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華激蕩,再啟時代新章。2025年4月29日17時,"回響時光 風華百年" 主題開放儀式在老蕪湖海關建筑主樓前廣場盛大啟幕。這座承載歲月記憶的老蕪湖海關舊址煥發新生,不僅是老建筑活化利用的鮮活典范,更是江城開放包容精神的有力見證,向世人訴說著城市賡續傳承、創新發展的動人故事。
PART.01
百年建筑煥發新生
隨著鏗鏘的鑼鼓聲響起,一場氣勢磅礴的舞獅表演拉開活動序幕。現場播放的老蕪湖海關宣傳片,以光影交織的形式回溯了老蕪湖海關自1876年開埠以來的滄桑巨變,展現其在近代商貿、文化融合中的獨特地位。
蕪湖歷史文化學者周飛登臺講述老蕪湖海關歷史及活化開放的價值,他表示:“走進去,不僅能看到往日風華,更會看到未來輝煌!”
歷經百年滄桑,從被動開放到主動融入,從文化沖突到文化交融,此次正式開放,意味著老蕪湖海關將正式開啟時代新篇——從文物建筑轉向公共文化空間,向著打造城市會客廳的目標邁進。
PART.02
科技賦能歷史對話
磚紅色的清水墻、歐洲新古典主義外廊式建筑風貌,大家跟隨講解員步伐,走進這座老蕪湖海關舊址,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沉浸式導覽。
一樓數字體驗區,以“時光回響·老海關的百年風華”為主線,系統敘述了蕪湖海關百年歷史及近代商貿文化脈絡。
上世紀30年代的海關中外貿易統計年刊、海關收條等文物展陳,配合數字化的交互、AR互動沙盤、虛擬展廳,動態還原近代港口貿易的場景……這里的建筑敘史格外生動。一旁的多功能休閑區,設有休息區以及咖啡廳,西洋風格裝潢、物件,融合咖啡的香氣,碰撞出獨特的打卡磁場。
隨著旋轉樓梯而上,是二樓的文化展陳空間,分為潘玉良藝術空間、西洋老建筑展區、城市藝術沙龍區和文創體驗區。
一幅幅潘玉良的油畫、水彩畫作品,一組等比例縮小、3D打印的蕪湖西洋建筑群模型,多媒體觸摸屏檢索,讓人身臨其境了解潘玉良的藝術人生,以及蕪湖西洋建筑舊址之美。目前,館內現有藏品154件(套)。
以“活化歷史建筑,傳承開放精神”為宗旨,老蕪湖海關舊址展陳空間集歷史、文化、藝術于一體。借助科技數字賦能,打破靜態保護,讓“活起來”的文物建筑帶給游客沉浸式文化體驗,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讀懂城市故事。
現場市民激動表示:“老蕪湖海關保存至今非常不容易,是蕪湖的光輝印記,能重新開放,讓更多人看見這段歷史,了解蕪湖這座城市,作為蕪湖人感到非常驕傲。”
PART.03
老地標賦能新發展
老蕪湖海關根據《中英煙臺條約》設立,于1877年4月1日開關,為舊中國40余處海關之一。1919年建成,原是一組建筑群,現僅存蕪湖海關關廨大樓,是安徽省最早的近代海關建筑之一,見證了蕪湖開埠通商的歷史進程,承載著長江流域對外貿易的歷史記憶。
作為蕪湖第一批實施“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的建筑之一,老蕪湖海關舊址整體修繕工程2023年3月開工,嚴格遵循“修舊如舊”原則,于2024年完工,實現科學修繕與創新利用。
這座矗立江畔的百年鐘樓,正以"文化+科技+旅游"的創新方程式,譜寫蕪湖文旅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當鐘樓的機械鐘再度與長江潮聲共鳴,喚醒的不僅是城市記憶,更是皖江流域文旅產業升級的澎湃動能。
來源:歡樂蕪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