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5月,人社部還沒有公布2025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但卻有了一個重要定調,讓這類人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4月29日,人社部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安排。一季度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0.71億,同比增加442萬人,參保人數仍然在增加。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基金總收入2.36萬億、總支出1.94萬億,累計結余達到了9.6萬億。這說明養老基金充足,完全有能力繼續提高養老金。
而在工作安排中,有這么一段話,非常值得關注,內容是:落實待遇調整。扎實做好今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提高本地基礎養老金標準。
這段話有兩個重要定調,一個是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這意味著養老金低的人群將成為今年養老金調整的最大受益者。
誰是中低收入群體?當然是養老金低于平均水平的退休人員,大家可以看看各自省份的平均養老金,大概就知道自己是否屬于這個群體。
從全國來看,月人均養老金大概是3500元。從各省來看,西藏、上海、北京平均水平超過5000元,其它大部分地方平均養老金水平都是3000多元。所以,如果你的養老金只有一兩千,那肯定在中低收入群體之列,今年養老金肯定能多漲。
為什么要向他們傾斜?在養老金調整方案中,一般只有向高齡人群和邊遠地區工作人群傾斜。今年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振消費。
中低收入群體的邊際消費能力強,他們還有很多消費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果能夠提高他們的收入,對拉動消費有很好的效果。
養老金6000元和2000元,每月各漲200元,誰更愿意消費,一目了然。200元對于養老金高的人群來說,促進消費的效果不大。
另一個是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提高本地基礎養老金標準,全國標準已經明確上漲20元,2025年達到143元,現在就看地方的了。
其實,目前已經有超過10個地方上調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在省級層面,江蘇漲19元,黑龍江漲10元,寧夏漲5元。市級層面,常州漲25元,蘇州漲20元,鄭州漲35元。縣級層面,甘肅肅南縣漲40元,甘肅臨澤縣漲7元,陜西潼關縣漲10元,江蘇昆山漲10元。
人社部用的是“指導”兩個字,說明地方漲不漲,漲多少,還是由地方自己來決定。這就到了考驗地方財力的時候了,從已經上漲的地方來看,經濟發展好的地方,漲的就多。經濟一般的地方,可能就漲個5元,10元。
預計今年很多地方應該都會提高本地基礎養老金標準,加上中央漲的20元,農民朋友的基礎養老金最終估計能漲個25元,30元,多的地方能夠達到四五十元。
一季度我國GDP增長5.4%,消費有很大的助力。二季度,美國挑起關稅戰,出口預計受到不小的影響,消費更是要挑大梁。所以,養老金調整方案肯定會在二季度公布,我估計五一過后,很快就會有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