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癥,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據統計,約 90% 的漸凍癥患者都會面臨肌肉萎縮的問題,這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行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也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然而,通過科學的改善方法,可以延緩肌肉萎縮的進程,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一、康復訓練
拉伸運動 :漸凍癥患者由于肌肉失去神經支配,容易出現肌肉緊張、關節僵硬等問題。堅持拉伸四肢大關節、脊柱等關鍵部位,能夠通過機械牽張作用,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環,維持關節的靈活性,防止關節畸形,從而延緩肌肉萎縮的進程。例如,患者可以每天進行腿部、手臂的拉伸,動作要輕柔、緩慢,避免用力過猛導致肌肉拉傷。
適度有氧運動 :像散步、水中運動等輕度有氧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提升耐力。水中運動還能借助水的浮力減輕關節負擔,使患者更容易活動肢體,對肌肉萎縮的改善尤為有利。患者可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方式,并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強度,一般建議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 30 分鐘以內,以不感到過度疲勞為宜。
肌力訓練 :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 30% 強度的抗阻練習等針對性肌力訓練,既能維持肌肉力量,又可避免過度損傷。比如使用彈力帶、小重量啞鈴等進行簡單的抗阻運動,可以刺激肌肉收縮,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有助于延緩肌肉萎縮的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肌力訓練應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因訓練不當造成肌肉損傷。
平衡訓練 :平衡訓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穩定性和協調性,減少跌倒的風險。漸凍癥患者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平衡訓練動作,如單腿站立、閉目站立等,隨著平衡能力的提高,可逐漸增加訓練難度,但在訓練過程中要有家屬或護理人員在旁保護,確保患者的安全。
二、營養支持
蛋白質攝入 :蛋白質是肌肉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延緩肌肉萎縮至關重要。漸凍癥患者每日需攝入 1.2 - 1.5 克 / 公斤體重的蛋白質,以魚肉、蛋類、乳制品等優質蛋白質為主,必要時可在醫生建議下補充蛋白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能夠為肌肉修復和生長提供必要的原料,幫助維持肌肉質量和力量。
能量補充 :增加健康脂肪(如堅果、橄欖油)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維持體重穩定,避免因營養不良導致肌肉消耗過快。保證足夠的熱量攝入,有助于滿足身體的日常需求,減輕肌肉的分解代謝。
維生素與抗氧化劑 :輔酶 Q10、維生素 D 等維生素與抗氧化劑可改善肌肉代謝,減緩神經退化。維生素 D 對于維持肌肉功能和骨骼健康也非常重要,患者可通過適當的日曬和飲食補充維生素 D,但需注意避免過度日曬。
三、心理調適
情緒管理 :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會加速肌肉消耗,患者可通過冥想、音樂療法、深呼吸等方式釋放壓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家屬也應多關心患者的心理狀態,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情感,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
社會支持 :家人陪伴、病友互助、心理咨詢等社會支持能顯著提升患者的抗病信心。患者可以參加病友組織的活動,與病友們分享經驗和心得,互相鼓勵和支持,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同時,家屬也可以通過參與相關的心理輔導和培訓,更好地照顧患者,為患者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
四、呼吸訓練
漸凍癥患者在病情進展后,呼吸功能會受到影響。呼吸訓練對于改善呼吸功能非常重要,患者可以嘗試使用呼吸訓練儀器,進行深度呼吸和緩慢呼氣,以增強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此外,吹氣球、腹式呼吸等簡單的呼吸訓練方法,也可以幫助患者鍛煉膈肌功能,延緩呼吸肌萎縮的進程,預防呼吸衰竭的發生。
五、環境改造
輔助設備的使用 :漸凍癥患者隨著肌肉萎縮的加重,行動能力會逐漸下降。科學使用輔助設備,如助行器、輪椅等,可以減少跌倒風險,節省體力消耗,幫助患者更好地進行日常活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時,患者還可使用溝通輔具,如眼動儀、語音生成器等,以便在語言功能受損時,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家居改造 :對家居環境進行適當的改造,如加裝扶手、防滑墊,調整馬桶高度等,可以為患者創造一個更加安全、便利的生活空間,減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環境因素導致的意外傷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漸凍癥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在實施上述改善方法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并在醫生、康復師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