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號
日本兩艘“宙斯盾系統搭載艦”編隊航行效果圖。
近日,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相中谷元透露,日本將投入1.94萬億日元(約合137億美元),建造兩艘“宙斯盾系統搭載艦”,作為“陸基宙斯盾導彈攔截系統計劃”的替代方案。此項目成為近年日本開支最大的單項武器研制項目。
設計指標較高
報道稱,2020年,因部署地居民抗議,日本政府放棄“陸基宙斯盾導彈攔截系統計劃”,隨后將部署大型海基發射平臺作為替代方案,訂購兩艘“宙斯盾系統搭載艦”,即新型驅逐艦。2024年7月,日本防衛省在《2024年國防白皮書》中公布新型驅逐艦最新設計圖,明確兩艘艦由三菱重工和日本海事聯合公司承建,分別于2028年和2029年交付。
在今年3月舉行的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上,日本新型驅逐艦雷達供應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展示了該艦最新模型和性能參數。新型驅逐艦長190米,寬25米,標準排水量1.2萬噸,滿載排水量或超1.4萬噸,相當于美國海軍最新型阿利·伯克級FlightⅢ驅逐艦的1.7倍,遠超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最大的摩耶級驅逐艦,以及其他國家同類型戰艦,被日媒吹捧為“全球最大驅逐艦”。
性能方面,新型驅逐艦裝備AN/SPY-7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原用于陸基反導系統,探測與跟蹤能力較現役AN/SPY-1無源相控陣雷達有所提升,理論上可應對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
武器系統方面,艦上共有128個垂直發射單元,可發射“標準”-3BlockⅡA攔截彈、“標準”-6防空導彈,并兼容“戰斧”巡航導彈、日本12式反艦導彈改進型,具備對陸、對海遠程打擊能力。
存在諸多問題
日本對新型驅逐艦寄予厚望,難以掩蓋其存在的諸多問題。
首先,其核心裝備AN/SPY-7有源相控陣雷達體積龐大,致使艦體大型化,機動性受到影響,難以適應高烈度海戰環境。
其次,該艦核心部件和技術高度依賴美國,雷達系統、垂直發射單元、彈藥等均從美國采購,使日本在作戰能力發揮和后續升級上,受制于美國。
再次,在該項目的巨額投入中,相當一部分資金流入美國軍工企業囊中。日本不僅要承擔高昂采購成本,還需向美國支付高額升級維護費用,資金投入與實際軍事效益嚴重失衡。
野心不容小覷
分析認為,日本耗費巨資打造新型驅逐艦,背后野心不容小覷。
新型驅逐艦以執行彈道導彈攔截任務為核心,能夠長期部署于日本近海及關鍵航道,具備遠程打擊能力。未來,隨著出云級直升機驅逐艦改造完成,新型驅逐艦或與其組成海上作戰編隊,執行遠洋作戰任務,此舉嚴重違背和平憲法“專守防衛”原則,標志著日本在軍事擴張道路上邁出危險一步。
此外,AN/SPY-7雷達深度接入美軍協同交戰系統,可實時接收美軍預警數據。日本意圖將該艦打造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反導網絡的海上前哨,并借此深度嵌入美軍作戰體系,強化自身戰略價值以獲取軍事技術支持。
日本此舉本質是披著防御外衣的進攻性軍事布局,旨在實現軍事力量突破性發展,無疑將給地區安全穩定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值得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警惕。
來源:中國國防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