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5月,全國100家博物館的100個熱門展覽!

0
分享至

全國100家博物館100個熱門展覽發布

2025年5月


01

代達羅斯:希臘克里特島的神話


故宮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5日-7月27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

本次展覽為中國首個米諾斯文化專題特展,匯集該館珍藏的172件(套)珍貴文物及1件現代復原展品,分設“神話”“迷宮”“青銅”“巧匠”“雕像”“遠航”六個單元,系統呈現米諾斯文化在大約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間的輝煌成就。

02

青春之歌——全國大學生創新成果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日起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2、3展廳

此次展覽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展覽”2025年度首個展覽,聚焦國家戰略與青年發展,通過“科技新星”“青春奉獻”“家國情懷”三大篇章共118個創新項目,構建起一場跨越學科、融合實踐、傳遞夢想的對話,全面展示新時代大學生的優秀實踐成果。

03

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


首都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5月18日

展覽地址: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

作為首都博物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系列展覽的重磅展覽之一,此次展覽匯聚了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等希臘境內14家博物館和文物機構的270件(套)藏品。展現了古希臘社會和文化風貌,為觀眾徐徐展開一部全景式古希臘歷史畫卷。

04

生生之道——中醫藥非遺主題展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30日-8月

展覽地址: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本次展覽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和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共同主辦,分為“文脈賡續 大醫精誠”“生命智慧 上工之道” “四時頤養 形與神俱”三個單元,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出發,用非遺特有的展示方式,演繹中醫藥的根與魂、道與法、術與技,鋪展出一幅中醫藥融入生活、煥發勃勃生機的煙火長卷,充分彰顯出中醫藥作為開啟中華文明寶庫之鑰匙的多元價值。

05

妙手活千秋——科技考古與遺產保護經典成就展


中國考古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6月2日

展覽地址:中國考古博物館(臨展廳)

本次展覽通過窯火萬年、璞玉良工、吉金奇技、服錦華章、匠心妙手五大單元,全面展示對陶器、玉器、青銅器、紡織品的科學研究成果與文物保護技術,并專門設置實驗室考古展示區域,讓觀眾近距離、真實地感受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的魅力。


06

古海奇跡——寒武紀澄江生物群化石精品展


國家自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2月25日-5月11日

展覽地點:國家自然博物館(臨展二廳)

本次展覽內容豐富,展出珍貴化石與精致模型約210件,將為觀眾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古生物視覺盛宴。展覽共分為五個單元,全方位展示了寒武紀澄江生物群的多樣性和獨特魅力。

07

觀妙入真——山西永樂宮文物精粹暨數字藝術大展


國家典籍博物館

展覽時間:展期至8月31日

展覽地址:國家典籍博物館

山西永樂宮,是我國現存唯一的元代官式建筑群,以精美絕倫的元代古建筑、壁畫聞名天下。本展集萃重磅文物,融合新銳數字多媒體技術,打造一場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的盛宴。展覽現場可以讓您沉浸領略永樂宮壯麗深邃的藝術之美,感受蘊藏在中國古代文化藝術中的生命力量。

更多鏈接:

08

現代的回望:非洲藝術展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覽時間:延期至2025年5月18日

展覽地址: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12號展廳)

展覽共分“人與神:信仰與儀式”“人與人:權力與情感”“人與萬物:有靈的世界”“美的形式:現代藝術的挪用”四個單元,共展出200件(組)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展示多彩的非洲藝術。

09

宗山號角——紀念西藏江孜抗英保衛戰120周年主題展


西藏文化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6月30日

展覽地址:西藏文化博物館

此次展覽匯集了來自北京及西藏自治區多家文博單位的60件珍貴展品,通過實物、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生動再現了江孜抗英斗爭的壯麗圖景。觀眾在參觀過程中,不僅能深刻感受到西藏軍民與全國各族人民并肩作戰、共御外侮的英勇與悲壯,更能領略到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西藏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10

“ 如是莫高”敦煌藝術大展


北京展覽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9日-10月28日

展覽地點:北京展覽館

此次展覽將展出敦煌研究院珍藏的文物及壁畫藝術精品近300件,如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第一》、《四分律比丘戒本》、西夏文活字版殘《諸密咒要語》、唐代古藏文《大乘無量壽宗要經》等見證敦煌作為絲綢之路文化樞紐的輝煌歷史。

11

同鑄山河——北朝歷史文物主題展


天津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日起

展覽地點:天津博物館(四樓1、2號廳)

該展覽匯聚了8個省市(自治區)的14家文博單位的220余件/套文物,展品涉及金器、銅器、玻璃器、陶器、壁畫、石刻造像等多個類別。天博館藏北朝時期重要文物,如陶俑、佛造像等,均將首次走出庫房與觀眾見面。

12

一醒驚天下·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藝術展


國家海洋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0日-10月31日

展覽地點:國家海洋博物館(三層無界展廳)

本次展覽通過國內前沿光影技術、歷史場景復原、文物復制品展示等新型展覽方式,打造了沉浸式的展陳空間,呈現了“沉睡數千年”的三星堆璀璨文化,也為觀眾提供了一次以全新方式與三星堆相遇相知的旅程。

13

古特提斯洋精靈——貴州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


天津自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0日-5月20日

展覽地點:天津自然博物館(三層臨廳A廳)

展覽以“古海揭秘”“魚龍家族”“海底危機”“重獲新生”四大單元展開,全景呈現三疊紀時期古特提斯洋的生態圖景。觀眾將直面鄧氏貴州魚龍的巨型骨骼模型,近距離觀察這種體長5-7米的中型魚龍如何憑借尖吻、利齒和強健尾鰭成為深海頂級掠食者;通過胡氏貴州龍的胚胎化石與不同生長階段的標本,了解這一小型鰭龍從陸地重返海洋的生存策略。

河 北

14

一色萬象——白瓷藝術展


河北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1月12日-5月6日

展覽地點:河北博物院(北區1/2號展廳)

展覽分為古、今兩個單元,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博物院、定州博物館、曲陽縣文物保管所、邢臺博物館、臨城縣文物保管所、內丘縣文物保管所、磁州窯博物館、峰峰磁州窯歷史博物館、井陘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井陘窯文化博物館等15家收藏單位的精品白瓷文物107件/套;展出140位當代河北與德化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等優秀白瓷藝術作品196件/套。

15

雅韻·流觴——宋金磁州窯系佳器專題展


邯鄲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2月25日-5月11日

展覽地點:邯鄲市博物館

本次展覽共展出邢臺太行古陶瓷藝術館及會員所藏宋金磁州窯系器物精品100多件,其中,既涉及詩、酒、花、茶等文人雅事所用佳器,也有各式香爐、神祇造像等莊重肅穆的士庶供奉用瓷,具有獨特的文化韻味與時代特征。

山 西

16

晉國垂棘——中華古籍里的山西先賢


山西青銅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8日-5月19日

展覽地點:山西青銅博物館(二層臨展廳)

本次展覽系統展出了50余部、近500冊珍貴古籍,通過“晉風淳遠”“盛世繁星”“千年流韻”“山右新風”四大單元,全面呈現從先秦至清末山西先賢的學術成就與思想脈絡,為觀眾開啟了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對話。



17

地質之光—弘揚李四光精神 共繪地質科學華章主題展


山西自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2日-7月31日

展覽地點:山西自然博物館(二層臨展廳)

本次展覽以“地質之光”為題有三重內涵。光字既與李四光先生的名字契合,又寓意他對地質學及科學界做出的貢獻,并且他的成就和精神如光一般照耀后繼者。展覽通過生平成就、緬懷謳歌及時代傳承三大篇章,追溯先生從求索真理到躬耕報國的人生歷程,立體展現李四光先生的風骨與智慧。展出的展品中既有實物,又有文獻、手稿,同時還有多幅圍繞李四光及地質科學進行創作的繪畫作品。

18

文明初光——隴中彩陶藝術展


陽泉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日-6月25日

展覽地點:陽泉市博物館(一層展廳)

展覽系統展示山西地區在華夏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考古出土文物實證禮樂文化的形成、發展和傳承。

內蒙古

19

大河長歌——山東文物鄂爾多斯特展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4月30日-7月23日

展覽地點:鄂爾多斯市博物院(4號展廳)

展覽共展出山東與鄂爾多斯兩地精品文物逾200件(套),涵蓋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玉石器、陶器、青銅器等,展現了齊魯大地的工藝巔峰與禮制傳承。

遼 寧

20

簡述中國——甘肅出土漢簡精品展


遼寧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9日-6月15日

展覽地點:遼寧省博物館(一層2號展廳)

遼寧省博物館攜手甘肅簡牘博物館推出“簡述中國”展,展品共計253件(組),其中文物248件,仿制品5組。展覽從簡牘發現的歷史、簡牘中壯闊的絲路故事、漢代邊塞人家的日常生活、漢簡中蘊含的書法藝術出發,以簡牘為媒介,解碼古代甘肅地區獨特的文化基因,全面、生動地展現簡牘里的絲路文明與中華智慧。

21

青花元境——元青花與它的時代


沈陽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6月12日

展覽地點:沈陽博物館(一樓臨展廳)

本次展覽匯集來自遼寧、內蒙古、海南三地的元青花瓷器,從北方的草原到南方的瓊洋,盡顯元青花的獨特魅力。

吉 林

22

風尚與變革——近代百年中國女性生活形態掠影


吉林省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4日7月7日

展覽地點:吉林省博物院(一樓A區展廳)

本次展覽將聚焦近代百年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以女性時代風貌與生活變遷為主題,從家庭與婚姻、服飾與身體、教育與職業三個視角帶領大家觀“風尚”、看“變革”,通過豐富的文物、圖片、文獻資料,向觀眾展現近代中國女性在家庭、婚姻、服飾、教育、職業、社會參與等方面的變遷軌跡,以及她們在思想解放、追求平等、參與社會變革等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黑龍江

23

多彩中華 美美與共——桂林博物館藏南方各民族銀飾展


黑龍江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37日-6月15日

展覽地點:黑龍江省博物館

展覽精選177件/套,共計279件銀飾,通過挖掘銀飾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帶領觀眾探尋南方少數民族十里銀裝的民俗風情,感受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習俗。

24

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


上海博物館

展覽時間:展期至2025年8月17日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

展覽通過“法老的國度”“薩卡拉的秘密”“圖坦卡蒙的時代”三個版塊展開獨立敘事,回顧被大河滋養的悠長歲月,追尋神話與現實世界的交織經緯,洞察古埃及文明的整體面貌與歷史細部,從不同角度解讀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內涵。

25

賀蘭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9日-9月14日

展覽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西二樓展廳)

本展覽通過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西夏文物精品,彰顯出遼宋夏金時期西北地區各民族對中華文明的歷史認同和文化認同,實證西夏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貢獻。

26

如此漫長﹒如此濃郁——黃永玉新作展


上海世博會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6日~6月8日

展覽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

本次展覽將展出包括彩墨、紙本設色、漫畫、雕塑、出版物、文獻(信息圖表)等200多件(組)藏品。通過展覽,觀眾不僅可沉浸式感受藝術大師晚年迸發的創作激情與美學突破,更能體悟其躍然筆墨間的生命熱忱,那份流淌在作品中的赤子之心,與其率真曠達的性情、妙趣橫生的智慧、自由不羈的藝術魂魄。

27

秋水長天——清代單色釉瓷器展


上海市奉賢區博物館

展覽時間:
2025年3月28日-5月18日

展覽地點:上海市奉賢區博物館(二樓臨展廳)

本次展覽共遴選清初至光緒時期單色釉瓷器118套,涵蓋紅、藍、黃、白、仿宋名窯等多種釉色,以單色釉瓷器純凈之美,展現清代景德鎮瓷藝的巧奪天工,并與觀眾共觀古代瓷器的一色千秋,感悟古人的匠心智慧,品味瓷韻的至高境界。

28

貞觀鑒——大唐歷史文化主題展


閔行區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1月24日-5月5日

展覽地點: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

展覽以初唐時期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時代背景,展出鎏金銀壺、尉遲敬德墓志蓋、彩繪陶釉文武官俑、微笑侍女圖壁畫等130余件(套)唐代精品文物,帶領觀眾回望歷史長河,感受大唐盛世輝煌。

29

銅為鑒 以照行——黑龍江省博物館藏宋金銅鏡展


嘉定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18日-6月20日

展覽地點:嘉定博物館

本次展覽精選了70余面宋金時期的銅鏡,按照紋飾分為五個部分展示,包括雙魚紋銅鏡、龍紋鏡、人物故事鏡、瑞獸花鳥紋銅鏡、銘文銅鏡。這些銅鏡不僅是精美的藝術品,更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由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而成,鏡面光滑,鏡背則刻有各種紋飾和銘文,鈕座、內區、中區、外區等構造一應俱全,展現了古代銅鏡制作的高超技藝。

江 蘇

30

觀天下——大明的世界


南京博物院

展覽時間:展期至7月20日

展覽地點:南京博物院(特展館3F)

展覽分“日月初升”“航海傳奇!“白銀貿易“無問西東”“美美與共”五個篇章,展示 14-17世紀 明代的中國人在與域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消解、重構 “中國”與“世界的天下觀與世界觀,為觀眾呈現一場跨越國界的文化盛宴。

31

吳國的北方朋友


蘇州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1日-6月5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本館負一層特展廳)

本次展覽,以晉、楚、吳三國的文化交流為明線,以春秋時期諸侯爭霸與禮制文化為暗線,呈現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故事。展覽共計展出文物116件/套,涵蓋春秋時期的青銅禮器、玉器等門類,除蘇州博物館館藏外,也得到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蚌埠市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南陽文物保護研究院等多家單位的支持。春秋五霸晉文公作器——晉公盤,也將首次來蘇展出。

32

從運河出發:中國大運河博物館2022-2024年藏品征集成果展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14日-5月18日

展覽地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11/12號展廳)

此次展覽將甄選314件(套)新征集藏品,通過“大一統:征集國家治理的見證”“安瀾紀:征集運河經營的見證”“風華錄:征集美好生活的見證”“交匯點:征集中外交流的見證”等四個部分,展示三年來藏品征集工作的成果,首次展出文物占比超過80%,展出已定級珍貴文物數量占一半以上。

33

馬——從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權力象征


吳文化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5月18日

展覽地點:吳文化博物館(第一特展廳)

探索“馬”作為權力的表征與人類文明發生發展的緊密關系。此次展覽展品囊括油畫、版畫、雕塑、絲織品、車馬器、陶俑等多種形式,以展現古今中外馬文化的深刻內涵。

34

金色海昏——漢代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特展


常州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日-8月15日

展覽地點:常州博物館(一樓特展廳)

此次展覽是江蘇地區首次舉辦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也是常博首次開啟收費大型精品特展。展覽共計將展出劉賀墓出土文物114件(套)并配套仿制品8件(套)。大量耀眼奪目的金器是展覽最大亮點。

35

涪城漢韻——四川省綿陽市博物館藏漢代精品文物展


徐州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日-6月29日

展覽地點:徐州博物館(主陳列樓一樓鄧永清收藏書畫館)

本次展覽展出一百余件陶器、漆木器、青銅器、鐵器、拓片等漢代精品文物,還原了兩千年前天府之國的涪城,重現了蜀人堅韌、豁達、樂觀的精神風貌。接下來,讓時光倒轉兩千年,我們一道踏上一場訪古之旅,管窺大漢王朝治下蜀地一處有著“富樂”美譽的涪縣萬象。

36

晚清風尚——十九世紀中國題材西洋銅版畫展


連云港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5日-6月18日

展覽地點:連云港市博物館(一樓彥涵展廳)

此次連博展出的很多作品出自托馬斯·阿羅姆(Thomas Allom,1804~1872)。阿羅姆是19世紀英國建筑師、畫家,以“中國風景畫家”著稱于歐洲,但他本人并未到過中國,而是根據英國馬戛爾尼勛爵1793年訪華使團隨團畫師和其他畫家的素描畫,融入自己的想象,重新刻繪了晚清時期中國各地的風景、建筑和社會生活等內容的銅版畫,包括廣州、北京、江南乃至香港、澳門,覆蓋半個中國,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和藝術表現方式反映了東方古國當時的社會風貌。

37

宛自天開 —— 計成和他的《園冶》


蘇州灣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6月15日

展覽地點:蘇州灣博物館(一樓特展1號廳)


本次特展是由蘇州灣博物館聯合12家文博單位,于計成家鄉吳江舉辦的原創專題展,也是《園冶》刊行四百多年后首次回到作者的家鄉展出。展覽匯集各類相關書畫、古籍和器物,是對迄今為止計成及《園冶》研究成果的全面展示和回顧,也通過展廳中園林式的場景布置,力圖為觀眾奉上一場兼具知識性與藝術性雙重體驗的精彩盛宴。


38

絲綢的故事——古今中外再想象


蘇州絲綢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5月25日

展覽地點:蘇州絲綢博物館

本次展覽,蘇州絲綢博物館邀請了15位充滿想象力的藝術家,以館藏先秦至清代的織繡文物為題進行再創作,為文物注入全新生命力。展覽通過實驗性創意策劃,讓館藏文物與藝術家作品在展廳內進行跨時空對話,呈現了新藝術形式對“絲綢”概念的當代表達,與觀眾一起探尋全球化浪潮下絲綢文化的更多可能性。

39

山水清音——古琴文化展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5日-6月10日

展覽地點: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負一層特展廳)

本次展覽共展出展品48件套,其中古琴20件,其余展品28件套。當天,金陵琴派市級非遺傳承人劉甦領銜 “守琴室” 團隊,帶來《鹿鳴》《陽關三疊》等經典琴曲,其演奏技法承襲家學,融合金陵琴派 “清、微、淡、遠” 的美學特質,配合投影實時展示琴譜指法與科舉詩句,營造 “琴心劍膽” 的時空穿越感。

40

古國時代的中國——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考古成果展


南京大學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至2025年6月16日

展覽地點: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星云樓一樓)

磨盤山遺址曾依傍煙波浩渺的古丹陽湖,居東傳西遞、南來北往的重要地理節點,融匯了吳楚、徽、中原文化。它是崧澤時代望向良渚的窗口,也是泱泱中華歷史里一片延綿4000年的剪影。本次展覽提供了一次近距離接觸最新、最前沿的考古發現成果的契機。

41

翰墨金陵——紅樓夢書畫藝術展


江寧織造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至2025年8月3日

展覽地點:江寧織造博物館(臨展二廳)


展覽匯集胡適、俞平伯、馮其庸、周汝昌等紅學奠基者、紅學泰斗,以及林散之、啟功、朱屺瞻、黃永玉等中國當代老一輩著名書畫家傾注深意的筑夢遺作,帶領觀眾領略名家眼中的《紅樓夢》。

42

金匱遺珍——無錫博物院典藏精品文物展


無錫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日-8月1日

展覽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負一層展廳)


本次展覽特擷取院藏精品文物60余件,以書畫的靈韻與器物的質美為經緯,鋪陳吳越大地的歷史長卷。這些珍貴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無錫城市“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生動注腳,愿廣大觀者在這場展覽中,共同穿越時空長河,細品吳風錫韻,于尺幅與器用之間,遇見無錫文脈的前世今生。

43

云水華光——江南金銀器的造物美學


揚州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0日-7月8日

展覽地點:揚州博物館(一樓特展廳)


揚州博物館引進常熟博物館2024年度江蘇省巡回展項目,擷珍以聚,聯袂推出此展,展覽以兩館所藏百余件(套)精品文物,從功能、工藝、紋樣等方面,管窺江南金銀細工的毓秀風華,再現云山水畔的溢彩流光。

浙 江

44

天地人——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六十周年藝術展


浙江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9日-6月8日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二樓臨展廳C)

本次展覽涵蓋了黃賓虹的經典作品、珍貴畫稿、手稿及其收藏古物等,共計160余件(組),在展現黃賓虹超絕拔俗的藝術才情的同時,更彰顯其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寬闊的人生閱歷。

45

厚土萬象——江山人文風物展


浙江自然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7日-6月27日

展覽地點: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館1夾層C展廳)

展覽分江綺霞蔚、人文坐標、活態遺珍、厚土饈肴四個單元,共展出80件展品。展覽介紹了江山市壯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江山西硯、木雕、剪紙等非遺技藝與手獅舞等民間藝術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

46

洋陽傘傘——從陽傘到洋傘看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鑒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8日-10月13日

展覽地點: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一樓臨展廳)

展覽遴選110余件/套館藏精品,聯合4家借展單位提供的50余件展品,組織了本次陽傘特展,旨在介紹西方陽傘這一種既實用又富有藝術韻味的服飾配飾,也期望通過“傘”這一視角向大家呈現中西方文化經濟交流的印跡。

47

雪泥鴻爪——蘇軾主題現當代名家書畫展


杭州西湖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5月25日

展覽地點: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地上一層臨展廳)

本次展覽以“雪泥鴻爪”為題,取自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中的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寓意著人生的漂泊與無常,也寄托著對美好瞬間的珍視。

展覽匯集了沙孟海、孔仲起、王伯敏、吳山明等現當代書畫名家的作品,他們以蘇軾的詩詞,特別是他在杭州創作的詩詞為題材,用筆墨丹青詮釋著蘇軾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境界。

48

國色:中國傳統色彩中的文化現象


杭州市臨平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1月25日-5月5日

展覽地點:杭州市臨平博物館

本展覽以中國傳統色彩體系為主題,從“家國重色”“彰施五彩”“中國特色”三個部分,展示文物上的繽紛色彩,解讀中國傳統色彩中的文化現象。還入選了國家文物局與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的2025年度“博物館里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20個重點推介項目。

49

漢字的童年——安陽殷墟甲骨文展


吳越文化博物館(臨安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1日-6月2日

展覽地點:吳越文化博物館(臨安博物館)


本次“漢字的童年——安陽殷墟甲骨文展”由吳越文化博物館(臨安博物館)和安陽金石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分為“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惟殷先人 有冊有典”、“一片甲骨驚天下”三個篇章,展出了殷墟甲骨文108版,匯集了殷墟商代甲骨文發現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展覽通過文物與圖文展示、互動體驗相結合,寓教于樂,讓觀眾在看懂甲骨文的同時,感受華夏璀璨文明的魅力。

50

粟黍之源 文明曙光——西遼河流域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5日-5月28日

展覽地點: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西遼河流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向平原的過渡地帶。北部為大興安嶺南部山區,西南為燕山山區,西北為七老圖山,南部為努魯爾虎山,東部與東北平原相連。地貌三面環山,中為平原,地勢西高東低,類型復雜。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這里古老的文明。

51

靈光獨耀——薊州多寶佛塔文物展


中國港口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至5月19日

展覽地點:中國港口博物館臨展廳

本次展覽展出文物88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1件/套,包括佛像、法器、經卷等。其中,銅鎏金九龍浴太子造像形制獨特,其“攢尖寶頂”造型為中國古代園林建筑形式,體現了鮮明的文化融合特點。銅鎏金度母坐像、銅漆金彩繪文殊菩薩像、銅鎏金寶冠釋迦牟尼坐像分別代表了多寶佛塔中出土元、明、清三個時期的造像特點,展現了古人的非凡智慧和高超藝術水平。這些文物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52

歷史的面容——洛陽地區出土漢唐陶俑展


嘉興博物館(嘉興馬家浜文化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8日-6月18日

展覽地點:嘉興博物館(北館區一樓東展廳)

展覽分為 “穿越的角色”“絕代的風華”“遠方的來客”“靈魂的衛士”四個篇章,涵蓋了樂舞優伶、侍者謙恭、文臣武將、儀衛出行、美人裝束、颯爽英姿、胡人表情、絲路駝鈴、異獸辟邪、天王威武等多個單元。從宮廷樂舞到民間生活,從本土文化到外來交流,每一件陶俑都講述著一個獨特的故事,讓觀眾仿佛置身于漢唐時期的輝煌歲月。



53

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


寧波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6日-6月15日

展覽地點:寧波博物館(一樓西特展館)

展覽通過72件(組)相關文物以及內容詳實的圖文版,集中展示徽州古建筑的歷史衍進、營建布局、藝術元素和文房陳設。其中“徽州三雕”板塊尤為亮眼,別具一格的木雕、磚雕、石雕等古建筑構件立體呈現了古徽州的人文積淀與審美意識。

安 徽

54

大美黃山——黃山主題繪畫特展


安徽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9日-5月18日

展覽地點:安徽博物院蜀山館(新館)五樓

本次展覽由安徽博物院和中國美術館共同主辦,精選古今黃山主題名家畫作100余件,用古今對比展示明清、現當代黃山主題的繪畫作品,有如程邃、蕭云從、漸江、査士標、戴本孝、梅清、石濤等古代大師的經典作品,也有如黃賓虹、張大千、劉海粟、賴少其、魏紫熙、董壽平等現當代大家的精品力作。這些作品藝術化表現了黃山之美,風格多樣,蔚為大觀,將為您帶來一場品讀經典的藝術盛宴。

55

洪州青瓷耀千秋——南昌市博物館洪州窯藏品展


安慶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至6月3日

展覽地點:安慶博物館

展覽精心選取南昌市博物館館藏洪州窯各個時代典型文物81件(套)展出,展覽分為“豫章化育”“瓷脈溯流”“技領天下”“傳世流芳”四個部分。

56

百年巨匠 潭上賓虹——紀念黃賓虹先生誕辰160周年精品展


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5日-6月15日

展覽地點: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專題廳)

展覽匯集中國美術館、浙江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鑒定站)、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等多家文博單位藏黃賓虹及其師友、弟子作品及相關文獻資料百余件,全面梳理和展示黃賓虹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及其畫學思想對中國近現代藝術史的卓越貢獻。

江 西

57

金玉流光映伊人——明代王妃首飾珍品聯展


江西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8日-6月8日

展覽地點:江西省博物館(9號展廳)

展覽共展出明代精美首飾文物共218件,其中一級文物39件,二級、三級文物168件,珍貴文物占比95%。來自江西省博物館首飾文物136件,占比62%。精選包括明親王妃鎏金銀封冊、明益宣王朱翊鈏繼妃孫氏頭面、鑲寶石摩利支天金挑心、鑲寶石鳳穿花金頂簪等藝術珍品,樣式豐富,工藝精湛。

福 建

58

近水遠山皆有情——福建博物院積翠園藝術館藏明清山水畫展


福建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8日起

展覽地點:福建博物院

此次展覽從陳英、金嵐夫婦捐贈的書畫中,精選出39件具代表性的明清山水佳作,宛如一部時光的畫冊,引領觀眾穿越歲月,領略古人對山水的獨特感悟。其中,董其昌筆下的山水,簡約空靈,墨色淡雅,盡顯文人雅士的超脫心境;沈士充的作品則細膩溫潤,山水之間流露出寧靜與祥和;石濤之作豪放不羈,打破陳規,展現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機;龔賢的山水墨韻渾厚,層次豐富,營造出深邃而神秘的氛圍;查士標之作筆法雋秀,意境清幽,讓人心生向往。

59

北疆文化神州行——內蒙古居延遺址出土文物展


福州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19日起

展覽地點:福州市博物館

居延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是中國漢代重要的邊塞遺址之一。此次展覽精心挑選了300余件(套)居延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從古老的器物到精美的藝術品,每一件展品都講述著北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展現了“愛國、團結”為核心的北疆文化精神。

山 東

60

銀雀山漢簡文化展


山東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5日-7月25日

展覽地點:山東博物館(三樓15號廳)

展出來自山東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臨沂市博物館、濟寧市博物館等四家文物收藏單位的各類文物共計119件,其中珍貴文物91件。重點展品包括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七年視日》等。展覽以“述兵學之智,承千年文脈”為策展理念,深入挖掘銀雀山漢簡的內涵精髓、及時跟進最新研究成果,并結合多媒體數字技術,助力“讓文物活起來”的時代命題。

61

金翠珠玉旖旎光——館藏首飾精品展


濟南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9月中下旬

展覽地點:濟南市博物館(4展廳)

展覽精選涵蓋金、銀、玉、藍寶石、珍珠等材質的首飾主題文物127套,以傳統首飾門類為線索,分為六個單元,展示首飾的芳華與燦爛,追尋首飾的發展與流變,闡釋首飾的文化與意涵。

62

出彩——河湟彩陶文化展


青島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至5月5日

展覽地點:青島市博物館(東區一樓南、北展廳)

展覽分為“甘青彩陶 初露光芒”“河湟彩陶 演繹文明”“彩陶為媒 文化通橋”三部分,簡述河湟地區彩陶文化的發現與研究,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的面貌,以及青島市博物館館藏馬家窯文化彩陶與青島的奇妙緣分。

63

蟲·逢——世界珍稀昆蟲標本展


煙臺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2日-8月10日

展覽地點:煙臺市博物館(一樓西側特別展廳)

本展覽展出來自世界5大洲30多個國家的眾多珍稀昆蟲標本,結合詳實的科普內容、精彩的互動單元,為觀眾打開昆蟲世界的大門。

64

漫妙丹青——中國當代水墨漫畫作品展


濟寧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6日-5月6日

展覽地點:濟寧市博物館(文化中心館/二樓臨展廳)

本次展覽從威海市博物館館藏作品中精心挑選了40位漫畫家的精品,涵蓋了老一輩漫畫家華君武、廖冰兄、畢克官等的經典之作,也有活躍在畫壇的當代著名漫畫家徐鵬飛、張耀寧、陳黎青等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猶如一場“漫畫大閱兵”,集中展現了當代中國漫畫家的整體創作水準與巧妙構思。

河 南

65

雨林秘境—— 瑪雅文明超沉浸探索體驗VR大展


河南博物院

展覽時間:即將啟幕

展覽地點:河南博物院

展覽聚焦古典時期(公元250-900年)瑪雅文明,通過宗教信仰、政治結構、生死觀念三重維度,呈現瑪雅文明的全貌。

66

錦繡華冠——中國三大名錦文化展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6日-6月8日

展覽地點: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二樓臨展廳)

展覽精選了73件蜀錦、宋錦和云錦展品,從戰國時期直到明清以及近代,透過這些織錦的古今對話,讓我們有機會追思駝鈴聲聲的絲綢之路和錦繡衣冠的繁華之景,感受古代織造技藝的精妙絕倫和跨越千年不衰的國風審美。

67

王入大邑商——天津博物館藏武丁卜辭探親展


殷墟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5月26日

展覽地點:殷墟博物館(一樓西南第二展廳)

展覽分為“甲骨學史上的天津”“王的祭祀”“王的戰爭”“王的臣子”“王的諸婦”“王的農牧”等6個單元,既有對天津同安陽殷墟甲骨深厚歷史淵源的梳理,又有對武丁王統治之下商代祭祀、軍事、內政、農業等各方面情況的鮮活呈現。透過這些歷三千余年而不朽的文明載體,觀眾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個輝煌的武丁時代。

68

山水有清音——龍門石窟流散文物復位成果專題展


安陽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6月10日

展覽地點:安陽博物館(三樓東側第九展廳)

展覽精選61套珍貴展品,生動展現了龍門石窟從百年前國寶流失的苦難經歷到百年后國寶榮歸的動人故事。希望觀眾在領略龍門石窟造像藝術之美的同時,能夠以史為鑒,激發文化自信,為文化繁榮和國家的強盛貢獻力量。

69

絲路融合之美——西域來通杯大唐杯專題展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6月28日

展覽地點: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

展覽展出近百件唐杯和來通相關藏品,品種豐富、地域廣泛、展品精美,具有很強的學術性、觀賞性、藝術性。作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舉辦此次專題展覽,旨在向公眾展示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造型、不同材質“杯子”的風采,闡述其蘊含的文化含義、時代特點,讓觀眾深刻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湖 北

70

融在楚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展


湖北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7日-10月

展覽地點:武漢博物館(一樓多功能展廳)

此次展覽集結湖北省內27家文博機構的150件(套)珍貴文物,其中一級文物近30件(套),亦有近年來的重大考古新發現。展覽設三個單元:分別以“貢獻大一統”“促進大融合”“維護大團結”為主題,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展現中華文明從起源到發展的湖北脈絡,系統展示湖北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過程中的歷史貢獻,彰顯各民族“融在楚天”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揭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是歷史必然、大勢所趨。

71

青銅之路——寧夏固原春秋戰國時期北方青銅文化特展


武漢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4日-5月10日

展覽地點:武漢博物館(一樓多功能展廳)

本次展覽精選了固原地區出土的400余件青銅器精品,以寧夏固原地區發現的近百座春秋戰國時期墓葬出土的器物為基礎,分為兩個單元進行展示。第一單元對中國北方系青銅文化進行總體概述。第二單元分別從固原東周時期出土的兵器、生產生活用具、裝飾品及車馬具四個方面,展示該時期以隴山(六盤山)為中心的黃土高原-長城沿線地區的青銅文化特色。

72

蝶戀花主題展


武漢自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2日起

展覽地點:武漢自然博物館(長江文明館前廳)

本次展覽以「蝶戀花」為主題,呈現植物化石、蝴蝶標本、瓷器文物等展品,從科學、文化和藝術多個角度,講述蝴蝶與花朵億萬年相伴相生的故事。

73

黑土地 紅石魂——吉林省磐石市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風云歷程


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30日-8月1日

展覽地點: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臨展廳)

展覽是結合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2021年以來考古工作收獲對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抗爭歲月的新詮釋。展覽以東北淪陷為背景,以磐石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為縮影,共分為東北淪陷、曙光初現、磐石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英名永存四個部分,生動展現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斗爭和抗日根據地軍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展示內容融入了最新的考古發掘成果,從史實和實物資料兩個角度科學、客觀地證實14年抗戰史。

湖 南

74

聚寶之盆——新疆文物珍品展


湖南博物院

展覽時間:2025年1月21日-6月1日

展覽地點:湖南博物院(一樓特展二廳)

本次湖南博物院2025年開年原創大展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系新疆珍貴文物首次大規模赴湘展出。展覽甄選158件(套)文物珍品,涵蓋金屬器、陶器、織物、文書、書畫等多個品類。展覽分為“在那遙遠的地方”“絲路古道響駝鈴”“春風已度玉門關”三個部分,從自然環境、生產方式的變遷以及豐富多元的物質與精神文明等層面,娓娓講述新疆的歷史文化故事。

75

夜郎遺蹤——尋找《史記》中的古國


長沙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6日-6月29日

展覽地點:長沙博物館(特展二廳)

展覽中,180件(套)珍貴文物首次在湖南集結亮相。這個因“夜郎自大”聞名卻充滿未解之謎的古國,以青銅器、禮樂器、獨特葬俗文物等揭開神秘面紗。

廣 東

76

群星點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藝術瑰寶展


廣東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30日-6月17日

展覽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本次展覽匯集禮薩·阿巴斯博物館、德黑蘭大學穆卡達姆博物館、伊朗玻璃器與陶瓷器博物館、伊朗國家藝術館、伊朗國家地毯博物館共五家伊朗專題博物館的151件館藏精品。時間跨度自公元前3000年至20世紀;文物類別囊括陶瓷器、金屬器、玻璃器、波斯錦、波斯毯、細密畫等;并加以廣東省內相關文物精品,以“婆娑大地”“鏡像之境”“融榮互通”三大篇章,展示豐富多元的波斯文化藝術及中伊悠久燦爛的文明交流、互學互鑒的美好華章。

77

摶泥化萬物——古代東西方文明中的陶瓷藝術


深圳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9日-8月31日

展覽地點: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

展覽薈萃了267件/套陶瓷文物珍品,時間跨度近6000年,地域覆蓋地中海沿岸、西亞、南亞、東南亞等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區域,類型涵蓋飲食器、炊煮器、貯藏器、裝飾品、陶偶像、陶模型、燈具、建筑構件等,無論是展品規模還是多樣性,在國內同類型展覽中都實屬罕見。

78

硯遇嶺南——廣東地區出土硯文物與硯文化展


南漢二陵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5月19日

展覽地點:南漢二陵博物館

展覽共展出文物數量276件/套,精選廣東地區出土硯及文房配套文物193件/套,借展天津博物館等藏傳世名硯精品及文房配套文物83件/套。其中,珍貴文物數量62件/套。通過190余件/套層位明確,年代序列完整的考古出土硯呈現廣東地區自兩漢、三國晉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硯的流變和傳承,以“硯”這一承載華夏文化精髓的專題為切入點,生動講述廣東地區硯文化故事。展覽分“硯之流變”“硯之材工”“硯之人文”“硯之傳承”四部分。


79

其志惟新——香山文化名家主題展


中山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截止2025年5月18日

展覽地點:中山市博物館

展覽分為“追光少年”“覺醒時代"“救亡時代"“換了人間"四個單元,共展示200余件珍貴文物,以香山文化名家的文學、繪畫、電影、音樂作品為主,展品類型包括書籍、國畫、水彩畫、版畫、漫畫、刊物、唱片、電影海報、電影膠片、名人遺物等,緊扣時代變革的主題,詳盡直觀地反映文化名家的成長歷程及其文化藝術語言的核心內涵。

80

瑞玉呈祥——湖北省博物館典藏明清玉器展


南山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30日-8月3日

展覽地點:南山博物館(二層三號展廳)

本次展覽以 “瑞玉呈祥” 為主題,精心構建禮儀用玉、文房雅器、陳設玉作、服飾佩飾四大展示體系,展品均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的珍貴收藏,不僅有故宮博物院調撥的清宮舊藏,還有政府移交的民間征集品及重要考古出土器物。展覽以玉雕為核心,融合多種寶石品類,系統展現明清玉器 “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的藝術魅力。

81

古國尋蹤:“縛婁”與惠州先秦考古發現




惠州市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1月-5月

展覽地點:惠州市博物館(1樓臨時展廳)

本次展覽集中展出了梅花墩窯址、銀崗遺址和橫嶺山墓地等惠州先秦時期重要考古發現的百余件青銅器、陶器及玉石器等,邀您探索嶺南文明的先秦歷史。

82

流光溢彩——大明益藩王族珍寶展




連南瑤族自治縣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15日-6月15日

展覽地點:連南瑤族博物館(三樓專題展4廳)

本次展覽以江西明代益藩王族墓葬出土文物為核心,通過兩百余件金玉珍寶,揭開明代藩王的生活畫卷,帶領觀眾一窺大明王朝的貴族風華。


廣 西

83

千年石語——廣西唐宋碑拓精品展


廣西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4月30日-6月29日

展覽地點:廣西博物館(陳列大樓三層8號展廳)

本次展覽精選廣西唐宋時期碑拓,突出其互動性、多元性、連續性。展出廣西唐宋碑拓45件(套),共計48幅。展覽透過一方方碑拓,在筆墨刀痕間,一窺唐宋時期廣西的社會風貌、文化交融與精神追求,感悟中華文明的深厚與燦爛。

84

百年丹青——二十世紀著名畫家作品展


南寧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3月7日-6月7日

展覽地點:南寧博物館(二樓/藝術特展廳)

本次展覽精心遴選了70幅國畫佳作,匯聚了21位中國美術史上的重量級畫家,開啟了一場震撼人心的美學之旅。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傅抱石、張大千、潘天壽、李可染等大師的真跡齊聚一堂,每一幅作品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藝術風格。


85

譬若天工——中國古代文物中的科技奧秘


海南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1月17起

展覽地點:海南省博物館

中華民族的科技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曾經為人類發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冶鑄、造紙印刷、瓷器、建筑、布匹織造......在當時那可是全球領先。到現在還在我們的生活里 “發光發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國社會科學網 incentive-icons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官方網站
16828文章數 2552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片| 白沙| 门头沟区| 呈贡县| 阳曲县| 安平县| 石首市| 雷山县| 大连市| 漳浦县| 乌恰县| 正蓝旗| 赣州市| 永安市| 洞头县| 保德县| 永年县| 青铜峡市| 昭苏县| 顺义区| 沙雅县| 韶山市| 衡水市| 和静县| 石首市| 阜平县| 老河口市| 胶南市| 唐河县| 锦屏县| 鱼台县| 龙泉市| 阿克苏市| 江津市| 拜泉县| 延长县| 吉安县| 乌鲁木齐县| 邵阳市| 泾阳县| 海宁市|