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這些年來,很多人為了追求刺激,可謂是研究了一項又一項的極限挑戰,其中就包含著“炫鍋”。
4月24日,山西蒲縣一炫鍋現場,一輛黑色的越野車正在大鍋內上演一番速度與激情,但是因操作失誤,不幸將一名正在鍋邊加水的工作人員撞倒,不治身亡。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炫鍋又是什么?
事故現場
“炫鍋”,這名字可能聽著挺好玩,但實際上卻暗藏危險,這其實就是人工挖出的深坑,看起來像個大鐵鍋,然后在里面注滿水,加上洗潔精和泡沫,讓地面變得非常滑。
這時候越野車在里面快速轉圈,漂移,濺起大量泡沫,場面看起來刺激,圍觀的人也跟著起哄叫好,但這種人為制造的這種濕滑環境,大大增加了車輛失控的概率。
在事發時,一輛改裝越野車正在場地內進行“刷鍋”漂移表演,主要就是利用離心力緊貼坑壁行駛,形成視覺沖擊力極強的“貼地飛行”效果,而且在山西這個場地,也成為了很多越野愛好者挑戰極限的熱門打卡點。
根據現場視頻顯示,涉事車輛在漂移過程中突然偏離既定軌跡,車尾劇烈擺動,車身橫向甩出深坑邊緣,以極快速度沖向僅數米外的圍觀人群。
一名黑衣男子反應迅速,成功躲避了撞擊,但淺色衣服的男子當時正埋頭工作,沒能及時發現危險,被越野車撞飛數米,當場倒地失去意識,盡管現場人員緊急撥打急救電話,但傷者送醫后仍因顱腦損傷及內臟破裂搶救無效死亡。
而且根據事后調查發現,遇難者是“炫鍋”項目組織者的哥哥,更是根據知情者的透露,該司機并非職業車手,而是業余越野愛好者,事發前曾在社交媒體發布“挑戰極限漂移角度”的預告視頻。
現場畫面顯示,車輛在失控前已完成多圈高難度漂移,最后一次入彎時車速明顯高于常規,導致離心力突破輪胎抓地極限。
更引發爭議的是急救環節的異常情況,據蒲縣醫療部門工作人員透露,事發后救護車曾緊急出動,卻在半途被“對方取消呼叫”,最終由現場其他車輛將傷者送醫。
行業亂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類似“野生”越野場地在全國多地涌現,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尼三鍋”曾發生車輛飛墜500米深坑致3死1傷,而重慶某廢棄礦坑改造的“地獄坡”因未設置緩沖帶導致多起翻車事故。
這些場地多以“未開發”“原生態”為賣點,通過短視頻平臺的驚險畫面吸引流量,卻普遍存在管理缺失,而且更多場地都未經正規審批,經營者經常以“愛好者自發組織”為由規避監管。
而且在觀眾區并沒有設置專業的無防撞設施,更是急救設備匱乏,甚至依賴參與者“自擔風險”協議,有些為了提高表演效果,車輛常常違規拆除安全氣囊、加固防滾架,但制動系統未同步升級。
尤其是對于山西“炫鍋”事故而言,他們把賺錢放在首位,而忽視了最基本的安全問題,根據負責人的描述,每天至少有50輛車來挑戰,而且門票收入就超過了萬元。
但這種為了博人眼球、增加點擊量,全然不顧安全問題,違法開設“黑場地”賺錢,更離譜的是,他連最基礎的場地保險都沒買,萬一出事,根本沒有保障。
官方介入
不過在事故次日,蒲縣應急管理局聯合公安、交通等部門成立專項調查組,重點核查場地經營資質、安全管理制度、車輛合規性及駕駛員資質。
根據初步調查顯示,該場地未取得《高危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安全員配備數量不足,且未投保公眾責任險,此外,涉事車輛涉嫌非法改裝發動機與懸掛系統,駕駛員亦無專業賽事執照。
而且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相關人士表示,擬將越野表演場地納入特種行業管理,強制要求設置物理隔離帶、配備急救團隊,并對參與車輛實施年檢制,部分省份已試點“黑名單”制度,違規場地將被禁止通過短視頻平臺引流。
不過當這件事情發生后,支持者就認為:“極限運動必然伴隨風險,參與者應自我負責”,反對者則抨擊:“當圍觀者成為人肉護墻,刺激便成了謀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