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遠明 鄭珂
文化是內容,載體可以千變萬化。
當傳統文化碰撞時代熱點,當千年古剎邂逅新潮演藝,從最初的“靈巖小書生”,到《黑神話·悟空》“天命人”,再到如今的“賣花郎”,山東文旅·濟南靈巖寺景區通過不斷迭代的IP形象和“成長型”演藝,打造出一條兼具文化深度與年輕活力的文旅創新途徑。
上新“賣花郎”
每天13場演藝點燃假期第一把“火”
暮春時節的靈巖寺,檀香清遠,梵音陣陣。“五一”假期第一天上午,景區的人流量就已經開始有上升趨勢,靠近景區入口處的停車場停得滿滿當當。去山門的路上,觀光、祈福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
上午9時30分,景區大靈巖寺碑廣場,“春日禪語·花語迷蹤”沉浸式演藝率先登場??∏涡枭若骠?,“賣花郎”提籃贈春,伴著吆喝聲走進大家的視野,不一會兒便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圍觀。
相比清明假期,“賣花郎”的演藝愈加豐富,在舞臺置景、舞美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紅墻綠瓦” 道具搭配演員的出色表演,營造出濃厚的場景氛圍?,F場游客還能與 “賣花郎” 互動,進行對詩問答。若能贏得一支春花,更是為靈巖寺之行增添了幸運與美好。
據“賣花郎”的扮演者孫文章介紹,“五一”假期,靈巖寺景區上線主題為“古韻新潮·福滿靈巖”的全新演藝,13場演出貫穿全天。“賣花郎”演藝將靈巖寺的海棠花、流蘇樹、牡丹花等在地文化元素融入,與游客親密互動;辟支塔下,國風快閃精彩上演;袈裟泉邊,演員們從人群中躍出,帶來耳目一新的觀感。值得一提的是,景區還推出了“二安文化”不倒翁,將辛棄疾和李清照的形象植入,通過精心設計的服裝和造型,讓濟南文化在互動打卡中得以彰顯。
演藝升級
從IP迭代到場景創新
在游客眼中,靈巖寺景區的演藝是“成長型”產品。對于這一點,孫文章十分贊同,他已經變換過多個身份。
2023年,景區推出“靈巖小書生”IP,孫文章化身“小書生”。他漫步在景區中,和游客互動,趣味對詩問答,把快樂帶給游客的同時,也把靈巖寺古老的文化印記鐫刻在他們的記憶深處。2024年,《黑神話:悟空》取景地墓塔林的火爆,帶來了現象級流量,催生了景區“天命人”主題微演藝。孫文章又化身“天命人”。演藝通過虛實結合的敘事方式,讓玩家與游客在游戲場景與真實古建間自由穿梭。景區借機推出“通關游戲第三章終身免票”活動,發放近3萬份“通關文牒”。
今年上新的“賣花郎”也在不斷“成長”,并非固定不變。據孫文章介紹,在接下來的端午假期,演藝會把賽龍舟、粽子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秋季,景區將圍繞靈巖寺的銀杏樹這一大 IP,結合飛天文化、“四大金剛” 等概念再次創新,為游客帶來不同季節的獨特文旅體驗。
車位增加近30%
做足服務業態也在升級
為了迎接客流高峰,景區都做了哪些準備?
據靈巖寺景區營銷部副部長查天奇介紹,在景區設施與服務方面,靈巖寺停車場車位增加近30%,用來緩解停車壓力;同時制定應急預案,確保第一時間跟進和處理,全力保障游客滿意度。在業態升級方面,景區同樣不遺余力。在袈裟泉處,打造了具有禪意的小品景觀,將閑置區域煥新為花房景觀、禪藝體驗等為一體的特色空間。
除了沉浸式演藝,景區“互動篇”還設置了“青年宣言·潮玩靈巖”“好禮掉落·碼上破圈”“福運相伴·此去更好”等活動,年輕人可以在創意打卡中感受禪意美學與潮流靈感的碰撞,在袈裟泉畔掃碼贏取靈巖好禮,敲響巨型木魚收獲福運?!扒閼哑蓖瞥觥袄险招聭洝櫲れ`巖”活動,游客攜帶十年以上的靈巖寺老照片,合影者可免門票;還能體驗古人“聘貓”儀式,與“人貓搭子”共游靈巖寺,貓貓可帶一人免景區門票。這兩項活動的時間為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7月31日。
回看靈巖寺景區的“成長型演藝”,這不僅是演出內容的升級,更是文旅融合生態的持續構建?!拔逡弧奔倨?,這座千年古剎正以國潮為筆、禪意為墨,演藝為紙,繪就一幅“穿越古今”的生動文旅畫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