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結婚后,身為獨子的康輝堅持當丁克。
母親哀求:“給我們生個孫子吧!”康輝卻說:“養只貓也行!”直到父母去世,康輝才悔恨萬分:“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要讓父母抱上孫子!”
康輝這輩子有兩件事最讓人念叨,一件是把新聞聯播念成了金字招牌,另一件是跟媳婦兒商量好了不要孩子。
倘若這兩件事發生在尋常人身上屬實不易,卻偏偏讓他全趕上了。
康輝從小就是個悶葫蘆,讀書成績好得沒話說,可一上臺講話就臉紅脖子粗。
誰能想到這么個蔫了吧唧的小伙子,后來能混成央視的門面擔當?剛進北京廣播學院那會兒,他連對著全班同學念稿子都打磕巴。
別的同學在食堂吃飯說笑,他蹲在播音室對著鏡子練口型,大冬天練得嘴唇發紫,哈出來的氣把鏡子都蒙白了。
要知道新聞聯播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錯一個字都得扣錢,他愣是把每個字的發音都嚼碎了咽下去,練到后來張嘴就是標準音。
有回臺里搞緊急插播,提詞器突然黑屏,他憑著記性把三分鐘的稿子一字不差背下來,從那以后,"活字典"的外號就在臺里傳開了。
事業的成功也收獲了愛情,他跟妻子劉雅潔是在臺里食堂認識的,倆人都愛清靜,都不愛湊熱鬧。
談對象那會兒,別人約會去電影院,他倆就待在資料室查檔案。要不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日子長了,倆人連不要孩子的念頭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當年跟家里攤牌說要當丁克,老父親一句話都沒說,反倒是老母親淚眼婆娑:"咱家三代單傳,到你這兒真要斷了香火?"
聽母親這樣說,他心里也不是滋味,可嘴上還硬撐著:"現在年輕人都這樣,養個貓啊狗啊的照樣解悶。"這話說得他自己心里都發虛,可架不住媳婦支持,這事就這么定下了。
不得不說老兩口也是真疼兒子,從那之后再沒提過要孫子的事,逢年過節回家,桌上永遠擺著康輝最愛吃的紅燒肉。
老太太臨走前攥著兒子的手,眼睛直往門外瞟,那意思再明白不過,等雙親都走了,康輝收拾老房子時翻出個木頭匣子,里頭整整齊齊碼著十幾雙虎頭鞋,全是他母親一針一線縫的。
在看臺里年輕人帶著孩子來上班,康輝嘴上不說,心里跟貓抓似的,有回在化妝間聽見實習生跟家里視頻,小孩奶聲奶氣喊爸爸,他手里的稿子愣是半天沒翻頁。
要說后悔那是肯定的,可這世上哪有賣后悔藥的?前幾年臺里體檢,大夫說他們兩口子現在想要孩子也難了,這話像根刺似的扎在心上。
正因為此,他們將注意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新聞聯播開播前兩小時,不管多熟的同事跟他打招呼,他都只點點頭。
有次直播碰上設備故障,他愣是盯著黑屏的提詞器,靠記憶把國際新聞從頭背到尾,下了播襯衫都能濕了一大片來,可臉上還是那副八風不動的模樣。
這些年觀眾口味變了,年輕人不愛看正襟危坐的新聞主播,康輝也跟著變,在短視頻里教人說普通話,有回在節目里即興來了段繞口令,愣是把90后編導都給鎮住了。
要不說姜還是老的辣呢,四十好幾的人學起新媒體來比小伙子還來勁。
要說遺憾,這輩子最大的遺憾還是虧欠了父母,有一年清明上墳,康輝在爹媽墳前站了足足倆鐘頭,山風吹得紙錢滿天飛,他忽然想起小時候發燒,老爹背著他走了十里地去衛生所。
如今想盡孝都找不到門了,這事兒在誰心里都憋屈。
現在的康輝倒是看開了,跟媳婦養了只橘貓,天天在朋友圈曬貓片,臺里小年輕開玩笑說他是"貓奴大叔",他也不惱。
被問到人生選擇,他難得說了句掏心窩子的話:"人啊,選哪條路都得留點遺憾,能把眼前的事做好,對得起天地良心,就算沒白活。"
要真能重來一遍,誰敢保證就能兩全其美?人生這道選擇題,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康輝這輩子活成了行業標桿,可心里那個關于父母的小疙瘩,怕是這輩子都解不開了。
信息來源:節目《魯豫有約》.嘉賓自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