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中日友好醫院一場婚外情舉報引發的輿論海嘯,意外撕開了某些中國精英階層“合法鍍金”的隱秘產業鏈。
肖飛事件的當事人之一董襲瑩,從桃色丑聞演變為全民憤怒,恰恰因為它觸碰了社會最敏感的神經,引起社會舉一反三般深思。
某些既得利益者通過系統性規則漏洞,將子女層層“包裝”,“空降”至需要極高專業門檻與道德要求的領域,用光鮮的學歷包裝與合規程序,完成對公共資源與職業倫理的雙重掠奪。
透視董襲瑩的成長軌跡堪稱特權托舉的“教科書式樣本”。中學時避開高考,直接到美國讀高中。之后,在美國社區大學讀2年,然后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修經濟學。
但這個大學與藤校哥大情況不完全是一回事。畢業后經過教育部留學中心認證,通常也不會分那么細,所以也就是哥大畢業。
之后,通過協和醫學院“4+4”項目跨界成為醫學博士。本該規培三年,卻僅用一年便“速成”上崗,博士論文還涉及多領域卻質量存疑。更令人震驚的是,規培在胸外科,現職為泌尿外科醫生,堪稱“醫學全才”。
這種離譜的“跨界鍍金”本質,其實是權力與資本合謀下的“合規性腐敗”。這就是利用制度設計中的模糊地帶(如“4+4”項目的彈性標準)、學術評價體系的失守(如跨學科論文的粗制濫造),以及監管者對“關系戶”的刻意縱容,將本需數十年專業積累的醫學領域,異化為權貴子女的“鍍金游樂場”。
最令人脊背發涼的是,這類“人造精英”如果混在其他活少、事輕、收益好的單位和崗位也罷了。但最可怕的是,這其中有些人還往往主動選擇高風險、高地位的關鍵崗位。
這雖然貌似一個孤立情況,但不得不讓人深思。如果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國計民生等重要處所和崗位,混入更多類似這樣的“包裝”者,這豈不是為為社會發展埋下了重大隱患。
記得中國某富豪650萬美元為女兒偽造帆船特長生身份入讀斯坦福,還有某地產大亨夫婦向哈佛豪捐為子鋪路,再到如今董襲瑩“合規”躋身協和醫學院。當這類操作從商科、藝術延伸至醫療、科研等攸關公共安全的領域。
讓某些靠資源堆砌的“偽精英”,來掌控決定他人命運的關鍵按鈕,其危害必然從階層固化升級為系統性社會風險。
公眾的憤怒絕非針對董襲瑩一人,而是對合法特權侵蝕社會根基的集體警覺。當協和醫學院刪除校長致辭中對其的褒獎,當涉事醫院匆忙下架論文,這種“危機公關”反而暴露了系統性的包庇慣性。
要遏制“董襲瑩現象”,不能止于處理個別違規者,更需徹查“4+4”項目的選拔黑箱、重建規培制度的剛性約束、打破醫療體系的近親繁殖鏈。
唯有讓每一個“鍍金神話”暴露于陽光之下,才能阻止特權世襲者繼續侵蝕我們的事業。
縱然很多卑劣之事雪藏再深,夜總有見到陽光的那一天,因為在天道的面前,一切時間問題。為什么這樣的事能如此周知與世,還是應該感謝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這是對國家和社會運行最好的一種鏡鑒和警示。
最近,在搞學習教育。一些同志都重溫了這個內容。就是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黨始終在思索、一直在探索。找到兩個答案。第一個是“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經過百年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
更希望在今天這里的反腐倡廉力度之下,這樣的“神話”故事產生的土壤進一步鏟除,形成的空間大為壓縮。因為歷史終會向前發展。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文化、商業、鐵路。微信公眾號:zgmjply(評論員解筱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