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的“4 + 4”培養模式最近引發了熱議,主角主要是董小姐。她從經濟學跨考到醫學,且在各個學科都頗有建樹,著實堪稱奇才。不過,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家族的托舉。如此一來,大家也就對“4 + 4”這個錄取模式本身產生了濃厚興趣,除了董小姐之外,其他同學又來自哪些行業呢?
先是有一位大學生發現,未來可能給大家看病的那些頂級醫學生,好多都是半路出家的。有人學的是西班牙語,有人學的是風景園林,更離譜的是,就連學表演的藝考生也能到頂尖的醫學院來湊湊熱鬧,而且這位藝考生還是一位有名有姓的女明星的姐姐。
“4+4”名單臥龍鳳雛,藝考生也赫然在列,網友:看病全靠演?
協和醫學院可以說是我國頂尖的醫科院校,其諸多培養模式與世界上頂級的醫學院是接軌的。比如“4 + 4”模式,其實在國外并不少見,并且它們的錄取條件大都如出一轍,那就是要求學生本身必須來自頂尖的國內外高校。
否則很難保證一個頭腦并非十分聰慧的人如何能在4年的有限時間里拿下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后還能在三甲醫院工作,安心地為老百姓看病。然而有人當真去查看了歷屆“4 + 4”的錄取名單之后,才發覺事情著實神奇。
有一位胡同學和董小姐是同一錄取項目出來的,據說他在高中時候對未來毫無規劃,再加上受自主招生限制,根本沒辦法報考醫學專業,可到了協和卻獲得了第二次選擇的機會,關鍵在于他本身就出身于醫生世家。
還有網友提到,有文藝特長生也能通過推薦名額直接進入名校,然后就讀“4 + 4”項目,這真的存在嗎?一番查證后發現,還真不簡單,這位女同學是學表演的,竟然是演員蔣依依的姐姐,如今也是一名協和醫生。
在著名的學科雜志上就能查到她的名字,而且這位蔣同學還曾經畢業于某位女明星創辦的表演藝術學校。大家想象一下那種場景,就覺得挺可笑的。本來想去協和是希望能讓知名醫生給自己看病的,可是這時候突然來了一個表演專業的學生。
如果他學藝不精的話,那是不是就只能全靠演技了呢?這么說來,我們似乎還得感謝董小姐,多虧她一個人的“挺身而出”,讓我們得以看到更多精彩的醫學生內幕。
協和不乏很多優秀的同學,但沒學過生物的人咋當醫生?
比如另一位通過“4 + 4”錄取的博士,姓盛。他也是相當多才多藝,在2025年上海市初三優秀藝術團名單當中就有他,他憑借這個就可以直接獲得降分錄取。
后來通過推優的方式直接進入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接著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官網上又能看到這位盛同學學的是捷克語專業,這就表明他應該就是一個純文科學生,高中的時候沒有學過生物,然而到了博士階段卻要開始學習醫學。
而且在2018年的時候,他還神秘地轉入了復旦大學的經濟管理實驗班。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臥龍鳳雛”,都湊一塊兒了。難怪社會上總說HR和企業對學生的第一學歷查得特別嚴格,看來確實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一學歷起碼能夠表明這個學生的出身情況,能讓人了解到一些特殊考生的成長背景。這何嘗不是一種對普通人負責的體現呢?
如果非要談及有什么期望的話,有網友表示,希望表演專業的同學不要直接從事臨床醫生的工作,哪怕轉到行政崗位也行。畢竟他們沒有醫學背景,至于在醫院能否干得好,那就得看他們的造化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