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把干了25年并且已經離職的副董事長告了。
一個月前,張宏偉辭去民生銀行董事和副董事長的職務,93.5萬年薪的崗位不要了,理由是“身體原因”。當時,民生銀行還感謝了張宏偉履職董事所做的工作,轉眼一個月后,就要公堂相見了。
除了是民生銀行的副董事長,張宏偉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東方集團的實控人。然而,東方集團漂亮的財報數據,靠的是財務造假,營收做了161億的花賬,逃不過監管的制裁。
“東方系”流動性危機的背后,多家銀行正在啟動追償。據東方集團4月9日公告,其中,民生銀行合計涉及金額10.3億元,當前案件處于一審階段。
財務造假、退市、被起訴
東方集團敗局已定
根據東方集團的公告,公司和張宏偉等被民生銀行起訴,訴訟標的金額為103億。
據東方集團4月9日公告,截至公告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計新增訴訟涉及金額合計19.52億元,涉及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
而大肆擴張借的錢,靠的是入股民生銀行然后成為主要股東和副董事長,而從民生銀行拿到的大筆額度,民生銀行等債主自然也被坑了個遍。
而當前這官司,還不是讓張宏偉最頭疼的事情。更大的麻煩,是東方集團還能開多久。
東方集團因為財務造假和債務纏身,剛被資本市場掃地出門:
4月14日晚間,*ST東方公告稱,公司股票已經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股,觸及終止上市條件,自4月15日開市起停牌。
前期,*ST東方就收到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這份《告知書》坐實了了東方集團的財務造假:
2020年至2023年,*ST東方出于維持農產品貿易市場占有率、滿足融資需求以及業績考核等目的,長期開展農產品融資性貿易和空轉循環貿易,累計虛增營業收入達161.3億元,虛增營業成本達160.73億元。
另外,證監會還宣布,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公司及8名責任人將被累計處以3900萬元的高額罰款。具體如下:
造假案發后,東方集團的股價從3月3日起連續多日跌停。跌到3月10日,東方集團因連續10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50%,觸及了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情形。3月14日,東方集團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2025年3月14日收盤價為0.92元/股,低于人民幣1元。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終止上市交易。而交易類強制退市公司股票,不需要進入退市整理期,直接退市。
4月14日是東方集團退市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仍有 470 萬手買單涌入,大量散戶在退市前被游資炒作吸引接盤。
“我看他退市最后一天竟然還有如此規模的交易,是很吃驚。我經常呼吁有關部門,東方集團要做一個案例,要作為中國的“安然”(一樣處罰)”。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曉求,在第19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痛斥道。
他還提醒,“東方集團退市了,那些在不明條件下買了股票的人,虧本了怎么辦?他找誰去賠償?必須要有賠償的,不是一退就完了。”
看來退市,還遠遠不是東方集團和張宏偉的終點。
說起張宏偉和民生銀行的關聯,還得從25年前說起。彼時,東方集團入股民生銀行,成為三大主要股東之一,實控人張宏偉順勢加入了民生銀行的管理層,擔任副董事長。
而后續發生的事情說明,或許禍根在那一刻就已經種下了。
曾經站在時代風口的東北首富
在這次東方集團爆雷之前,張宏偉一直是商界響當當的人物,數次登上富豪榜,位居東北首富寶座,身價一度達到過400億,旗下擁有4家上市公司。
而他的發家史,也正是踩中了時代的風口。
1978年,那個老人把指路牌的方向挪了挪,開始鼓勵私營經濟,經過一系列溝通和轉變,八十年代,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頭。
也正是1984年,張宏偉成立了哈爾濱東方建筑公司,幾年后改名為為東方集團。
1989年,東方企業集團改制為股份制企業,成為全國首批四家股份制試點企業之一。
幾年內,東方企業集團下屬企業已發展到32家。為了能登陸資本市場,東方企業集團改組設立了東方集團,并將8家全資企業、5家合資企業納入其中。
▲1992年東方集團的招聘告示
1994年,東方集團成功上市。而當時中國的上市公司才13家,整個黑龍江省獲準上市的民營企業只有這一家,喜提外號“東北王”,和老八股齊名。
這一年,《福布斯》首次對中國富豪排名,排在第一的是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劉永行兄弟。張宏偉緊隨其后,同時也成了東北首富。
上市獲得資金,資金輔助擴張,嘗到了上市的“甜頭”后,張宏偉提出資本與產業的聯動戰略,開始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
東方集團上市第二年,張宏偉斥資1.4億元參與國有企業改制試點,拿下錦州港超30%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同時他本人出任錦州港董事長,接手了港務經營管理權和開發建設權。
再過一年,張宏偉又盯上了金融。他帶領東方集團與寶山鋼鐵、神華集團等一眾國企,共同發起設立新華人壽保險。
說起來,國內的民營資本族系,大都參股了金融。2017年,上交所出了一篇研究報告《A股資本系族:現狀與思考》,一時間轟動資本市場。統計發現,A股中民營控股的資本族系有76家,涉及179家上市公司,浙江是民營資本族系的第一大省份,包括復星系、萬向系、橫店系等等。
原因很簡單,參股金融,更容易融到錢。參股了銀行,可以拿貸款,參股了券商可以做上市做定增,參股了信托,可以直接…你懂的。這些民營族系補充一波資金彈藥之后又可以大肆收購,資產翻倍,然后再貸款或者并購重組炒概念沖上市,循環往復,越擴越大。
這招,在那些幾年內就從10億級擴大到百億級的公司中,尤為常見。
東方集團也不例外,錦州港收購不到五年,就成功上市,短短3個月股價暴漲1.7倍,這一把張宏偉可賺麻了。
當年,首份胡潤中國富豪榜誕生,45歲的張宏偉位列第七。
從此,他迷戀上了搞金融,搞資本運作,來錢快,還比以前老老實實當包工頭輕松多了。
不過,找資本市場融錢畢竟有門檻,很快,張宏偉就發現了更好的路子,找銀行借。
首先,他參股了民生銀行,成為主要股東之一。
1999年,東方集團通過司法競拍拿下深圳前進開發公司持有的6000萬股民生銀行股份,從而與劉永好的“新希望系”、盧志強的“泛海系”并列民生銀行IPO三大發起股東。
隨后,張宏偉還擔任了民生銀行副董事長,這一干就是25年,拿著93.5萬的高薪。
▲數據來源:民生銀行2023年年報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東方集團持有民生銀行12.8億A股股份,位列第十大股東,不過,所持12.68億股份都已經處于被質押狀態。
加杠桿伴隨張宏偉多年,用他自己的話說:“單做產業經營是滾雪球,一加一等于二,不能迅速擴張規模以占領市場空間;單做資本運營,可以一變百,但也可能百變一,易生泡沫則風險太大。唯有一手抓資本,一手抓產業,利用資本運營與資產經營的雙驅動,隨時自由洗牌。”
東方集團旗下,一共參控股了四家上市公司,除了東方集團、民生銀行和錦州港,還有聯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港股)。
東方集團收購聯合能源,始于2021年6月,采取的方式是間接收購加表決權委托,拿下了聯合能源71.34%股份的表決權,實現對聯合能源的控制。
隨著資本版圖的擴大,張宏偉的身價在2020年達到了410億。
可惜,他這背后,靠財務造假和借錢擴張來支撐,實業根基不穩,一經風浪就現原形。
商業帝國遭遇閃電式崩塌
暴風雨來的時候,再大的船也沒有招架之力。
去年6月份,從出現輿情到崩塌,東方集團只花了八天的時間。
6月18日,東方集團發出公告震驚四座:其存在集團財務公司的超過16億資金出現大額提取受限情形。
6月19日,東方集團股價一字跌停,隨后,證監會宣布,東方集團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已被正式立案調查。
6月24日,東方集團股價首次跌破1元,且在隨后最低跌至0.59元,距離退市一步之遙。
6月25日,東方集團又因未能如期支付一筆75萬元的工程尾款,被債權人——黑龍江東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請。
誰能想到,小小的75萬,竟然能難倒身價幾百億的張首富。
本來,從2021年開始,受樓市調控政策影響,東方集團房地產板塊開發項目進展緩慢、回籠資金也開始遇到一些困難,業績一路向下: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上市公司公告
如果只是短期虧點錢,主營業務還在,堅持一陣子能不能挺過去呢?答案是不能。根據證監會的公告,東方集團營收造假了161億,成本造假了160億,所以說,他的規模也是假的。
而東方系旗下的其他公司,日子也不好過。
2021年開始,民生銀行營收也出現了下滑,前兩年勉強維持在1400億元上方。歸屬凈利潤方面,其2019年一度達到549億,但近三年滑落至350億左右。今年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繼續同比下滑。
更重要的,拖民生銀行后腿的,不止是東方集團一家,還有泛海系:
泛海系旗下的民生信托,踩了一堆雷,從金凰珠寶的假黃金案,到“中建五局蘿卜章事件”、新華聯債券違約、寶能信托違約等一系列事件,都沒躲過。
泛海系的頂峰時期,參控股數十家上市公司,覆蓋地產、能源、金融、科技以及境外投資等多個領域,總資產超過3000億元。但是,跟盧老板一起成被執行人,暴雷到關門,也就是兩三年的事。
除了民生銀行走下坡路,錦州港也涼了,跟東方集團一樣因為做了假賬。
2024年5月,錦州港因連續四年財報虛假記載,虛增營收約86億元,錦州港和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及財務總監等多人被罰,擬罰款金額合計達2300萬元。
主業和參股公司都撲街,東方集團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神奇的是,在證監會提醒東方集團存在造假風險后,包括招商銀行華夏中證1000ETF、摩根兩大專業金融機構在三季度逆勢買入,進入十大股東之列。
界面新聞采訪了某私募基金經理,據他說,這背后的邏輯在于:
一方面,他們可能認為東方集團雖有造假風險,但公司核心資產仍具有一定價值,若后期重整取得進展,股價或翻倍增長;另一方面,當市場因風險提示而過度恐慌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時,或是逢低介入的好機會。“在此期間,市場上還曾流傳東方集團將獲得某大型國企注資的不實消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中小投資者跟風買入而忽視了潛在風險。”
這期間,東方集團的股東戶數還增加了一萬多,到去年三季度,有將近13萬戶。
但是,不到一年時間,東方集團就跟錦州港一樣,被坐實了財務造假,不再符合重整條件,這也澆滅了中小投資者最后一絲希望。
靠做假賬舉債擴張,這一套連招就像五個蓋子十個鍋,怎么捂得住?
你怎么看?!關注我們,評論區聊聊吧!
掃下方二維碼,直接進群暢聊~
— 往期推薦閱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