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今年上海車展最讓人期待的溝通會之一了,豐田中國派出的陣容是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暉、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技術研發分公司 總經理 bZ5 中國首席工程師王君華、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上田達郎、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小西良樹。
上田董事長和小西總經理是過去兩年中車展采訪間的常客,李暉也不陌生,只是這次的新身份是60年來第一位華人豐田中國總經理。王君華則還有另一個稱呼——RCE。
CE在豐田體制內,是車輛研發的責任人,負責從商品企劃到生產、銷售、成本及預算管理等一切內容。這一制度,讓研發團隊擁有更多的權限,能夠更好地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制造更好的汽車。RCE則由日本豐田的CE制度演變而來,由中國人擔任車輛開發負責人。
就在今年上海車展,有媒體幽默的表達為豐田首發了四個男人,說的就是鉑智3X、bZ5 、鉑智7和下一代卡羅拉(參數丨圖片)研發責任人。
從RCE制度開始談起,是因為今年上海車展被視為豐田中國現地化戰略的分水嶺。在當下的豐田視域范圍內,就是要立足全球、推進真正的本地化,最核心的是“讓更懂中國消費者的中國豐田人坐在能夠決策拍板的位置,推動智電時代的中國事業發展,繼而將成果向全球反哺輸出”。
在這樣的戰略指引下,豐田建立中國 ONE R&D 體制,將原本分散的中國 R&D 整合,并積極任用中國工程師,強化研發體制。在中國建立 Regional-Chief Engineer 體制,則是任用最了解中國情況的中國人擔任研發責任人,并以其為核心打造汽車。在豐田的概念中,將要打造的有市場競爭力的車型,不僅包括全新換代車型,還包括現款車型的改款。
在強化與中國合作伙伴及本地供應商的合作方面,則旨在進一步強化與一汽、廣汽、BYD 等伙伴的合作,落實構造改革,以增強商品力、加快研發速度。同時也將與重要供應商調整采購方針,加大共同研發的力度,制造采用了世界最前端技術的產品。
上田董事長表示,“目前,中國客戶的喜好和需求與全球其他地區,差別是比較大的。在中國的車型是基于中國本土用戶的喜好進行開發的,不一定適用于海外市場、其他客戶的需求。”他還強調,中國的供應商鏈水平是全球最高的, 希望采用國內的供應商進行生產,這樣也可以為中國做出更多的貢獻。
他還透露了一個細節,雷克薩斯上海工廠已經正式簽約,今后在這個工廠制造生產的車型肯定是優先要面向中國客戶。在中國銷售的車型也一定是按照中國最高的品質標準去生產的。與此同時,豐田負責全球BEV事業的加藤先生,也擔任上海工廠總經理。這意味著,雷克薩斯中國工廠生來就是要引領全球的。
小西總經理也介紹道,豐田中國體系的研發主要是分在天津、上海和廣州三地。其中上海主要集中了動力總成和智能化方面的工程師,天津和廣州則是聚集了在車輛整體開發方面的工程師。One R&D體制下,可以把各地工程師所長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團隊,把實力發揮到最大。此外,還可以整合研發設備、以及測試跑道等資源。
李暉將鉑智3X、bZ5、鉑智7這幾款產品稱之為“豐田純電動車的2.0的時代”。他表示,隨著這幾年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豐田結合本土的需求,結合擁有相同理念、共同認知、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包括一汽、廣汽、比亞迪等,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變,推出了中國首席工程師。
“他們既掌握中國市場的變化、了解客戶的需求,更加重要的是這些RCE是誕生于、成長于豐田,或者是跟豐田相關的企業。他們對豐田的理念、豐田的精髓、豐田安全安心、品質可靠DNA的理解,是別人沒法替代的。通過他們將傳統的基因和先進的技術、科技相結合,創造出豐田全新的BEV車型。”李暉說道。
按照既定規劃,在前瞻的、龐大的中國市場,豐田通過本土化研發實現技術的儲備與升級,進而反哺全球,為全球豐田、雷克薩斯的電動化轉型提供幫助,這是期待中的純電動車3.0時代。
但更重要的是,豐田愿意學習、愿意擁抱一切新的東西,學習別人不是為了成為別人,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豐田、做更好的豐田車,能夠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加純粹的、更加能夠接受和理解的豐田車。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