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國家重點交通工程 G3036 阿克蘇至阿拉爾高速公路建設迎來重大突破。北新路橋集團承建的一標段創新引入 “智慧工地”系統,通過數字技術與工程建設的深度融合,實現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圖為北新路橋集團G3036阿阿高速第一合同段綜合場站AI體驗室(趙新昌 攝)
走進北新路橋集團 G3036阿阿高速第一合同段綜合場站,智能化設備正有序運轉。工程人員通過數字大屏、手機或電腦,就能實時監控作業參數。在鋼筋車間,數控鋼筋機床正在高效運轉,三名工人就能完成多種型號的鋼筋材料加工。鋼筋工李錦釗說:“基本上我們一天當中能加工五種鋼筋,平均產量在15噸到20噸之間,比人工快了大概一倍以上。”
G3036阿阿高速全長129.828 公里,分三個合同段同步推進。其中,北新路橋集團承建的第一合同段全長40公里,溫宿段占35公里,主線包含3處互通式立交、1 座中橋和 54 道橋涵結構物。綜合場站承擔著預制橋梁、鋼筋加工等核心任務。北新路橋集團 G3036 阿阿高速一標段項目副經理孫勇說:“自2024年5月28 號正式投產以來,我們每天平均投入約50名專業施工人員。截至目前,場站已累計預制橋梁289片,完成預制梁總量的62%,預計今年6月底將完成全部預制梁生產任務;混凝土澆筑量達5萬立方米,完成主體工程總量的 50%;各類鋼筋加工量超6000噸,完成總量的 70%。”
在北新路橋集團G3036阿阿高速第一合同段綜合場站,工作人員正在焊接預制梁(趙新昌 攝)
為破解工地現場管理難題,項目方打造了“智慧工地”系統。該系統運用互聯網、智能物聯、AI計算等技術,對施工現場的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以及安全、質量、進度、綠色施工等全過程進行數字化管理。通過建立智能預警及遠程指揮決策系統,實現項目管理流程標準化,為精益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項目副經理孫勇說:“我們在場站引入了11項大類智能管理技術系統。比如鋼筋棚數控管理系統,實現了鋼筋焊接全自動化,顯著提升了產品精度和效率;橋梁工程 BIM 技術通過可視化建模和模擬分析,有效規避質量安全隱患,減少返工。”
圖為北新路橋集團項目團隊自主研發的梁場自動養護噴淋系統(趙新昌 攝)
在預制梁養護環節,項目團隊自主研發的梁場自動養護噴淋系統同樣亮點紛呈。該系統由基礎設施、管道系統、控制系統構成,可根據天氣變化精準調控養護參數。系統配備的水循環裝置,通過智能電閥控制,實現節水省電省人工,踐行綠色施工理念。
作為國家高速公路網 G3036 的關鍵節點,阿阿高速建成后將打通阿克蘇至阿拉爾“一小時生活圈”。隨著智慧工地系統的持續優化,數智技術的深度應用正推動 G3036 阿阿高速建設向智能化、高效化、綠色化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