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于4月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愛勞動者職業健康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提問: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新增了腕管綜合征和創傷后應激障礙兩種職業病,請問這兩種職業病有哪些癥狀?勞動者個人應該如何做好自身防護和早期干預識別?用人單位又能做些什么?
中國疾控中心職業衛生所所長 孫新:
職業性腕管綜合征是職業性肌肉骨骼損傷疾患的一種,這類疾病主要是在工作場所中由于長期受力、重復勞動、不良的工作姿勢、重體力勞動和振動引起的以肌肉、骨骼、神經系統損傷為代表的一類疾病。一些高強度或者高頻率手腕部活動的勞動者容易發生職業性腕管綜合征,例如:制造業生產流水線上從事重復作業和用力的勞動者,如裝配工。這類疾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手腕部長時間重復作業或者是用力作業引起的手部正中神經區域出現感覺或運動障礙,引起了手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出現的麻木和疼痛,部分患者會出現前臂疼痛,嚴重還會出現大魚際肌的萎縮,造成拇指不能完成對等的一些功能障礙。
今年4月3日,《職業性腕管綜合征診斷標準》已經正式發布,將配合我們職業病分類目錄正式實施。標準中對如何預防這類疾病作出了明確的要求。首先,對用人單位,要改進工藝技術和裝備。二是要合理組織安排崗位工作任務,特別是減少勞動者手腕部重復作業和用力操作作業時間、負荷和頻率。三是對從事手腕部重復作業或者用力作業的勞動者,及時進行健康檢查。配套的標準我們已經發布了。四是要加強宣傳教育,特別是要提高勞動者自身的防護意識。
對勞動者本身,一是要減少手腕部過度用力、降低手腕部重復作業的頻率;二是工作休息時間,大家可以適當做一些手腕部的放松,例如做一些按摩,來緩解肌肉疲勞,來預防這類疾病。如果大家喜歡運動,應當避免因為手腕部運動過度產生腕部損傷,例如打羽毛球、網球,避免手腕部產生腕部損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院長 王剛:
創傷后應激障礙指的是在嚴重的創傷事件之后,出現的一系列心理和行為癥狀。具體表現為,比如侵入性癥狀,災難性的場景在腦海中反復出現,我們把它叫作“閃回”、還有“噩夢”。第二類癥狀,回避,有意回避跟創傷有關的人、地點,拒絕回憶它。第三類癥狀,警覺性增強,表現為易怒、易激惹、睡眠障礙等。第四類癥狀是跟認知和情緒相關的癥狀,比如會出現記憶力障礙,或者出現情感麻木等。
除了這些精神、心理的癥狀以外,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一些軀體的癥狀,如肌肉的酸痛、頭疼,還有心悸等。如果這些癥狀持續一個月以上,而且嚴重影響到了勞動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交能力,就可以考慮診斷這個疾病。
參與搶險救災的公安干警、醫護人員和消防人員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根據2025年4月3日國家發布的《職業性創傷后應激障礙診斷標準》的相關要求,用人單位需要在平時做好心理危機干預的預案,并且準備相應的設備,比如說用于心理測量的設備、用于放松訓練的設備,而且要定期給職工開展心理相關的培訓,甚至演練。當參與搶險救災工作之后,也要對參與人員進行心理評估,看看他們是否會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相關癥狀,對于重點關注的人群,可能需要持續關注1到6個月的時間。作為參與救災的人員,也可以在平時的培訓中,用學到的一些放松訓練、正念冥想等方法,來進行壓力的自我調整,如果調整不了,存在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典型癥狀,就需要接受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的專業幫助。
提問:在生活和工作中,噪聲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請問噪聲可能對人體造成哪些健康損害?工作中應該如何預防噪聲的污染?
中國疾控中心職業衛生所所長 孫新:
噪聲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幾乎無處不在。噪聲的暴露主要造成了一些聽覺系統的損傷,例如導致聽力損失,嚴重者導致噪聲聾。噪聲的強度越強、接觸時間越長,導致的健康損害是越嚴重的。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預防噪聲污染?首先對于用人單位來講,一是要改進工藝,優先采取一些降噪材料,降低工作場所噪聲的強度。二是采取一些隔聲材料,將產生噪聲的部位罩起來,降低噪聲在空氣中的傳播。三是要定期對接觸噪聲的勞動者開展職業健康檢查,做好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期間的聽力檢查。
對勞動者個人來說,佩戴耳塞和護聽器是減少噪聲污染、保護我們聽覺器官的有效措施。但是,佩戴防護用品并不意味著大家就進了“保險箱”。如果耳塞、護聽器選擇不對,或者佩戴不正確,也可能出現聽力損失或者噪聲聾。
所以這里提醒大家,一是要選擇符合我們國家標準的耳塞和護聽器。二是要掌握正確的佩戴方法,我們勞動者在進入噪聲作業場所前,要佩戴好,另外在工作期間要堅持全程佩戴。三是要減少在生活娛樂時的噪聲污染,例如要避免長時間佩戴耳機聽音樂。大家聽音樂時,也盡量把音樂的音量調到適中。
提問: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廣泛使用,新的就業形態也在形成,勞動者所處的工作環境和所面臨的健康問題更加復雜。請問勞動者應該如何有效預防職業病以及與工作相關的疾病。
中國疾控中心職業衛生所所長 孫新:
當前,勞動力既面臨接觸粉塵化學毒物、噪聲等傳統職業病危害引起的職業病,也面臨一些新業態、新就業模式可能導致的工作相關疾病。
一方面,對接觸粉塵、化學毒物、噪聲等傳統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一是要主動了解你所在崗位存在哪些職業病危害、可能的危害后果和應采取的防護措施,做好個人防護。例如存在粉塵危害工作崗位,要正確佩戴防塵口罩;存在化學毒物危害的崗位要正確穿戴防毒口罩、防護服、防護手套,做好呼吸防護;存在噪聲的工廠要正確使用耳塞、護聽器,做好聽力保護。這里我也要借此機會提醒大家,大家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或不方便,而忽略或不規范地穿戴個人防護用品。二是要主動踐行健康工作方式,工間休息時,有條件的做點簡單的伸展運動,緩解肌肉疲勞,預防骨骼肌肉損傷。
另一方面,隨著平臺經濟快速發展,現在郵政快遞業(快遞、外賣)、網約車、網絡直播等新業態發展非常迅速,從業人員長期處于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狀態,經常久坐容易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骨骼肌肉損傷等健康問題。這里我也想提醒外賣員、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網絡直播等從業人員,要重視自己的健康問題。一是要避免長時間工作或熬夜,工作一段時間后要適當活動一下。例如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和網約車司機把車停下來,簡單做一點拉伸運動,勞逸結合;二是要避免久坐,例如網絡直播從業人員,可以交替采取站姿和坐姿,來緩解肌肉疲勞。/健康科普
來源:健康中國
編輯:劉曉璐、楊紫萱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