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揭幕:一場關于“哇哦”的美學約定
2025年4月23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6.1號館內,當MAZDA EZ-60的紫色幕布緩緩揭開,現場此起彼伏的“哇哦”贊嘆聲,恰如設計師木元英二所言——這是馬自達與用戶之間關于美的默契。作為品牌第二款戰略級純電SUV,EZ-60以“未來+靈動+現代”為設計密碼,將日式工匠的細膩筆觸融入新能源浪潮,讓冰冷的工業產品化作流動的藝術載體。 MAZDA EZ-60首席設計師木元英二告訴BAO師傅:“當我在南京生活時,常觀察中國家庭在周末駕駛馬自達出行的場景——父母眼中的安心、孩子望向窗外的驚喜,這些瞬間都成為設計的靈感來源。”他坦言,為了讓新能源車擺脫“同質化牢籠”,團隊耗時兩年雕琢油泥模型,哪怕是0.1毫米的曲面弧度調整,都在追求“讓光影在車身上流淌出生命力”。車尾處,微微懸浮的后立柱在燈光下投下立體陰影,恰似密封艙般的未來感輪廓,讓BAO師傅這位MX-5老車主感慨:“這不是簡單的電動化轉型,而是馬自達把‘人馬一體’的靈魂,注入了新的軀體。”
細節處的溫度:從安全鋼料到座艙呼吸燈的情感共振
當媒體提起在車展前收到的2000兆帕鋼材制成的邀請函時,執行副總裁鄧智濤笑道:“這塊鋼材不僅是安全的象征,更承載著我們對‘造車如藝’的堅持。”他透露,EZ-60為達成雙五星安全標準,100多臺試驗車在不同角度碰撞中“粉身碎骨”,最終換來A柱紋絲不動的守護——“當父母坐在駕駛座,能放心讓孩子在后座安睡,這就是我們理解的‘駕乘愉悅’。” 進入車內,車內的呼吸燈隨車門開啟漸次點亮,透明材質切削的立體光源在日式拉門靈感的飾板上投下斑駁光影。
鄧智濤頗為推薦的功能是車上的裸眼3D HUD:“導航箭頭仿佛懸浮在路面3米前方,既不遮擋視線,又像有位隱形向導在引路。”26.45英寸一體大屏以6.4毫米極窄邊框實現“懸浮視覺”,副駕安全氣囊的巧妙避讓設計,讓木元英二的執念落地:“科技感不該以犧牲安全為代價,就像好的設計要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安心享受。”
全球與本土的雙向奔赴:當南京工廠的匠心駛向世界
在訪談環節,BAO師傅作為MX-5車主的提問掀開品牌情感紐帶的一角:“EZ-60讓我想起第一次駕駛MX-5在山路上飛馳的興奮,未來的馬自達會如何保留這種‘人馬合一’的默契?”木元英二眼中閃過光芒:“我們在EZ-60的底盤調校上,沿用了MX-5的運動基因——哪怕是純電車型,轉彎時的車身姿態也要讓駕駛者感受到‘車隨心動’的流暢。”這番話讓在場的老車主們紛紛點頭,仿佛看見熟悉的馬自達靈魂在電動化時代繼續躍動。 而當談及出海計劃時,鄧智濤的語氣中帶著自豪:“4月22日發往歐洲的600臺EZ-6,每一道車身縫隙都經過南京工廠老師傅的指尖校驗。他們中80%有超過10年工齡,用日本精益生產體系打磨出的工藝,讓歐洲工程師都驚嘆‘這就是馬自達該有的質感’。”這種中日合璧的匠心,讓EZ-60不僅是“中國智造”的產物,更成為馬自達向全球輸出“新日式美學”的使者。
寫給未來的情書:當工業設計成為情感載體
發布會尾聲,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女兒駐足展車旁,小女孩踮腳指著車尾的“Cross Wing”尾燈驚呼:“媽媽,像會發光的翅膀!”這一幕恰是馬自達“讓孩童與發燒友都發出驚嘆”愿景的生動注腳。木元英二告訴BAO師傅:“我們堅持手工雕琢油泥模型,不是抗拒科技,而是相信人類掌心的溫度,能讓機械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從Night+fall Violet車漆在不同光線下變幻的星空色澤,到內飾飾板隨視角流轉的光影魔術,EZ-60的每處細節都在訴說:這不僅是一輛電動車,更是馬自達寫給時代的情書——在智能化浪潮中,用設計的感性對抗數據的冰冷,以“造車如藝”的初心,讓每個觸摸到它的人,都能在啟動瞬間,找回對汽車最本真的熱愛。正如鄧智濤所言:“當用戶坐進駕駛艙,輕撫細膩的曲面,感受到座椅貼合腰背的弧度,就會明白:馬自達的‘魂動’,從來都是始于視覺,終于心動。” 這場以設計為媒的對話,讓長安馬自達在合資品牌電動化轉型中獨樹一幟——它證明,即便在技術為王的時代,對“人”的關注、對“美”的執著,依然是打動用戶的核心密碼。而EZ-60的存在,不僅是一款新車的誕生,更是一個關于“機械如何承載情感”的動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