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勞動者
堅守,是另一種“詩與遠方”
當城市切換成“假期模式”,街角咖啡店飄起慵懶的烘焙香,朋友圈被旅行打卡與團圓家宴刷屏,他們卻把“詩與遠方”藏進了另一套敘事“——“我們習慣了!”
習慣了24小時待命,習慣了隨時出發,習慣了在別人團圓時堅守崗位……
我們習慣了
戰斗員:灼熱之下,是365天滾燙的堅守
當假期的煙火在霓虹中升騰
他們卻將青春裹進密不透風的戰斗服
“灼熱”,是火場蒸騰的熱浪
是訓練塔下反復攀爬的汗流浹背
是警鈴穿透深夜時心跳與秒表的共振
我們習慣了
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上
寫下“隨時待命”的承諾
你追逐的遠方,我們守護
你期待的平安,我們托底
守護,從不分節日與平常
我們習慣了
執勤員:以“協作”為經緯,刻下“平安”的等高線
當假期喧囂淹沒街巷
我們正以“協作”為經緯
編織一張無形的安全網
在巡查的街巷
備勤的崗亭
救援的現場
刻下“平安”的等高線
當個體化作齒輪咬合轉動
是我們用“習慣”寫下的精密方程
鑄成了整座城市的安全引擎
我們習慣了
接警員:每一個精準坐標,都是希望的導航
火災地點?人員被困情況?燃燒物質?
一句句急促地詢問
是接警席上永不熄滅的定位光標
請保持冷靜,救援已在路上
300次重復的安撫
是聽筒兩端共赴危局的信任契約
我們習慣了
在每一次“喂,是119嗎?
的顫音里
為恐慌按下暫停鍵
為希望按下啟動鍵
我們習慣了
駕駛員:以“速度”為刃,劈開生死時速的迷霧
3公里
是火焰吞噬一間臥室的時間
也是我們撕開擁堵車流
讓水帶與云梯提前抵達的“生死線”
5分鐘,是煤氣罐爆燃的臨界點
也是我們以“速度”為刃
在坍塌前劈開逃生通道的“黃金刻度”
我們習慣了
讓每一次加速都成為精密計算
在每一條被警笛劃破的夜路上
用速度搶贏每一個生死瞬間
我們習慣了
防火監督員:以“印跡”為筆,續寫平安的拓片
當節日煙火在樓宇間勾勒出團圓的輪廓
我們正在用腳步
在城市的肌理上刻下“安全密碼”
我們習慣了
習慣了在檢查表上留下嚴謹的印跡
習慣了用腳步丈量每一寸防火間距
習慣了把隱患消除在星火之前
每一步都是責任烙印
因為我們留下的
是看不見的平安符
我們習慣了
安全員:守護,做火場里那道最沉默的生命防線
當烈焰在樓宇間編織死亡經緯
我們正將“守護”熔鑄成
最鋒利的逆行刻度
當火焰將空氣炙烤成鋒利的刀片
我們正把“守護”鍛造成最沉默的鎧甲
我們習慣了
習慣了在濃煙中緊盯每一個危險信號
習慣了用嘶啞的嗓音
喊出每一句安全提醒
習慣了做火場里那道最沉默的生命防線
你可能看不到我,但我一直都在
我的視線
就是戰友們最放心的后盾
“我們習慣了!”一句輕描淡寫的回應,是消防車引擎的轟鳴替代了歸家的引擎聲,是頭盔下被汗水浸透的鬢角替代了節日的妝發,是警鈴響起時30秒內蹬車出庫的肌肉記憶,替代了悠閑的假期時光。
對于消防員來說,“習慣了”不是無奈,而是責任與擔當。堅守,是另一種“詩與遠方”——沒有山川湖海的浪漫,卻有逆行而上的熱血;沒有假期的松弛,卻有守護萬家的心安。
來源:杭州消防
習近平對遼寧遼陽市白塔區一飯店火災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最高36℃!高溫、大雨、強對流都有!臺風也有消息了
為了一只拖鞋,18歲少年在29樓高空“拼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