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靠自己覺醒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覺醒的早晚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人這輩子,真的靠覺醒,才能讓自己的每一天過得更精彩,更踏實,也更幸福。
畢竟,人生就是這樣,只有靠自己,才能夠真正成全自己,成就自己。
如果連起碼的覺醒都無法做到的話,那么就很難有人可以叫醒自己,就更難幫助自己。
所以說,要學會覺醒起來,把自己叫醒,靠自己做到自渡,自愈。
最終,我們才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以及得到更多的美好人生體驗。
認知覺醒
佛說: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人生在世,事事可以提升認知,物物能夠覺醒自我。
人貴在可以自我反省,自我覺醒,然后在一邊觀察自己,反思自己的過程當中,一邊認識自己,挖掘自己。
我們只有慢慢通過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缺點,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這樣,我們才可以變通思維,找到適合自己的一些生活方式,以及做事風格。
這樣的話,我們的生活才會過得更踏實,更穩定,甚至是更自在,更從容。
《拆掉思維里的墻》一書說到:
“我們腦海里有很多低效的、錯誤的心智模式造成的扭曲認知,只有打破那些思維模式,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個人就是不應該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太遠,走得太久。
因為那樣下去的話,一旦后悔了,也很難彌補了。
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一定是能夠讓自己在認知上加強鍛煉,得以突破。
這樣,不管走上什么路,做什么事,都有更合理的,更合乎邏輯的選擇和判斷。
稻盛和夫說過一句話,很扎心:
“知道你為什么活得那么累嗎?因為你一直低頭趕路,忘記抬頭看天,導致你看不到正確方向,只是盲目前進,卻一直沒有收獲。”
提升認知,加強認知,就是為了讓自己避免走更多的彎路,做了更多的錯誤的事。
然后我們才能夠保證自己能夠做到更多的好事,更多正確的是,最終可以一邊選擇更好的,也能夠一邊做到更好的,活到更好的。
心態覺醒
網上有個問題:改變一個人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有個高贊回答一針見血:
“人年齡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三觀,一切過程和結果,都是與自己博弈。
自己想通了,全世界都會繞路。自己畫地為牢,便會萬劫不復。”
一個愚蠢的人,活得失敗的人,往往是因為心態上沒有走向覺醒。
心態上脆弱,甚至是左右搖擺,混亂不堪的話,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地雞毛。
同時,自己的每一天也都會過得更勞累,更失敗,甚至是更痛苦。
真正的強者,可以讓自己一邊活得通透的同時,一邊讓自己的心態也變得無限強大。
這樣,面對人生的是非恩怨,得失成敗,甚至是生老病死,自己都能夠看開,放下。
史鐵生寫過一段話:
“我四肢健全時,經常抱怨周圍環境糟糕;癱瘓后,懷念當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
幾年后,長了褥瘡,又懷念起前兩年安穩坐在輪椅上的時光。”
心態不好的人,喜歡抱怨,最后面對的哪怕是一件小事,也會看作是大事。
最終,心態越來越暴躁,越來越難以穩下來,走在了崩潰的邊緣。
如此,自己的生活也就過得更加的被動,甚至是更加的煎熬和痛苦。
讓自己的心態得到覺醒,我們的人生才會擁有無限的可能,生活才能夠趨向平靜,圓滿。
格局覺醒
有人說過:“內心越是高貴的人,行為就越隨和謙卑,這是一個人品質的光芒。”
真正有格局的人,其實走到哪里,都會活得通透,踏實,豁達,樂觀,甚至是問心無愧。
可以說,那些內心高貴的人,精神高尚的人,平時的言行舉止是低調的,踏實的,也是謙卑的。
哪怕面臨著人生當中的各種困難和煩惱,挑戰和無常,自己也會淡定地接納,勇敢地面對。
如此,在不經意之間,讓人格得以覺醒,讓格局得以覺醒。
最終,也就可以靠自己的成長和奮斗,一點點地取得屬于自己的成果,收獲到屬于自己的成功。
林清玄曾說:
“年輕時追尋生命的繁盛,到中年時代,繁華落盡見真淳。”
人生在世,無論在什么階段,也不管在什么樣的年齡下,都要好好善待生命,珍惜當下時光。
然后,拓寬認知邊界,增強格局,讓自己變得覺醒起來,也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得到了更大的滿足,以及幸福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