哈達,圣潔而美好。這樣的描寫,不僅展現了草原自然景觀的美麗,更蘊含著哈斯烏拉老師對草原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熱愛。
“阿媽深情地向天邊揮手/把月亮的微笑輕輕攬回家”,短短一句,將阿媽對家人的牽掛與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阿媽站在草原上,望著遠方,盼望著家人的歸來,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充滿了深情。而“阿爸熟練地撥弄著春天的密碼/把嘎查的喧鬧在手機上播發”,在這里說明阿爸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牧民,他也能熟練地使用現代科技,與外界保持聯系,將草原上的熱鬧與歡樂分享給更多的人。這些記憶碎片,在哈斯烏拉老師的歌詞中相互交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既有傳統韻味又充滿時代氣息的草原。
三
一是哈斯烏拉老師善于運用色彩詞匯,為草原風光增添絢麗的色彩。紅色的朝霞、潔白的羊群、綠色的草原、藍色的天空,這些色彩在他的歌詞中交織碰撞,構成一幅幅絢麗多彩的草原畫卷。在《烏珠穆沁新歌》中,“山丹開在烏珠穆沁草原”,山丹花的紅色點綴在綠色的草原上,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展現出草原生機勃勃的活力。“草原萬里彩云天”,藍色的天空與五彩的云朵相互映襯,讓草原的天空更加廣闊、壯美。這些色彩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歌詞的畫面感,也讓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草原自然風光的美麗與魅力。
二是哈斯烏拉老師的歌詞,是對草原自然風光的詩意贊美。他以詩人般的筆觸,描繪出草原的壯美與秀麗。在《奶茶飄香》中,“奶茶飄香綠野蒼茫/裊裊炊煙迎來馬背霞光”,綠野蒼茫的草原上,奶茶的香氣四溢,裊裊炊煙伴隨著馬背上傳來的霞光,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這里的“綠野蒼茫”,展現了草原的廣袤無垠;“馬背霞光”,則為畫面增添了一抹溫暖而浪漫的色彩。
“奶茶飄香 四季芬芳/九曲河灣送走 送走駝鈴叮當”,四季更迭,奶茶的香氣始終彌漫在草原上,九曲河灣蜿蜒流淌,送走了悠悠的駝鈴叮當聲。這句歌詞,不僅描繪了草原四季的不同景色,更讓人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和草原生活的悠然。在哈斯烏拉老師的筆下,草原的自然景觀不再是簡單的客觀存在,而是充滿了詩意和情感,成為了他表達對草原熱愛的載體。
三是草原的人文風情,是哈斯烏拉老師歌詞中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對草原傳統習俗和文化的描繪,細膩而生動。在《烏珠穆沁新歌》中,“少年賽馬高舉鞭/跤場角力天地旋/那達慕 喜訊傳/姑娘飛射跨金鞍”,短短幾句,將那達慕大會的熱鬧與精彩展現得淋漓盡致。少年們騎著駿馬,高舉馬鞭,在賽場上飛馳;跤手們在跤場中奮力角力,展現出力量與勇氣;姑娘們則英姿颯爽,彎弓射箭,盡顯巾幗風采。那達慕大會,這個蒙古族盛大的傳統節日,在哈斯烏拉老師的筆下,仿佛就在眼前,讓我們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與豪邁。
在《賽音白努》中,“巴特爾是英雄 達賴是海/瑪拉沁是牧人 其其格是花/阿爾斯楞是獅子 摩伊爾是馬/騰格爾是天 圖雅是霞”,通過對蒙古語詞匯的解釋,展現了蒙古族文化中名字所蘊含的深刻寓意。這些名字,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呼,更是蒙古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阿爸跨駿馬 四海都是家”,則體現了蒙古族牧民豁達、豪爽的性格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哈斯烏拉老師用這些歌詞,將草原的人文風情一一展現,讓我們領略到了草原文化的獨特魅力。
四
一是哈斯烏拉老師的歌詞,真實地記錄了草原在改革開放后的巨大變化。在《烏珠穆沁新歌》中,“牧人住進電梯樓房/馬背娃搬進幼兒園”,這簡單的兩句話,卻蘊含著深刻的意義。曾經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如今住進了現代化的電梯樓房,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而馬背兒童,也有了更好的教育環境,能夠在幼兒園里接受系統的教育。這種變化,是時代發展的成果,也是草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
在《我的世界我的家》中,“姑娘計算好時差/用視頻送來大西洋的浪花/阿爸熟練地撥弄著春天的密碼/把嘎查的喧鬧在手機上播發”,在這里展現了現代科技對草原生活的影響。姑娘們通過視頻與遠在大西洋彼岸的親人朋友交流,阿爸們也使用手機,將草原上的生活分享到世界各地。這些變化,讓草原不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是與世界緊密相連。哈斯烏拉老師用溫暖的筆觸,書寫著這些變化,讓我們看到了草原的新生與活力。
二是哈斯烏拉老師的歌詞,是夢想與希望的永恒追尋。盡管草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草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草原的熱愛始終沒有改變。在《奶茶飄香》中,“草原美 奶茶香/心中的向往就是幸福安康”,這句歌詞,道出了草原人民最樸實的愿望。無論生活如何變遷,他們對草原的熱愛,對幸福安康生活的追求,永遠不會改變。奶茶的香氣,是草原生活的象征,也是他們心中美好的寄托。
在《烏珠穆沁新歌》中,“中國夢/萬馬奔騰向天邊”,將個人的夢想與國家的夢想緊密結合。草原人民在享受時代發展帶來的成果的同時,也積極投身于國家建設的大潮中。他們如同萬馬奔騰,向著美好的未來奮勇前進。這種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在哈斯烏拉老師的歌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的歌詞,不僅是對草原過去和現在的記錄,更是對草原未來的展望,充滿了希望與力量。
五
一是在哈斯烏拉老師的歌詞中,愛情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他筆下的愛情,浪漫而堅貞。在《心愿》中,“不說是苦苦纏綿/不說是無緣相戀/盡管是天上人間/都不如你在我身邊”,這幾句歌詞,直白而深情地表達了對愛人的眷戀。無論經歷多少風雨,無論相隔多遠,愛人在身邊才是最大的幸福。“愿我們化作一對鴻雁/生死相許 夢中百年”,將對愛情的美好愿望寄托在鴻雁身上。鴻雁,在傳統文化中是忠貞愛情的象征,哈斯烏拉老師用這個意象,表達了對愛情生死不渝的決心。這種浪漫而堅定的愛情觀,在他的歌詞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表達出對愛情生死不渝的決心。
二是哈斯烏拉老師對草原的愛,是一種深情的守望。離開烏珠穆沁草原后,他依然時刻關注著那里的發展和變化。在他的歌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草原的深深牽掛和眷戀。每一首關于草原的歌詞,都是他對草原的一次深情告白。他用文字守護著草原的記憶,傳承著草原的文化,表達著對草原未來的美好期望。
這種對草原的深情守望,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一種對草原文化的責任與擔當。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歌詞,讓更多的人了解草原、愛上草原,讓草原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哈斯烏拉老師就像一位執著的守望者,站在歲月的長河中,用他的歌詞,守護著那片他深愛的草原,讓草原的情結在人們心中永遠流淌。
六
著名作家瑪拉沁夫說:“作為一個作家,草原,是哈斯烏拉上馬的地方。”哈斯烏拉老師的歌詞,是他始終如一的對草原深情的凝視。從草原記憶的眷戀,到詩意草原的贊美;從時代變遷的記錄,到情感交響的抒發,每一個字、每一句歌詞,都飽含著他對草原的熱愛與深情。他通過對草原自然之美、人文風情、時代變遷的描繪,以及對愛情、對草原情感的抒懷,將草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合在一起。他的歌詞既是對草原生活的真實記錄,也是對草原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他用文字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充滿魅力的草原世界,讓我們感受到了草原的壯美、人文的深厚、生活的變遷以及情感的真摯。這位老作家,用他的激情,創作了一首首動人的草原戀歌,讓更多的人了解草原、愛上草原,被譜寫成一首首歌曲將永遠在草原的上空回蕩,成為草原文化中永恒的經典。而他對草原的情結,也將如同草原上的長河,源遠流長。
哈斯烏拉,曾用名白玉山。生于1944年11月,內蒙古科爾沁人。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文學創作,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83年9月,調任中共錫林郭勒盟委宣傳部副部長,1984年11月底,調入內蒙古自治區文聯任秘書長、黨組成員。1989年至2002年,連續三屆被選為內蒙古自治區文聯常務副主席。2003年3月,被任命為內蒙古文聯巡視員。1996至2015年任內蒙古自治區通俗文藝研究會主席。曾任內蒙古西烏旗黨校副校長、內蒙古文聯常務副主席、內蒙古自治區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第九屆常委,全國蒙古文學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常務理事。
1983年,發表小說《虔誠者的遺囑》,被《人民文學》等七家國內文學期刊轉載,并獲得自治區首屆文學獎“索龍嘎”一等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
相繼出席全國第五次、六次文代會,被選為全國文聯委員。出席全國第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十次作家代表大會,連續被選為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名譽委員。出席第二屆全國電視藝術家代表大會,并多次出席全國少數民族文學會議。出版《虔誠者的遺囑》等13部專集及十卷本《哈斯烏拉文集》。作品二次獲得國家級“駿馬獎”、多次獲自治區級獎勵。曾獲“內蒙古文藝創作突出貢獻獎”。
哈斯烏拉歌詞選
1.《 烏珠穆沁》
2.《我的世界我的家》
3.《心愿》
4.《相聚在草原》
5. 《奶茶飄香》
6.《永遠陪伴你》
7.《傾訴》
8.《賽音白諾》
9.《萬里茶道再出征》
10.《等你回來》
11.《圖雅——云霞》
12.《烏珠穆沁情緣》
13.《烏珠穆沁之戀》
14.《錫林河小草》
15.《新新大草原》
16.《在風雨中尋找自己》
哈斯烏拉談《烏珠穆沁新歌》歌詞創作背景:我是大學畢業以后就分配到烏珠穆沁草原了,在那里非常有感情,在那里我生活工作了14年,離開那里以后,我一直關注那里的發展和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一直想把它用文學和藝術的形式把它表達出來,“牧民住進了帶電梯的樓房,馬背兒童搬進了幼兒園”,真實的反映了這里的變化。
《烏珠穆沁新歌》
望見了犢牛草灘
河灣里長大了馬背童年
山丹開在烏珠穆沁草原
遠方的客人舉杯狂歡
少年賽馬高舉鞭
跤場角力天地旋
那達慕 喜訊傳
姑娘飛射跨金鞍
牧野花鮮
草原萬里彩云天
回望那飲馬河邊
岸上勒勒車已經走遠
篝火映亮星星的笑臉
世界的眼睛多么燦爛
牧人住進電梯樓房
馬背娃搬進幼兒園
山連翠 河水彎
奶茶飄香好家園
中國夢
萬馬奔騰向天邊
奔騰向天邊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經濟30人專家組成員,呼和浩特市政協智庫專家。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