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洛尼政府不斷強調“經濟全面復蘇”之際,意大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薪資報告卻揭示了另一個現實:意大利工薪階層的處境依然艱難,許多人收入縮水、生活壓力加劇。
·“許多家庭難以為繼”
綜合意大利《晚郵報》、Fanpage網消息,昨天(4月29日),五一勞動節前夕,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走訪拉齊奧大區拉蒂納市的Bsp制藥公司,出席一系列勞動主題活動。馬塔雷拉在發言中聚焦了當前他最為關切的問題——薪資。
馬塔雷拉指出:“就業數據雖有改善跡象,但薪資水平依舊令人擔憂,這不僅體現在國家統計數據中,也在國際勞工組織2024-2025年報告中得到印證。”
他特別強調,意大利工資長期以來呈負增長趨勢,即使經濟從2024年開始復蘇,實際工資卻仍低于2008年的水平。
“薪資是減少不平等、分享創新成果的關鍵手段,但現實卻是,許多家庭已無力承受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b>馬塔雷拉警告說,工資水平過低是意大利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
·“問題中的問題”:移民勞工薪資水平更低
馬塔雷拉還特別提到移民勞工問題:“根據國際勞工組織數據,移民工人的工資平均比本國工人低四分之一。其中還存在非法雇傭現象,這種現象必須堅決打擊。”
他在講話中也未回避一個長期存在的痛點——勞動安全:“工傷致死仍是一道未愈的傷口。今年前幾個月,已有數百名勞動者喪生,數百個家庭陷入悲痛。我們不能對此容忍冷漠,也不能無動于衷。”
·實際工資低于2021年水平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3月合同小時工資指數環比上漲0.4%,同比增長4%。雖然看似積極,但若考慮通脹因素,實際工資仍遠未追上物價上漲速度。
與2021年1月相比,目前意大利工資水平實際下滑約8%。這一結果主要歸因于過去兩年的高通脹,工資增長未能同步跟進。
換言之,盡管2024年以來部分數據出現回升,但與過去的購買力相比,勞動者的錢包依然“縮水”。
·不同領域恢復不均
報告也指出,各行業工資恢復進度不一。工業部門薪資年增4.9%,私營服務業增長4.3%,農業部門相對平穩。公共部門的工資增幅僅為1.7%,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這種趨勢突顯了勞動力市場內部的不平等。統計局特別指出,公共部門眾多員工仍在等待集體合同續簽,導致薪資增長停滯。與之對比,已完成續簽談判的食品、商業、金屬機械制造等行業,對經濟起到了明顯的拉動作用。
·反對派重申最低工資主張
馬塔雷拉的發言引發政界廣泛反響。意大利最大的反對黨民主黨領導人施萊因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削減公共醫療、工資卻始終偏低的國家。最低工資制度,是我們與其他反對黨共同推動的關鍵議題?!?/p>
五星運動領導人孔特更是批評政府“厚此薄彼”:“他們只知道給部長漲工資,卻不肯為底層勞動者設立最低薪資標準,一心只顧擴軍預算?!?/p>
相較之下,中右翼反應則更為克制。歐洲事務部長福蒂回應稱:“確實有些工資偏低,但如何干預,這個話題本身就是帶有傾向性的。我們不能只說‘漲工資’,還必須明確干預對象、方式和背后的結構性原因?!?/p>
(意燴原創,翻譯:莎莎,編輯:舒廖,圖片來源:意大利總統府網站、Pixabay網,轉載請注明意燴:oushitali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