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 4 月 21 日清晨,羅馬天主教第 266 任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圣瑪爾大之家去世,享年 88 歲。這位來自阿根廷的教皇,在其 12 年的任期內,以獨特的行事風格和對諸多國際問題的態度,在世界舞臺上留下深刻印記。他雖未能踏上中國的土地,卻在生前通過言語與行動,對中美兩國及國際關系產生了一定影響。
羅馬教皇方濟各(資料圖)
方濟各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戈利奧,1936 年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他的家庭為意大利裔移民,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使他對多元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與包容。21 歲時,他因胸膜炎切除左肺大部分組織,這一經歷也伴隨著他的一生,讓他成為《時代》周刊筆下首位 “只有一個肺” 的教皇。1958 年,他正式加入天主教耶穌會,之后在南美和西班牙完成神學學習和培訓,持續晉升。2001 年,被冊封為樞機主教,進入羅馬教廷。2013 年,時任教皇本篤十六世退位,貝戈利奧脫穎而出,當選為教皇,名號 “方濟各” 。
在他的教皇生涯中,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微妙且積極的變化。梵蒂岡與中國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過去由于歷史和宗教等多方面原因,雙方存在一定隔閡。但方濟各任內,積極推動與中國的接觸,2018 年中梵達成關于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并三次延期,為雙邊關系改善帶來曙光。他曾直言,“中國是一個愿望”,這一表述體現出他對發展與中國關系的期待。在一些公開場合,他對中國的稱呼也發生了改變,從以往較為生硬的表述轉變為更為尊重和友好,如 “我想借此機會向高貴的中國人民致以親切的問候”。這種稱呼上的變化,反映出他對中國態度的轉變,也為中梵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盡管他最終未能踏上中國的土地,但這些積極的信號,為未來雙方關系的發展留下了可供追尋的線索。
羅馬教皇方濟各(資料圖)
而在對待美國的問題上,方濟各毫不避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近年來,美國的一些政策,尤其是移民政策,引發國際社會諸多爭議。特朗普政府時期推行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等政策,方濟各對此予以強烈批評。早在 2025 年 1 月 19 日,距離特朗普宣誓就職幾小時前,方濟各通過意大利電視臺發表聲明,稱美國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的做法是 “可恥的” 。2 月初,他罕見地向美國天主教主教們發出公開信,稱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將會 “糟糕地結束”,并駁斥了美國副總統萬斯用中世紀天主教教義為其政策辯護的做法。在方濟各看來,美國政界應當堅持人道主義精神,對待移民群體給予包容和理解。他的這些言論,無疑是對美國相關政策的直接點名批判 。
就在方濟各去世前一天,恰逢天主教復活節,他按慣例訪問監獄,雖未進行傳統洗腳儀式,但仍堅持露面。當日正午,他在圣彼得大教堂陽臺上,由助手宣讀的祝福信件中,體現了對現實問題的深切關心。他提到加沙人民,呼吁交戰各方停火、釋放人質、救助饑餓民眾;也希望基督為烏克蘭送上復活節的和平禮物,鼓勵各方致力于實現公正、持久和平,信件還涉及也門、敘利亞等全球眾多沖突地區。方濟各的一生,都在為世界和平奔走呼號,他對國際沖突的關注,超越了宗教的范疇,展現出一位宗教領袖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考 。
羅馬教皇方濟各(資料圖)
方濟各的去世,讓全球 13 億天主教徒陷入悲痛,也讓世界失去了一位積極推動國際交流、呼吁和平的重要人物。他生前留下的關于中國和美國的言論,以及對國際事務的態度,成為人們回顧和探討的焦點。他雖未能親眼見證中梵關系的進一步突破,也未能改變美國部分爭議政策,但他所做出的努力和留下的觀點,為后續國際關系的發展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