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藍花楹的紫色浪潮席卷春城,編織出一幅“人間四月天”的畫卷,“花都”的暮春便被賦予了詩意的靈魂。而這份詩意,早在八十余年前便已深埋于昆明的土地——1938年至1940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龍泉鎮的舊居里,用圖紙丈量山河,以文字記錄文明。
藍花楹,來自南美洲的舶來花木,竟與這位學貫中西的女性形成某種命運的互文——在異鄉扎根,于逆境中綻放,以優雅姿態直面風雨。如今,當藍紫色的浪漫再次盛放時,誠邀您共赴林徽因筆下的“最美人間”,欣賞北舞原創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5月18日昆明劇院翩然上演,以才女傳奇為線,攜滿城藍紫花潮,共繪「人間四月」的花舞詩篇。
國標舞重構民國大女主的“清醒人生”
藍花楹的花語是“寧靜、深遠、和平與希望”,而林徽因的一生,恰似這紫花的隱喻:既有學術追求的堅韌,亦有情感世界的克制與清醒。
不同于傳統舞劇的纏綿敘事,《人間四月天》以120分鐘的高能節奏,用國標舞的澎湃張力與戲劇的細膩表達,再現林徽因作為建筑師、詩人、文化守護者的多維人生。全劇通過“康河柔波”“營造學社·榫卯”“佛光寺獨舞”等十余個章節,將她的學術追求、家國情懷與情感抉擇凝練為舞蹈語言。
舞蹈語匯的完美融合
劇中,林徽因的建筑手稿化為舞者的肢體線條:足尖勾勒飛檐斗拱,爆發力演繹《中國建筑史》的創作困境,泰戈爾訪華的歷史場景被演繹為雙人舞名場面。
這部國標舞劇可被稱為“國標舞種百科全書”,在舞蹈語匯的選擇中除了英式國標舞十支舞的語匯還融合了阿根廷探戈(Argentine Tango)、弗拉門戈(Flamenco)、布吉伍吉( Boogiewoogie)、美式摩登(American Smooth)等十四種舞和一些中國舞蹈的步伐和技術。
獨立女性的生命力量
舞劇摒棄了“風花雪月”的窠臼,用舞蹈詮釋現代獨立女性的智性魅力:與徐志摩的華爾茲暗含清醒的克制,與梁思成的雙人舞展現勢均力敵的默契,而金岳霖的“發乎情止乎禮”則以即興接觸舞收束,成為當代情感范本。
舞臺美學的匠心獨運
舞美設計巧妙呼應建筑主題:移動屏風瞬間化為應縣木塔剖面圖,旗袍舞裙暗藏斗拱紋樣,三米長綢緞既是情書亦是營造學社的圖紙,將學術信仰升華為視覺奇觀。
觀眾評價
觀眾們對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贊不絕口,稱其“用腳尖書寫東方詩意,驚艷了四月的舞臺”!許多人被劇中中西融合的創新形式打動,尤其是“榫卯”舞段用國標舞的力學美感詮釋中國建筑智慧,被贊為“既干脆利落又充滿哲學韻味”,婚紗雙人舞和旗袍群舞更是讓人直呼“每一幀都美到窒息”。此外,舞劇聚焦林徽因的建筑保護事業而非僅談風月,被評價為“真正展現了大女主的智性魅力”,豆瓣8.4的高分更讓觀眾直呼“刷新了對國標舞劇的認知,值得二刷!”
藍花楹的花期短暫,卻以極致絢爛定格春城的詩意;林徽因的生命雖逝,其精神卻通過舞蹈重生。2025年5月18日14:30/19:30,昆明劇院·大劇場雙場綻放,邀您共赴這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以花為媒、以舞為橋,通過【昆明劇院官方商城】小程序購票,于暮春時節的昆明劇場,見證藝術與生命交織的盛大花期。(昆明信息港 記者鄧國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