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光伏行業深陷周期低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體承壓。
從上游硅料價格雪崩,到中游硅片、電池片成本倒掛,再到下游組件市場飽和,全鏈條產品價格持續跌破成本線,產能過剩引發的資產減值危機加劇行業困境。與此同時,光伏企業專利訴訟密集爆發,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根據多家光伏企業披露的業績統計,多家光伏企業陷入普遍性虧損。與上年度相比,2024年,隆基綠能也由盈利轉為虧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6.23%。
“這成為公司上市以來最困難的一年。”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致股東信》直言,不過其也強調,“重大危機是轉型變革最好的催化劑。2024年,我們在復盤反思的基礎上,果斷推出產品、成本、產能投資的深層轉型。”
一方面,公司HPBC2.0量產線實現全線貫通,電池良率達97%,并在全球五大市場實現規模化出貨;另一方面,通過“精兵簡政”優化組織架構,隆基在降本增效的同時,為新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張釋放空間。
目前來看,上述調整已然頗具成效。2025年一季度,隆基綠能實現營業收入136.52億元,虧損幅度大幅收窄。隨著行業周期拐點初現,依托深厚的技術積累以及超前的戰略布局,隆基有望率先走出行業低谷。
全行業普遍虧損,隆基前瞻布局
早在2023年初,光伏行業正沉浸在政策紅利與技術革新帶來的繁榮浪潮中,頭部企業業績飄紅,產業鏈擴張如火如荼。
彼時,隆基綠能拋出“光伏產能過剩預警”,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引發行業內外的廣泛爭議。
然而,不到一年時間,市場急轉直下,產能過剩導致價格戰全面爆發,整個光伏行業陷入集體虧損。由此,產能過剩現象也逐漸被重視。
作為較早預言這一現象的光伏龍頭,隆基自然也在及早布局,做出應對之策。
其一是收縮擴產節奏,較早應對產業變動帶來的市場沖擊。基于對行業的前瞻性預判,在2023年9月確定BC技術路線之前,已經鮮少有大規模電池擴產項目,在同業競相上馬新項目時保持戰略定力。
這一決策初期飽受質疑,但隨著2024年TOPCon產能大規模投產引發市場飽和,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導致部分電池企業不得不推遲或終止其TOPCon產能建設項目,隆基的前瞻性布局逐漸顯現價值。
其提前調整產能節奏的策略,有效規避了產能過剩帶來的價格沖擊,為后續發展預留了戰略空間。
其二是加強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步伐,建立BC技術優勢。2023年9月,隆基綠能提出確定大力發展光伏BC電池,將其確立為未來產品的核心路線。經過持續研發投入與產業化推進,其在BC技術領域構筑起深厚壁壘。
具體來看,2024年10月,隆基HPBC 2.0組件以25.4%的效率,打破海外光伏品牌長達36年對晶硅組件效率紀錄的長期壟斷,創造了光伏組件最高世界紀錄。
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已獲得各類已授權專利數量3342項,其中,擁有BC電池組件專利數量400余項。
產能方面,隆基HPBC 2.0量產線已全線貫通,電池良率97%,憑借超高效產品價值、領先的全球化渠道和品牌聲譽,HPBC 2.0系列組件已在中國、歐洲、中東非、亞太、拉美等市場規模化簽單出貨。
2024年,公司實現BC產品出貨量超17GW。預計到2025年底,公司HPBC 2.0電池、組件產能將分別達到50GW。
另有一個信號是,一些主流組件廠家從2024年開始陸續發布了自己的BC組件產品。
其三是在管理層面,隆基綠能啟動“精兵簡政”舉措。通過優化組織架構,消除無效勞動和內耗,并以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減少生產端人力需求并以面向前端的技術創新,提升了運營效率。
2024年,營業成本764.40億元,同比下降27.54%,其中管理費用34.30億元,較2023年的49.15億元,下降30.22%。降低了經營成本,也為新技術的研發和擴產騰出了空間,使其在行業寒冬中能夠更快地調整戰略,適應市場變化。
BC產能爬坡提速,有望率先企穩
在光伏行業供需失衡的嚴峻態勢下,即便提前預判了市場風險,但光伏產業情況之慘烈仍令全行業始料未及,隆基也不例外。
鐘寶申表示,“雖然管理層在2023年已經預判了市場的下行,但是組織慣性強大,沒有及時調整資本支出和預算,直至2024年第二季度才開始徹底的成本轉型。”
但在上述前瞻布局下,隆基已顯露出企穩向好的積極信號。
從財務健康度來看,相較于多數企業70%~80%的負債率,隆基始終保持在60%以下,處于行業優秀水平。
截至2024年,隆基貨幣資金531.57億元,其中,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509.48億元,充分保障后續持續性研發投入、市場開拓等公司運作,以財務穩健踐行最好的產品質保是“企業的壽命要大于產品的壽命”。
據了解,隆基已連續多年獲得PV ModuleTech權威認可的可融資性最高評級,財務健康指數持續行業領先。
在產品與市場端,通過精準服務重點市場與關鍵客戶, 2024年隆基實現硅片出貨量108.46GW(對外銷售46.55GW),電池組件出貨量82.32GW,革新性產品泰睿硅片、HPBC 2.0組件產品上市以來高效價值廣受認可。
組件業務渠道下沉與價值推廣上,隆基中國、歐洲集中式市場占有率居首;新興市場塑造品牌、渠道優勢卓有成效,中東非地區組件銷量大幅增長76%,亞太新興重點市場巴基斯坦銷量同比激增136%。
同時,公司新業務領域不斷突破,“和美鄉村”整村開發業務模式在陜西區域跑通并復制,全年完成20個示范項目建設;氫能業務實現海外首個規模化項目順利發貨,歐洲市場實現訂單突破。
2025年,隆基將重點優化產能結構,集中資源開展HPBC 2.0先進產能替換和升級迭代,已投產電池良率達到97%左右。
而隨著賤金屬等降本方案的推進,公司HPBC2.0成本將顯著下降。
預計到2025年底,公司HPBC 2.0電池、組件產能將達到50GW。2025年,隆基計劃實現硅片出貨量120GW,組件出貨量80-90GW,其中BC組件出貨占比將超過四分之一。
“BC技術成熟比重約能達到80%的水平,后面還會有一些優化空間,但是大的堵點和卡點問題已經沒有了,已經完全可以真正地在行業里大規模推廣。”李振國表示,2025年是BC產能爬坡之年,BC產品真正發揮作用會在2026年,越往后展現的效果會越強。
盡管行業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市場洗牌進程也尚未結束,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充裕的資金儲備,隆基有望率先走出行業低谷。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36.52億元,虧損幅度顯著收窄,這或許正是企業觸底回升的重要信號。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