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西北旅游關注我們
2025年4月27日,秦嶺腹地天竺山云蒸霞蔚,“山盟海誓秦嶺行”——2025商洛海口雙城旅游推廣活動在此啟幕。這場由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山陽縣人民政府與《中國秦嶺旅游年鑒》編輯部共同承辦的盛會,吸引了來自全國文旅界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齊聚一堂。
活動以“山海度假與健康養生之旅”為主題,通過專家研討、雙城文旅資源推介、“直播秦嶺”全網互動等形式,向國內推廣秦嶺文旅,促進商洛與海口文旅產業深度聯動,探索“名山+大海”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夏入秦嶺,冬到海南”新IP,共謀“康養度假旅游”發展新篇章。
多維解讀秦嶺與文旅融合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張輝、中國林業生態作家協會主席楊海蒂、長安大學教授李永軍、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海南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等嘉賓,圍繞秦嶺文化價值、山海聯動路徑、康養旅游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為產品建設和文旅融合發展建言支招。
“山盟海誓秦嶺行”活動現場(杜怡君/攝)
王健生提出“根脈、龍脈、文脈、神脈、命脈”的“秦嶺五脈”價值理論,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秦嶺見證了華夏民族和“藍田人”的起源,是謂“根脈”;歷史上周秦漢唐的興起及盛世均與秦嶺息息相關,是謂“龍脈”;秦嶺文化沉淀深厚,眾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佳作,是謂“文脈”;秦嶺是道教、佛教發展的重要區域,是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脈”;秦嶺作為中央水塔,是黃河、長江等水系的重要水源涵養地,滋養著華夏廣袤的土地和無數的生靈,是不可或缺的“命脈”。他認為,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提升,秦嶺有望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度假地,吸引全球游客前來探尋其獨特魅力。
張輝強調,中國旅游已進入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商洛與海口應打破傳統觀光旅游模式,向休閑度假、健康養生、研學教育等業態轉型。他建議商洛借鑒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經驗,推動山地休閑度假業態發展,打造高端民宿集群與森林康養基地;海口則可依托濱海資源,開發郵輪旅游、免稅購物與醫療旅游融合的“海洋度假綜合體”,形成“山海互補、四季聯動”的旅游格局。
楊海蒂從文學角度解讀秦嶺,認為古詩詞中的秦嶺充滿魅力,呼吁做大“秦嶺文學”,通過文學作品提升秦嶺的文化影響力。她指出,秦嶺不僅是自然奇觀,更是文學創作的富礦,建議將文學元素融入旅游產品,讓游客在行走中感受文學魅力,將“山盟海誓”以文學和文化概念固化,可設“山海文學獎”,打造文旅品牌,傳承山海文化,吸引游客了解秦嶺文化魅力,為文旅產業注入文化軟實力。
李永軍從地質學視角解析秦嶺的獨特價值,提出“將地質之美轉化為旅游吸引力”理念。秦嶺是“天然地質博物館”,他建議在景區增設地質科普館,通過設置地質展覽館、開發研學線路,向游客展示秦嶺造山運動的地質演化過程,實現“地質觀光”向“科普教育”的升級,讓游客感受秦嶺獨特的地質演變史。
文化學者肖云儒在敦煌參與視頻連線
著名文化學者蕭云儒在敦煌通過視頻連線參與活動,他以“陸海絲路名城聯動”為核心,指出長安是陸上絲路的東方起點,是經濟之泵,汲取、收納中西部豐腴資源,通過絲路之渠把華夏中原的一池活水推送到中亞、歐洲,連通世界;海南是海上絲路的起點之一,它也是一個經濟之泵,汲取收納南中國的豐腴資源,通過海路之渠把華南的源源活水推送到南亞、歐非,連通世界。他強調文化與山海緊密相連,文化如同畫筆,為山海增添獨特神采;經濟則似動力引擎,為山海旅游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文化、經濟與山海自然景觀之間相互交融,形成和諧共生關系。
山海邀約共度“五一”文旅盛宴
“五一”假期作為旅游旺季,是展示旅游魅力的重要契機。旅游市場對秦嶺的向往和山海旅游的雙向奔赴充滿期待。對此,作為雙城旅游推廣的主角,商洛和海口都已準備就緒。
活動現場,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秋峰介紹,商洛為迎接五一假期,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共計110多項、391場次。其中,非遺展示活動將為游客呈現當地獨特的傳統文化,如商洛花鼓等,讓游客近距離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各類互動體驗活動,如民俗技藝體驗、傳統手工藝制作等,能夠讓游客親身參與其中,增強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促銷活動則通過優惠政策吸引游客,刺激旅游消費;美食展匯聚了商洛當地的特色美食,滿足游客的味蕾,讓游客在品嘗風味過程中領略當地的飲食文化。這些活動旨在全方位展示商洛風土人情,吸引更多游客在“五一”期間前往商洛游玩。
海口市旅游和文體廣電體育局四級調研員彭正軍介紹,海口圍繞“海口真好玩”主題,全力打造演藝之都、活力之城。五一假期策劃70余場大型文體活動,涵蓋演出、文化、旅游、體育和商圈等多個板塊。演出方面有時代少年團、刀郎等知名藝人舉辦演唱會;還有濱海游覽項目,如帆船、帆板、槳板和游艇等,讓游客盡情享受海洋樂趣;結合商圈開展的草坪音樂節、美食推廣活動,為游客帶來別樣休閑體驗。周末和航空公司還推出優惠活動,如打折優惠,全方位吸引游客感受海口的城市活力、海濱魅力和人文氣息。
文旅筑橋讓商山洛水走向世界
在秦嶺商山洛水舉辦的這場“山盟海誓秦嶺行”——2025商洛海口雙城旅游推廣活動,是以商洛為代表的秦嶺山地旅游由單一觀光轉向休閑度假、健康養生復合型旅游業態的良好開端,也正式拉開了山海共推“夏入秦嶺,冬到海南”雙向奔赴旅游模式的大幕。
當天同步舉辦的首屆“直播秦嶺”吸引了來自秦嶺區域的陜西、河南、四川、重慶等多城市、多區聯播互動,在秦嶺風景聯推、文旅活動聯播等多方面都開創了歷史紀錄,也彰顯了“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與《中國秦嶺旅游年鑒》合作共贏的巨大效應。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鞏文超在現場介紹,商洛打造“中國康養之都”用了三年時間,現在已初見規模,使“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的品牌正在從中國走向世界。特別是去年的世界沙排錦標賽,50個國家的運動員來到商洛,讓商洛的生態之美、景色之美、文化之美、發展之美走向了全世界。商洛還建成了國內首座秦嶺博物館,現在已接待40萬游客。活動尾聲,鞏文超向嘉賓贈送商洛旅游護照和《中國秦嶺旅游年鑒》。
“山盟海誓秦嶺行”活動現場(杜怡君/攝)
這場跨越秦嶺與南海的文旅之約,不僅是地理空間的對話,更是文化價值的碰撞與產品構建的研討。商洛與海口以“山盟海誓”為起點,通過“名山+大海”的聯動、“康養+度假”的融合、“文學+地質”的賦能,正在書寫區域文旅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正如活動現場“直播秦嶺”所傳遞的意象——秦嶺的巍峨與南海的浩瀚交相輝映,一幅“山海度假、健康養生”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等待著各地游客共同赴約。
正如著名文化學者蕭云儒所說,陜西商洛和海南海口開展“山盟海誓”合作意義深遠,兩地應充分發揮各自的文化和經濟優勢,加強合作交流,未來發展前景將不可限量。
(文/馬遠知)
西北旅游
編輯|艾婧宇
電話:029-85265738
郵箱:xbly029@126.com
點個小心心再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