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
作者 李水青
編輯 漠影
AIoT行業,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來了。
2025年初,DeepSeek風暴席卷行業,“大模型平權”成為熱詞,也催生新的市場機會。短短幾個月時間里,AIoT行業龍頭“海大宇(海康、大華、宇視)”都行動了,迭代模型、構建平臺、落地行業、組建生態、加大投資……緊鑼密鼓,動作不斷。
4月28-29日,在西安舉辦的宇視合作伙伴大會上,近2000位伙伴欣然趕赴,如久旱逢甘霖。宇視科技CEO張鵬國談道,得益于算力和算法的低成本平權,每個實體都在向智能體進化,一個“萬物皆可Chat”的時代就要來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與此同時,機遇的另一面是混沌,不少行業人感到既興奮又迷茫。
都知道要擁抱大模型,但如何擁抱?不少行業伙伴在問,高大上的技術與自身實際業務有什么關系?經濟形勢未明朗,現在就投入是否明智?做了擔心瞎折騰,不做又怕錯過窗口期,究竟入不入局,何時入局,更重要的是,通過什么抓手入局?
宇視本次在業界首發的AIoT智能體,給出了一個及時的解答。簡單來說,宇視AIoT智能體是融合了大模型能力的云邊端設備,具備感知+思考+記憶+執行多項能力。基于自研梧桐AIoT大模型底座,AIoT智能體要做一個落地大模型的有力抓手。
根據宇視最新公布的一組數據,過去的一年,依托100P自主訓練算力與梧桐大模型能力,其支撐合作伙伴一起訓練出超1萬種小模型,攜手超3000家合作伙伴在超5000個場景中實現了超3億價值增長。
事實上,AIoT行業已經變天了。
就“海大宇”近期的頻繁動作來看,行業龍頭對大模型節點意義的研判,不亞于安防行業模擬轉數字、標清轉高清、傳統到智能的節點,行業十年來的最大變局真的來了。每一個行業人,都將目睹其加速改變自己的日常工作。
一、AIoT智能體降世,扣動大模型加速落地扳機
什么是AIoT智能體?
按照宇視的闡述,AIoT智能體是指能夠感知環境并采取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的主體。
通過以下短片,我們能快速了解AIoT智能體是什么樣的。
AIoT智能體的形態,既包括軟件(數字智能體),也包括硬件(具身智能體)。能力包括以下四個維度:1、感知:感知終端。2、記憶:知識庫、數據存儲。3、大模型能力:基于任務模型的感知能力、理解與思考能力、決策能力。4、執行能力:工具使用。
基于這些能力,更多的AIoT設備將具備更強的智能。比如在上述視頻中,在生產巡檢、安防巡邏和突發事件處置上,AIoT智能體都能大大提高巡檢效率和質量,提高服務的滿意度。
AIoT智能體的誕生,勢必徹底改變整個AIoT世界的技術架構。
在IoT時代,受制于算力和算法,每個實體的智能化程度有限,信息需要匯聚后做智能化處理,實體與實體通過網絡連接來交換信息,連接網絡基本上是一種星型結構。我們過去講的端云協同、邊緣計算就源于此。
在大模型時代,得益于算力和算法的低成本平權,每個實體都在向智能體進化,智能體與智能體之間的連接網絡會是一種Fullmesh的全網狀結構,智能體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基于各自的能力來協同完成任務。
舉個形象的例子,這就像人類的協作,你負責研發但也會銷售,他負責銷售但也會研發;你干不完的活兒可以分一些給同事。AIoT智能體也將是這樣運作的。
當然,AIoT智能體現階段還無法完全像人一樣工作。
宇視認為,當下AIoT智能體仍處于初級階段。就像自動駕駛分為L1-L5等級一樣,AIoT智能體也可以分為L1-L5等級。當下智能體可以達到L2-輔助執行等級,要達到L3-自動輔助執行、L4-自動執行和L5-無人化執行等級,還需要行業伙伴一起繼續努力。
AIoT智能體背后潛藏的市場空間,可能達到萬億級別。
2025年兩會明確了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的核心地位,政策重點圍繞技術突破、場景落地、安全治理展開。通過“人工智能+”行動與新型基建布局,預計將形成覆蓋政府、企事業、消費的萬億級市場。
拐點時刻到了。很多事情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廣大行業從業者不得不及時做出判斷,是繼續按兵不動,還是一躍加入戰斗。
二、DeepSeek平權引爆組合式創新,“萬物皆可Chat”大幕拉開
DeepSeek促進了大模型的平權,同時也掀起“組合式創新”熱潮。
宇視推出的AIoT智能體正是這一熱潮的體現。張鵬國談道,DeepSeeK驗證了“組合式創新”的可行性,讓整個行業看到了“卷算力”之外的另一條路徑,也讓中國AI產業界重拾信心、重建價值基準點。
沿著“組合式創新”的路子,宇視推出了全鏈路AIoT智能體產品矩陣。
據悉,通過云邊端算力、大模型與成本平衡的結合,全鏈路AIoT智能體實現了從宇視云到感知端的全方位智能覆蓋。這一技術鏈條包括了大模型應用、邊緣域中的大模型一體機、以及邊緣端的大模型NVR和AI BOX等設備,還有感知層面上的大模型攝像機和抓拍機,共同構建了一個高效且靈活的智能化體系。
更進一步,全鏈路AIoT智能體組合起來,就形成了全場景智能化業務,涵蓋:1個高度定制化的數字助理交互體驗平臺、8種不同類型的萬物互聯業務場景,以及4個關鍵的智能化中心:智能指揮監控、智能數據研判、智能運維管理及智能移動巡檢。
由此,一個“萬物皆可Chat”的新業態躍然紙上。
以智能指揮監控中心為例,這是園區的大腦中樞,有了大模型的加持,日常顯、控、巡、核均得到升維:
1、萬物顯:園區態勢早知曉、快知曉、全知曉。
2、萬物巡:日常巡檢工作工具化、自動化、便捷化。
3、萬物控:算法生成快一點、日常管理嚴一點、安全隱患少一點。
4、萬物核:錯漏率有效減少,復核速度大幅提升。
可以預測,當更多開源大模型加速技術平權,AIoT智能體的含金量還在提高。
正如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所說,100%的AI工具沒有任何壁壘。所有的AI應用都是套殼應用,但可以在很多非AI的能力上建立壁壘,所有的能力都來自苦活累活。宇視能將AI與設備、業務、場景的全鏈結合打造出垂直領域智能體,正是其獨特壁壘所在。
三、行業十年最大變局,“海大宇”爭奪戰再起
AIoT智能體的降生背后,藏著行業近十年來的最大變局。
縱觀AIoT行業的AI化進程,發展趨勢可以分三個階段:1.0傳統方法(從端開始),2.0深度學習(從邊開始),3.0大模型(從云開始)。
▲AIoT行業的AI化進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為什么說當下這個節點尤為重要,甚至讓“海大宇”都集體加快節奏出動了?讓我們看看更具體的歷史,所有AI技術迭代的都是從大規模工程化落地開始,并尋找最佳TCO(總擁有成本)第一切口:
●2010年,AIoT領域的“誕生”,是從ITS抓拍機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AI技術開始。
●2015年,深度學習框架開源,AI-機器視覺從人到人、車全結構化,從邊到端普及。
●2023年,CV大模型的開源,大幅度提高云平臺機器視覺長尾算法開發效率。
那么到了2025年,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DeepSeek開源新范式,行業大模型的平權與智能體涌現,云能力下沉到邊端,一個“萬物皆智”的時代真的來了。
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時刻,“海大宇”都加快了步伐。三家龍頭企業都不約而同地表態,將加大AI領域的研發投入。海康威視于3月發布了其觀瀾大模型與DeepSeek協同的“大模型一體化平臺”,大華也升級了其星漢大模型2.0,加速行業落地。
宇視這邊更是提早布局,繼2023年發布自研梧桐AIoT大模型(大模型+AIoT=?宇視和四大行業先鋒開啟一場AIGC平權試驗),2024年升級梧桐大模型并提出裝備大模型化( 向用不起的AI宣戰!宇視掀起“裝備大模型化”變革)后,于2025年進一步基于梧桐大模型底座布局AIoT智能體,從而在三年搭建的堅實地基上建起大模型堡壘。
如果說,前兩年“海大宇”對大模型的態度還是穩步布局、部分試水,那么今年無疑變成了高歌猛進、全線出擊。
行業將看到“海大宇”爭奪戰再起,但更重要的是,行業龍頭的一致行動,將促進整個行業的組織架構、業務方式和用戶體驗發生顛覆性變化,重塑行業。
結語:擁抱變化,共創AIoT新生態智能體
大模型平權革命加速,整個AIoT行業將被重塑。當網絡的連接被AIoT智能體的連接所替代,一個“萬物皆智”的時代也將到來,市場機遇是巨大的。
風起于青萍之末。在技術巨變的今天,很多事情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無論是偶然爆火的一批AI生成圖,還是宇視近日推出的AIoT智能體,都可能藏著重要的行業嬗變線索,而這也是每一個生態伙伴可以抓住的機遇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