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美國對日本征收高額“對等關稅”,嚴重沖擊日本經濟。在這樣的關稅攻勢之下,美日貿易談判引發全球的關注。這場談判的前景如何?美日雙方的訴求有何差異?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蔡亮在做客東方衛視《環球交叉點》節目時與主持人袁鳴進行了探討。
孫立堅:日美,包括歐美的關系,我們不要簡單地認為,受到了美國的壓力以后,它們立刻會同時站到中國這邊來,這個可能我們是太樂觀了。即使是美債,今天在日本手里是最大的持有者,你要知道,莊家出貨,我們金融學講的,是砸自己的腳,因為它沒有變現的能力。
砸盤的話就立刻會帶來美債收益上升,整個日本的套息交易,剛剛日本的資金回流股市的情況,大量的資金全部流出去。我覺得日本在日美關系上面,非常希望耗這個四年,躲過特朗普,迎接民主黨派的到來。他的拖延,最后形成的是什么?因為民主黨派帶來日美的蜜月期,造成了日本煥然一新的,通過中美的脫鉤,中國的一個空間讓給了日本,所以才有北海道的產業園區,才有熊本的產業園區,把日本的傳統制造業賦能最厲害的、全世界的先進產業,我很害怕,如果真的是民主黨派這盤棋的話,日本和中國的關系,競爭的就是一個供應鏈、產業鏈,到底未來在誰手里?
這個時候特朗普一上來以后,日本真的沒有想到,我剛剛安排好的產業鏈的回歸,臺積電也過來了,英偉達也過來了,沒想到你都要它們回去,必須回去,回到美國。
廉德瑰:簡單地說,美國要什么?美國要的日本能不能給?美國要的日本軍事預算占GDP3%,美國要的是駐日美軍的費用,全由日本來拿。美國要的是日元要升值,我覺得日本這三樣都答應不了。
因為特朗普還指望著,大家普遍認為日本是最大的“軟柿子”,這要給其他國家打一個樣,第一個弄不下來的話,達不到目的,特朗普是不同意的。但是問題是,達到特朗普的目的,日本損失太大,日本能讓的就是,我給你做一下投資,買你一些東西,但是這個水平的話美國是不會同意的。
我覺得日美談判可能要長期化,它要長期化,可能最后日本要做一些讓步,但是是半年以后、兩年以后、十年以后?日美之間的問題要長期觀望。
蔡亮:石破茂的做法,到美國2月份去訪問,而且給了很多大單,實際上是正常的流程。而且他也要盡量的跟特朗普,建立個人的所謂信賴,就學當年的安倍晉三。
袁鳴:他甚至還把安倍晉三太太派去,搞好關系。
蔡亮:甚至就是說話很肉麻地恭維特朗普,然后說我們一起開啟所謂的黃金時代。你只能這么說,特朗普的不靠譜在2.0版比1.0版,加深了很多,這個是難以想象的。比如最簡單的道理,他的“對等關稅”,日本之前的算法,還真的很認真地算“對等關稅”,它是怎么算,按照稅率來進行算。沒想到后來,美國的“對等關稅”是按照貿易量和你的順差進行分子分母,一個非常粗暴的說法。所以對日本來講非常錯愕,任何人在這個位置上,你都處理不好這個問題。講白了就是因為你沒有想到,美國會這么不靠譜,講白了就是這個道理。
編輯: 李玉
責編: 婁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